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狼群与羊群(1 / 2)

加入书签

本朝开国二君俱是武将出身,防备武将效仿黄袍加身,国策主张重文轻武。可惜这种思想防内不防外,综宋一朝外部危险远胜内部。瘸腿国策,忽悠瘸了天下人,顺便将自己的后人也忽悠了进去。

宗室之中除了天变后冒出来的太平王等少数人,大多如端王赵佶这样沉溺风花雪月。这些宗室弟子不能掌兵、不能从政,也只能沉溺于风花雪月、诗词歌赋,或四处敛财圈地。他们是国家的蛀虫,却也是被迫做了蛀虫。

早年宋辽之战,辽国兵临城下,已有人打了弃城逃跑的主意,鼓动先帝真宗迁都。最后是是宰相寇准力排众议,逼着官家御驾亲征提升士气。

仗打赢了,真宗的胆却打没了。辽国一说议和,真宗就忙不迭答应和谈,岁币百万都不心疼,寇准拦都拦不住,就签了檀渊之盟。

明明是皇帝怕死要议和,若非寇准私下要挟谈判大臣,改了真宗的底价,没准送辽国的岁币比现在还要翻四五翻。最后投降派却将签订城下之盟的锅扣在了反对议和,主张趁势收复失地的寇准头上。

此番对战西夏,赵昉欲亲临阵前:一为提升士气;二为在军中树立君威,留下自己的烙印,收拢自己的势力;三是逐步扭转抑武的风气,稳步提升武将地位。

有西夏、辽国、金国、蒙古这些游牧民族虎视眈眈,朝廷一味重文轻武,无异于将自己脖子洗干净等着人来割。明君御狼群,昏君御羊群,赵昉想做头狼而不是羊倌。

身为官家独子,赵昉足以代表官家,又没有让为君者临驾阵前的风险。然官家在汴京,诸葛神侯和大内侍卫就不会离开京城。

赵昉此番出京,明面上安全由他自己的锦衣卫负责。但成立不久的锦衣卫要面对的敌人不仅是西夏一品堂,还有可能浑水摸鱼的金国、辽国甚至吐蕃高手。尚且稚嫩的锦衣卫承担这个责任有些勉强,故真正负责赵昉安危的是神仙会。

夏祈音非常懂得如何让自己活着,但保护人这个业务还是不太熟练。连城/璧与西门吹雪、叶孤城去了东瀛,宫九和陆小凤去追查丢失的税银,前两日来信叫走了林平之等数名高手。许多事情夏祈音都要亲力亲为,在京中这些时日颇为忙碌。

这日,夏祈音正与新月交代事情,管事就送来了福康公主约她见面的信。

“下面的事情交给你,我出去一趟。”夏祈音起身道。

新月笑着应了。

向杜先生要了新月做帮手,是夏祈音在明州最大的收获。新月有一手好剑法,更有不错的领导能力。最有趣的是新月的外貌十分温良无害,以至于初见面的人很容易将她当做柔弱的闺阁千金,而疏于提防。

夏祈音的三个弟子,曲无思剑法无双,岳镇恶忠诚听话,左明珠善于打理庶务,可新月却有着仅次于曲无思的武功,不下于左明珠的管理才能,对国家有足够的忠诚。处理与朝廷有关的事情,新月绝对是最佳助手。

这次去西北,新月也是重要的随行人员之一,不少事情,夏祈音都交给了她主持。

福康公主不能出宫,自然只能是夏祈音进宫见她。随宫人到了福康所居宫室,福康正兴奋地捧着一本《宋刑统》在等她。

“阿音姐姐!”不待夏祈音行礼,福康公主就迎上来,抓着夏祈音的手,将她往小书房拉。

两人进了室内,福康公主屏退了左右翻开律书小声道,“你要我看《宋刑统》是不是因为这句‘父母之姑舅、两姨姊妹及姨若堂姨、母之姑、堂姑,己之堂姨及再从姨、堂外甥女、女婿姊妹,并不得为婚姻。违者各仗一百,并离之【注1】。’可是——”

“律法只规定不能娶堂外甥女,而没有明言不能娶表外甥女?”

福康公主点点头。

“除了这本《宋刑统》,你还需要一个能言善辩的言官。”夏祈音将一本医刊递给了福康公主,“当然最重要的还有这个。”

千年来,中医皆是师徒相传,徒弟悟性不够或者师父留一手都会导致许多医术失传。民间大夫很难接触和学习到高级的医术,加上文盲率高,一些穷乡皮囊的大夫甚至大字不识,只拿几个偏方胡乱给人治病。

夏祈音在京中与神医叶星士交好,觉得叶星士并非敝帚自珍之人,早些年便建议他创立一个医学月刊。叶星士欣然同意,邀请了三五好友创立了《惠民医刊》,刊登自己的行医心得、医学知识和一些普方。

《惠民医刊》因是叶星士主办,引得不少翰林医官和民间名医争相投稿。创刊之初,为了热场子,夏祈音也投过一些稿子,大多是一些现代科学知识,比如辟谣滴血认亲、守宫砂、生男偏方等等,又有关于近亲结婚的危害及遗传性疾病。

其实从户婚律来看,如今的人隐约已经意识到了近亲结婚的危害。然大多数人都停留在伦理问题上,并没有意识到对子嗣的影响。加上禁止近亲结婚的律法不够完善,实际执行又是民不举官不究,民间亲上加亲依旧盛行,甚至连官家都生出这样的心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