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番外(盛平六年)(1 / 2)

加入书签

明照很少到平安巷子来,不过只要来了,就会在平安巷子里歇一晚上。

毕竟这里是阿爹家,也是她的另外一个家。

阿爹阿娘家都是她的家,她来到平安巷,一点儿陌生的感觉都没有,撒欢丫子跑。

木子正好回家,将自己宝贝的鸭舌帽给明照,问她:“小殿下,您来这里住几天啊?明日来一批上好的羊肉,到时候给殿下带回来吃烤全羊?”

明照摇头:“算了,木子阿叔,我明日要回去陪皇爷爷的。”

她跟皇爷爷拉钩了的,今日来平安巷子,明日就回去,要是食言了,皇爷爷会不高兴的。

木子就只好遗憾的道:“那下回小殿下要来,便让人提前跟我说,我给你带好吃的。”

明照点点头,“好啊。”

然后跟木子阿叔辞别后,便飞奔去罗家,可惜罗棠棠还没回来。

“幼儿园放学早一点,小殿下,你坐在这里等等吧?”

罗玉松给明照搬来一张小型的摇椅——这是特意定制给罗棠棠的,她小时候可爱在上面摇着睡觉和看书。

明照在宫里也有一张小型的摇椅,不过在平安巷子里面没有。她躺在上面,求阿爹给她做一个。

“阿童,我也要一个像棠棠阿姐这样的。”

宗童点点头,就去准备木材了。明照就看着阿爹做椅子,蹲在旁边递东西,递了一会儿,椅子才开始动工,就听见外面的脚步声阵阵,罗棠棠回家了。

两个小姐妹相见很是激动,互相拉着诉衷肠,你一句我一句的想死你了,叫大人看着好笑。

孙香今儿去接了闺女一起回家的,见宗童在那里做摇椅,挑挑眉,道:“以后小殿下会常来,你不如再做个秋千吧,还有滑滑梯。”

宗童觉得极是,小名照确实很喜欢玩这些。

他立马开始画图纸了。

罗玉松就觉得媳妇不厚道,明明秋千和滑梯是棠棠想要的。

不过他不会做,阿香也不会,交给宗童正好,于是占便宜的心思得了上风,闭紧嘴巴,一个劲的给宗童塞吃的。

今晚肯定是在孙香家吃的。

到了吃饭的时候,两个小姐妹还在抱着狗玩。

棠棠捡了一只流浪狗回家养。

狗是只小狗,还是只黑狗,看起来不是很好看,不过棠棠觉得它跟自己有缘,就捡回来养了。

“它跟着我走,那么多人,就跟着我一个。”

棠棠继承了罗玉松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道:“那日还是下雨天,我撑着一把伞,它跟我身后,就好像街上只剩下了我和它,有一种寂寥和喧嚣结合的感觉。”

明照:“哇——”

孙香:“……”

她叫两个小丫头过来吃饭,先洗手,再端碗。

吃完了饭,明照就得回去了,她跟棠棠依依惜别,还抱着宗童的脖子道:“阿爹,我也想要一只小狼。”

宗童:“……棠棠的是狗吧?”

明照就看看四周,小声的道:“其实棠棠阿姐的小狗我不喜欢,可是棠棠阿姐很喜欢,我就装作喜欢啦。”

比起小黑狗,她更喜欢黑狼。

“狼的牙口也好啊——”

宗童第二天送她去读书后,便回宫里跟陛下说去了。

折青很惊讶,“狼?”

宗童点点头。

折青就想了想,觉得养只狼做宠物,也不是不可以,便让人去看看哪里能买来孤身的狼崽子。

皇帝吩咐的事情,早上说,晚上明照回家的时候就有了。

狼崽子确实是狼崽子,还很小,明照肯定是不能自己照顾的,便找了个专门饲养的太监,明照高兴的不得了,给小狼崽子取了个名子叫银牙。

她觉得小狼的牙齿是银色的!

有了新的家庭成员,自然是要分得一间屋子的,银牙很快睡到了专门给它准备的木篮子里。

明照有些不放心,她抱着自己的小枕头和小被子,跑到银牙的木篮子处睡,吓得伺候她的人不轻,还是折青让人抬了张小床来,才勉强睡下。

明照满足了,不过第二天起来,她就自责的不行。

“我忘记去陪皇爷爷了。”

她早早的去找皇爷爷道歉,然后才去读书。晚间回来的时候,还给皇爷爷买了好多他喜欢看的育儿杂志。

没错,如今育儿杂志很是盛行。

不管是什么时候,如何养育一个优秀的孩子都是家长们谈论的话题,然后便衍生出了育儿报纸,育儿杂志。

太上皇陛下觉得自己已经在育儿方面有了巨大的成就,他还准备出书呢。

眼见小孙女讨好自己,他欢喜的很,一时兴起,便带着明照去骑马。

依旧是放在篓子里,依旧是背在身上,祖孙两玩的兴起,两个人驾驾驾的,明照嗷嗷嗷尖叫。

折青:“……”

一个是生她的,一个是她生的,都惹不起,算了,就当没看见吧。

玩了两个小时,快天黑的时候,一家四口才一起回去,太上皇陛下有些不满,“就骑马而已,你来做什么。”

折青:“不是担心你们么。”

太上皇陛下今年五十六岁了,身子虽然好,但是来骑马,她依旧是担心的,她是害怕极了冬日里,就怕出什么事情。

于是回家之后,就给爷孙两都布置了作业。

“明照早慧,可以开始教史书了。”

之前太上皇陛下讲给明照听的都是想到哪里讲哪里,说的也是皇家所知道的秘史还有一些太上皇陛下自己的见解,正经的史书却还没讲解。

太上皇陛下不得已捏着鼻子答应了。

其实太上皇陛下有些看不起史书,但是人不读史不行,所以就带着明照一边读,一边用实际例子批判里面的人和事物。

“你看这个秦朝皇帝和三朝元老,史书上记载的是君臣相知,可咱们要是仔细去查查,便能查出来,后期这三朝元老可是暴毙而亡。”

明照听的眼睛一瞪一瞪。

折青:“……”

太上皇又说另外一个历史典故,说的是孝道,大概是说前朝有一个人十分的孝顺,正在做大官呢,母亲死了,他就辞官了,要回家给母亲守孝三年。

这个故事乍听没什么,但是太上皇陛下要阿照去查当年的朝局。

“你去复原下当时的朝局,然后推理一下,加入他不辞官回家守孝会怎么样。”

这是个长期的任务,明照接受了。

她字认的比同龄人多,但是也不算认得多,很多字都是不认识的,小小年纪啃一本史记,折青看着其实都佩服的。

但是她尤其佩服自己。

用了一年的时间,她终于将郡县制彻底施行下去了。

三月万民大会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敢反对,她顺顺利利的改变了几千年的城池制度。

这个改革不亚于打下六国,所以她欢喜的很,当晚还喝了很多酒,唱起了调戏人的小曲,将宗童调戏的脸色通红。

于是太上皇陛下就将明照带回了自己的宫里。

明照:“为什么阿爹和阿娘不跟我们一起睡呢?”

太上皇陛下:“因为皇爷爷不喜欢。”

明照表示理解,“小溪的阿娘也不得她祖母喜欢,婆媳矛盾是最难调解的,皇爷爷,你放心,我站在你这边的。”

然后第二天跟亲爹道:“阿爹,你放心,我会一直站在你这边的。”

她一颗心,终于知道如何分作两份了。

那就是做个两面三刀的人。

……

六月,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水稻收割季。

木州,三妮读书回家后,就帮着阿爹阿娘去山上割胶。

三年前,祖母因为不愿意给她读书,阿爹气的带着她跟阿娘分家自己过,真正的净身出户,一文钱没有,还是村长给了他们一个破棚子,他们才算是有了栖身之所。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他们很快就被种胶树的朝廷大人们雇佣去了割胶,因为是最开始去割胶的人,一家人又学的认真,吃苦耐劳,所以很快就成了管事的。

如今,他们已经在村里建了一座水泥房子了。

三妮自己也上了三年级,学习成绩很好,所以回家来也不用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复习功课,还能帮着上山割胶。

如今六月,不仅仅是割胶,还有收稻谷,三妮家也有稻谷要收,不过白日里是收不了的,他们要割胶嘛,只有晚间收。

这里很多人都是如此。

不过她刚走到半山脚下,就听见有人叫唤自己,是隔壁田里的婶子。

这位婶子家里有钱,什么农具都是最新潮的,很多人都喜欢去跟她家借东西,三妮家也借了一种橡胶做出来的镰刀把柄套的镰刀,这种镰刀握在手里就不会像之前的木头和铁一样磨的人手起泡。

婶子是个好人,因为跟她娘是一个地方的人,一直都帮她家,听见她叫人,三妮连忙停下来,问道:“婶子,您是有什么事情吗?”

妇人就笑,“你阿爹跟我说了,让我遇见你的时候说一声,让你今天不用去山上割胶,直接来我家田里帮着割稻谷。”

妇人:“今年咱们两家合起来割,因为你家的稻谷正好可以晚两天,我家的早两天,一起合作正好合适。”

三妮便点头,跟着去了田里,然后发现婶子家的打禾机不用脚踏了。

只见打禾机的左侧上安装上了一个方形的东西,上面正在冒着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