19、第9章(1 / 2)

加入书签

原来,戴举人不知什么时候,与邻家的妻子有了首尾。

两个月前,戴家父母无意中得知此事,便急着给戴举人娶一房妻室,好让他收心。

可阴差阳错的,戴家一直没有寻到合适的女子。

直到近日,那邻家的长子满月了,长辈们却怎么看怎么觉得孩子长得不像自家人。

逼问之下,邻家妻子说了实话,原来这孩子竟然是戴举人的。

邻家自然火冒三丈,同戴家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丑事现已经传遍了小半个府城。

客栈老板娘长舒一口气,道“真险啊我差点就让戴家骗了,把柳柳嫁给那样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

听明白原委,沈秋桂笑道“冰儿可是我们家的小福星,这间铺子就是她拍板定下来的。”

老板娘连连点头,感激地对着晏冰道“宋秀才孝顺有礼,勤学耐劳,与柳柳相处得不错,还好当初定了他”

闻言,晏冰笑了笑。

没过几日,乡试出榜。褚寒如原剧情那般夺得了榜首,成为乡试解元,有了举人功名。

令人惊喜的是,柳柳的未婚夫宋秀才也考中了举人,让老板娘乐得合不拢嘴,又来锦华楼夸了晏冰一通,送来了柳柳大婚的喜帖。

接下来的日子,锦华楼还遭遇了几个小波折。

某日,晏冰见一个客人行为鬼鬼祟祟,令她见之生厌,便让顾文霆盯紧他。

没过多久,那客人果然有所动作,想要偷偷在菜里放死蟑螂,以此败坏锦华楼声誉。

这人被顾文霆当场抓获,赶了出去。

又有一日,之前卖铺子给褚家的老者气势汹汹地找了过来,还带着自家几个膀大腰圆的儿孙,砸了锦华楼不少碗碟。

当时,那老者吵闹不休,说褚家当初诓骗了他,硬生生把价值五百两的铺子用三百两就买到了手,让褚家补给他差价。

还不待晏冰出手,隔壁客栈老板娘就一扫帚糊上了老者的脑袋,怒骂他不要脸。

老板娘叉着腰道“我开了几十年客栈,这条街上就没有我不知道的事年初的时候你花了两百两银子买下这铺子,没过几个月又转手给褚家,一

眨眼的功夫就赚了一百两,如今你还好意思来要钱呸”

老者被客栈老板娘说得面红耳赤,围观的客人们也恍然大悟,对着老者一家指指点点。

“我之前来过他家,饭菜难吃死了。一盘里面也没几口,根本吃不饱,与锦华楼是云泥之别。”

“啧啧,这是见别人家红火了,就犯了红眼病想来讹钱啊。”

“衙役怎么还没来,快把这群人赶走,别耽误我吃饭。”

听说是这种纠纷小事,赶来的衙役原本想让老者赔些钱就算了。

但为首的衙役眼尖,竟在锦华楼内见到了满脸不快的唐知府夫妻二人。他还注意到,唐知府的衣袍竟有一角被喷溅上了一滩菜汤

接收到唐知府的眼神,那衙役连忙让手下把老者一家带回去严查。这一查,就顺藤摸瓜出来了一个大案。

衙门里的人才刚刚问了几句话,老者就被吓得瑟瑟发抖,招出来了幕后主使主街另一家酒楼的马老板。

老者痛哭流涕地把所有事情都吐露了出来“那姓马的给了我二十两银子,让我去锦华楼闹事,我都是被他给骗了啊他还他还跟我说,若事成,就便宜卖给我粟壳粉”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大惊失色。

“粟壳粉”此物若洒在菜里,便会使得菜品鲜美异常,另食客上瘾。

但它却会慢慢侵蚀食客的身体,前些年曾经害了不少人,早就被朝廷明文禁止食用。

于是,衙役们立刻就去了马氏酒楼,果然在厨房里搜到了被封禁的“粟壳粉”。

这个案件的性质立刻就变得严重了起来,衙役们把马老板带走调查,惹得众人议论纷纷。

有消息灵通的打听到了实情,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马氏酒楼日益兴旺的原因。

此事传开,锦华楼反而迎来了更多好奇的客人,大家都想尝尝被同行妒忌暗害的那家酒楼究竟有多美味。

最后,衙门勒令老者按照三倍价格赔偿了锦华楼的碗碟损失,没收了马老板给老者的二十两。

老者偷鸡不成蚀把米,灰溜溜地赔了钱。

至于对马老板的惩罚,衙门查封了马氏酒楼,打了马老板五十大板,并对其处以天价罚金。

原本那漏财邪

术的反噬之力就让马老板寿数大减,眼下见半生积累都成泡影,马老板气急攻心,吐了一地的血。

自那以后,他缠绕病榻,又买不起药,还时不时被常来他家吃饭的客人找上门痛骂,没过多久就咽了气。

九月,安京。

两年来,锦华楼在大齐大放光彩,开了许多家分店。

周巧禾厨艺好,教出了一批徒弟,各个都能撑起一家酒楼。她又有商业头脑,懂得运用来自现代的一些营销手段。

很快,褚家就成为了大齐有名的富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