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十六章

容渟的指腹掌心均覆有一层老茧,从幼年时提水干活,到年纪稍长后偷偷练武,这茧在他手上越长越厚。

划过姜娆细嫩的手掌心时,磨砂一样的触感激得她手心痒痒地抖了两下。

手禁不住就想往后缩,手腕却被他紧紧攥着。

攥着她手腕的五指圈得接近,往下陷着,像能摸着骨头。

姜娆虽然看起来瘦,实际上是匀称有肉,骨架纤细,瘦不见骨。

容渟捏着她手腕,就觉得软乎乎的。

他垂眸,似在看她手心,眼神却一直锁在她被他的手圈住的那截手腕上。

很好捏。

他勾完“渟”字最后的笔画,勾完一提,该松手了,却只抬眼看着她,“水在左,亭在右,点水渟。”

手并不想松开。

姜娆点了点头。

这字生僻,可她只是听到,便觉得有些熟悉,微微抬眸撞向了容渟看着她的眼睛,竟是一怔,心头生出沉闷而古怪的情绪,无意识地张口喊道“渟哥哥。”

喊完她却心头一跳。

这脱口而出的称呼,就仿佛之前喊过许多次一样。

容渟耳后却似战栗一样迅速红了起来,松了手,声线紧紧绷着,“嗯。”

姜谨行跟着学,“渟哥”

一样的话,换了个人说,立竿见影的,就让容渟耳后的红消了下去,原地消失。

他皱紧了眉头,在姜谨行下一个哥字还没出口时,就抬着一双冷冷的眸子瞧他,“你,喊我一声哥就行。”

姜谨行觉得他受到了差别待遇。

但靠山是不能惹的,他端正身子坐着,老老实实的,让喊什么就喊什么,“哥。”

小霸王打出生就没这么听话的过。

他指了指姜娆,又指了指自己,向容渟介绍,“我阿姐叫姜年年,我叫姜谨行。”

姜娆“是叫姜娆,不是年年。”

容渟说道“我听过你母亲喊你年年。”

“那是小字,家里人喊的。”

“哦。”

“哪个娆字”容渟又问。

他心里是知道是哪个字的。

说着,却按着姜娆刚才的样子,伸出手去。

眨眨眼,等着她写。

姜娆只迟疑了一下,就伸出了手。

他都写了,她没有不写的道理。

她指尖落上去,在他手心写下了字,一笔一划。

这是姜娆头一次见他摊开的手心,原来他手心里的茧这么厚重。还杂陈一些细长刀痕。一看便知是武人的手。

这一映衬,显得她的手指像是刚蒸出来的馒头一样,又白又软的。

容渟垂眸看着。

她低着脑袋,认真在他手心里画横画竖,发厚而软,几缕不平整的额发绒毛茸茸,脸颊肌肤洁白柔软,神情乖巧安静。

他视线便停在她脸颊上。

兴许那儿,比她的手腕还要软。

容渟晦暗闭了闭眸子。

小巧的指尖一点一点地落到他手心,一竖又一横,如同有一根羽毛尾巴在搔,有些发烫。

肌肤相贴的感觉,有些痒,又有点温暖踏实。

女、尧。

娆。

娆,在心里念念便觉得好听。

姜娆终于写完,脑袋抬了起来,兴致勃勃地看着他。

等着他喊她名字。

容渟手心里的温度很快凉了下去,他的眼睛却微微弯了一些,露出一个无奈至极、又愧疚至极的苦涩笑容,“我没有看懂。”

“没事啊,我再写一次。”

她不觉得她的名字有多难,还以为写一次他就会懂。

不过,再写一次,又不费多少力气。

姜娆低头又写了一次。

“我还是不懂。”

他的眼神愈发内疚。

“对不起。”他低眸垂眼,神情黯然自责。

像是怕被说蠢那样,还带点无措。

姜娆对着他这幅样子,即便没有耐心,也能生出十分的耐心来,一点儿的不耐烦都没有。

第三次写。

第三次不懂。

她咬了咬下唇,这回多少有些垂头丧气。

倒不是气他,是气她自己。

虽然每次他都露出自责内疚的表情,仿佛错都在他身上,可她的名字一点都不难,他不懂,肯定是她写得不好。

容渟见她气鼓鼓。

他手指握拢成拳,指骨微微动了动。

指腹,蹭上手心的余温,描摹方才书写的痕迹。

“年年。”

他这时才宠溺笑着道,“我认得了,是娆。”

念她小字的时候,不疾不徐,声线磁沉。

说后面那句时,气音里又有微微笑意。

莫名的撩人心弦。

姜谨行看他们一直在玩,都没人注意到他,偶尔探探小脑袋,想引起哥哥姐姐的注意。

偏偏还是没人看他,他只得自己撸起袖子,小胖手伸出去,对容渟说,“哥,我的谨字更难写,我也写给你看。”

容渟却收了笑。

也收回了手。

修长手指握成拳,负在身后。

“不必。”他的声音稍显淡漠,已与刚才和煦笑意有了很大区别,“我会。”

“气死我了”

两日后,街头茶楼,杨祈安坐在圆桌前,怒气冲冲说道。

她身边围着另几个和她交好的邺城世家里的贵女。

杨祈安家世最好,自然是她们中间最被众星捧月的那个,立刻有人追着她那句话问道“谁惹你生气了”

杨祈安恼得想摔茶杯,“外乡来的姜姓那一家,做事实在不留情面”

“我哥哥不救那家那胖小子,还不是因为他们之前说话那么难听谁会受了他们的气还会帮他们的忙结果就因为这样一件小事,那家不仅彻底和我家断了交,还出手拦了我爹爹几桩生意。”

杨祈安越说越气,“但我爹爹居然不生他们的气,只是在责怪我哥哥”

一旁有贵女听明白了

比起杨家,分明外乡的那家权势更胜一筹,不然照杨老爷平日里仗势欺人的作风,怎么可能低三下气。

这杨家在邺城有头有脸,杨祈安就当出了邺城,她家也是有头有脸的了

挺可笑的。

只是没人真把实话说给杨祈安听,她们的家世比不得她,表面上就顺着她,说,“那家人是够可恶的。”

杨祈安得了她们附和,怒气有了宣泄的地方,拍着桌子,口气极冲地说道“岂止可恶”

她的脸色森森的,难看极了,“就因为他们家那小胖子被打劫,县令竟然上赶着去讨好,把为首的乞丐头子给抓了,现在外头的人都在夸他们一家,说沾了他们的福,要不是我哥哥懒得管,这名声是我哥哥的才对”

这时却有人说,“这里的乞丐成党成派的,他们的头儿被捉了,那些小喽啰,就没个去找姜家麻烦的”

“没有。”杨祈安心底郁气难出,骂道,“都是胆小如鼠的东西。”

那些乞丐竟然一个个那么贪生怕死,见县令都敬那个姜四爷三分,就不敢去报复了。

有贵女瞅着杨祈安,心里直发笑。

哪叫胆小如鼠。

分明是识时务。

那家连告官都还没去,县令就急着把打劫的人捉了,这么上赶着讨好,还不能说明人家的家世多高吗

还轻而易举就拦了杨老爷的生意。

这里哪家能做到这样。

有人噗嗤笑出了声,“那些街头的乞丐,耗子一样的东西,指望他们去搞点小动作还行。恐怕都没人能逮得着他们。让他们赌上命,他们也怕死啊。”

杨祈安却在心里一动。

去搞点小动作,她心里也能出出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