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011(2 / 2)

加入书签

北院有一个后门直通府外。当然,北院的后门并不是武安伯府的正后门,只是一个小后门。这个小后门一直以来都有,不然穆清和他们一家人擅自弄出来的。有了一这个小后门,穆清和他们能随时随地出府,而且还不用被府里其他几房的人知道,真的是太便利了。

从这个小后门出去,就是一条小巷子。说是小巷子,其实一点也狭小,反而很是宽敞,大概有一米多宽的样子。

这条小巷子地理位置比较偏僻,附近还有一片小竹林。这片小竹林应该是野生的,因为杂草非常多,没有人打理过。

看到竹子,穆清和就想到了竹笋。现在正是初春,说不定已经有小竹笋。比起大竹笋,小竹笋的味道更好。等买好东西回来的时候,去看看有没有小竹笋,要是有的话,就扳一些小竹笋回家吃。

“少爷,您在看什么?”李厚见穆清和站在小后门门口迟迟不走,一直望着不远处的野竹林,好奇地问道,“少爷,前面野竹林有什么不对吗?”

穆清和回过神来说:“没有什么不对,待会我们回来的时候去看看有没有笋子。”

李厚一听这话,就知道穆清和在想什么。

“少爷,原来你想吃野笋子啊,待会回来的时候,小的过去看看。”

穆清和抬眸又看了看四周,发现这附近有很多高门大院。其实,从房顶的琉璃瓦就能看出来这家的身份。

“李厚,这附近还住了什么人?”

“少爷,这附近住的都是达官贵人啊。”接下来,李厚详细地跟穆清和说了说这附近住的有哪些人家。

苏州府并不是京城,并没有太多的权贵。像武安伯府这样权贵的伯府,在苏州府并不多。

住在武安伯府附近的基本上是当地官员和一些文人大家,这里并不是苏州府最繁华热闹的地方,但是却是苏州府最有权力的地方。

苏州府最为繁荣地方在西城区,那里有最最繁华的街道、酒楼、客栈,以及各种各样的商铺。用现代的话来说,西城区就是商业中心。

武安伯府是位于苏州府的东城区,这一片区域是最为“权利”的地方,住的都是身份尊贵的人。

在苏州府,有这么一句话叫“东贵西富南贫北贱。”,从这句话里就能看出来,南城区是平民老百姓住的地方,北城区是身份低贱人住的地方。

从东城区离西城区有些远,抄小路走过去的话,需要两、三刻钟。平时,东城区的人去西城区的话都是乘坐马车,或者骑马过去,像穆清和他们这样走过去的人很少。

穆清和要是乘坐马车去西城区,就得借用府里的马车,到时候就知道他出府一事。虽说他出门没有限制,也不用申请,但是他就是不想让府里的人知道他出门一事。再说,有时候他们家的人去借用马车,还不一定能借到。

李厚熟练地带着穆清和抄小路,东拐西绕地终于走到了西城区。

东城区比较安静,但是一到西城区,就听到了热闹繁华的声音。

西城区的主干道非常宽敞,目测了下大概有三、四米宽。在街道两旁,林立着各种各样的商铺。不止如此,还有不少人在街道两旁摆摊,有吃的、穿的、用的、玩的等各种摊子。

穆清和对这些吃穿用度的摊子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字画摊子。

“少爷,往前走就有一家书店,名叫松竹斋。”李厚经常来西城区,对西城区还是比较熟悉了解的。松竹斋是西城区有名的书店之一,里面有各种书籍。不少文人学子喜欢来松竹斋买书。“我们现在就过去吗?”

“现在就过去。”穆清和打算先去松竹斋看看,然后再逛字画摊子。有聚宝盆在,他不用担心自己被书店或者字画摊子的老板忽悠。

走了大概十分钟左右,穆清和他们终于到了松竹斋。

松竹斋的名字和它的装修风格非常匹配,是用竹子搭建起来的书店。它两旁的书店都是木制的房子,只有它是竹制的房子。在它的门口,还摆放了两棵松树的盆栽。

走进松竹斋,只见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红木书架。在书架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除了书籍,还有纸墨笔砚。

整个书店有两层,第一层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第二层摆放着各种字画。

书店里有不少人,只见这些人头戴四方巾,身穿儒服或者道袍。一般穿成这样的人是文人学子。

穆清和还没有走进松竹斋,就有一个机灵的伙计走上前来欢迎:“客官里面请。”伙计暗中地打量了下穆清和的穿着,发现穆清和身上的布料是上等缎衣,再加上穆清和长相出众,一身贵气,就知道眼前这位少年客官是东城区的贵人,脸上的笑容不由变得真诚些,“客官,您是要买书,还是买字画?”

“书和字画都看。”穆清和也懒得自己在书店里一本一本地寻找,就直接问店里的伙计,“你这里有好的字画吗,拿给我看看?”

“有有有,客官您上二楼。”伙计热情地说道,“字画在二楼,请客官您上二楼观赏。”

穆清和轻点了下头,随即在伙计的邀请下走上二楼。他在上二楼的时候,发现在一楼有几个人在抄写什么。

伙计注意到穆清和望着那几个正在抄书的学子,就跟穆清和介绍道:“客官,那几位是抄书的学子。”

这几个抄书的学子出身贫寒家庭,买不起书,就只好来书店抄书。当然,来书店抄书不是免费的,也要付钱的,但是抄书的钱远比买书的钱便宜。他们除了抄自己想要买但是买不起的书一样,还帮书店抄书赚钱。

“他们是哪个书院的学子?”这几个抄书的学子,身穿白色道服,领边和袖边是黑色的。

“他们是姑苏书院的学子,今天休沐,所以他们才来书店抄书。”

穆清和是知道姑苏书院的。它是苏州最有名的书院,是苏州学子,甚至是整个江南学子挤破脑袋想要考进的书院。如果他想要考取到功名,最好的办法就是进姑苏学院学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