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 27 章(1 / 2)

加入书签

("祥瑞小公主[清穿]");

春残花落,

夏风灼灼,转眼间,又是一个夏季。

芃芃出生于乾隆十八年六月,

到今年,刚好一周岁。

皇后如今正忙着给芃芃准备抓周所要用到的东西。

其实,

按照惯例来说,

格格们的抓周礼都不会大办,毕竟,

抓周是对孩子性情与前途的一种测试,

格格们将来又不入仕,且大部分要远嫁蒙古,抓不抓周,又有什么要紧?若是做额娘的真想给自家女儿举办个抓周礼,自个儿办了也就是了,

顶多邀请几个关系好的妃嫔一道来凑个热闹。

阿哥们的抓周礼倒是比格格们要隆重一些,

但也因人而异,

譬如当初深受雍正看重的永琏,他的抓周礼就无比的热闹,

尽管那个时候他只是个皇孙,

但雍正还是破例为他在宫中举办了抓周礼,就是为了表现他对弘历和永琏的看重。永琮的抓周礼,乾隆也曾给他大办过,

当时永琮抓到了寓意极好的东西,

乾隆高兴之下,

还厚赏了六宫,但其他的阿哥们就没有这个待遇了,都是阿哥们的额娘在自家院子或是宫殿里摆些东西让阿哥们去抓。乾隆能够想起问一问他们抓到了什么,

已经算是不错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芃芃的抓周礼,皇后原本是不准备大办的,她也准备就在翊坤宫中摆个桌子,到时候邀请太后、舒妃及婉嫔来参加一下芃芃的抓周礼,也就是了。至于乾隆,若是有空,便来参加,若是没空,就作罢。

谁知,太后在听了皇后的主意之后,极力反对,觉得这太委屈了她的宝贝孙女。

“哀家知道,格格们的抓周礼通常不会大办,可芃芃她不是一般的格格啊,她已获封固伦公主,身份尊贵,且她命中带福,庇佑着我大清,所以抓周便不仅是她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大清的事。”说着,太后暗示皇后:“若是芃芃能够在抓周礼上当场抓到一些寓意好的东西,对我大清来说,也是一种祝福不是?”

乾隆在得知此事后,也赞同了太后的说法。在他心中,与芃芃有关的事,就没有小事。既是大事,自然要大办一场,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在众人面前坐实了芃芃的祥瑞之名,也免得日后有人怠慢了芃芃。芃芃出生那一日虽然上天降下了异像,但距离那一次,已经快一年了。人们都是健忘的,若是芃芃能够再次给众人带来震撼,那么众人必将对乾隆、对芃芃、对大清产生更多的信心。

皇后在得知了太后和乾隆的意图后,就赶忙操办了起来。这是与她闺女息息相关的事,没有人比她更上心。虽然就皇后本心而言,她并不在乎芃芃是否身带祥瑞,是否与大清气运相连,只希望芃芃能够健康幸福地长大,但皇后也明白,如果芃芃能够顶着祥瑞公主的名头,对于她而言有益无害。至少,皇后不必担心日后自家女儿被乾隆一道圣旨嫁去蒙古和亲,她能够定定心心地在京中为芃芃挑选一个优秀的驸马。

寻常的格格们,在举行抓周时,桌上放着的一般都是一些闺阁中的物件儿,或是琴、棋、书、画,或是笔、墨、纸、砚,或是刀尺针线,或是一些精美的首饰。芃芃用来抓周的物品与她们的截然不同,而是乾隆精心搜罗来的繁华盛世图、太后身边儿的姑姑亲自绣的龙凤图腾、乾隆提笔为盛世所作的字画等等,甚至连地方进奉的祥瑞之物,都被乾隆拿了出来,摆在了桌案上。

相较之下,皇后为芃芃准备的抓周物事,算是最不起眼的,那是她亲自为芃芃求来的一个平安符,外头用她绣的荷包罩着,荷包上密密麻麻地绣了经文,也是些祈福之语。这是来自一个母亲最朴素、也是最真诚的爱和祝福,她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幸福安康。

东西都是好东西,可私心里,乾隆还是希望自家闺女能够选他提笔所做的字画,不为别的,就为那是他亲自作的,既歌颂了太平盛世的美好,又彰显了他的文采。明面儿上,乾隆对自家闺女摆出一副“你选什么都可以”的架势,实际上,他暗地里在偷偷地训练自家闺女去抓那副字画。

对此,芃芃表示,她有点儿忍不住想要打击一下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老父亲。康雍乾三朝比起大清其余朝代来说的确能够算是盛世,但在芃芃看来,还远远达不到乾隆所歌颂的这种程度。乾隆作了这样的字画……说白了就是自卖自夸,他自夸就算了,还要自家女儿也跟着一并夸他。芃芃表示,对着乾隆那肉麻兮兮的诗词,她实在是下不去手啊。

“芃芃,来,这里这里!”

下了朝的乾隆今日又开始“训练”芃芃了,他就站在自己那副字画前,不断地冲芃芃招着手。为了吸引芃芃的注意力,他甚至还特意在那张字画前放了一个小小的碗,里头装着芃芃爱吃的辅食。

芃芃别过小脸,脸上写满了不情愿,乾隆觉得,自家闺女似乎对自己有点儿嫌弃,也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芃芃很聪明,乾隆觉得她能听懂自己的意思,但不知为何,她就是不想照做,在这一刻,乾隆的内心是绝望的。

吴书来见自家主子深受打击,顿时在一旁站不住了,他也使出了浑身的解数,试图让小公主去拿那副字画。可惜,乾隆手舞足蹈的,芃芃好歹还给他一点反应,吴书来的所有动作,芃芃完全不予以理会。

见状,乾隆鄙视地看了吴书来一眼,盯着自家小闺女再接再厉。他可是知道的,太后和皇后私底下也在训练芃芃,想让芃芃选她们准备的物件儿。这可不仅仅是寓意的问题,更是他们三个在芃芃心中的地位之争!因此,乾隆即使被芃芃打击了一次两次三四次……也绝不会轻易认输!

最终,乾隆嘴皮子都快磨干了,才看见芃芃漂亮的大眼睛瞪成了一双死鱼眼,慢慢吞吞地往他的字画那儿爬去。罢了罢了,她这傻阿玛既然非要让她选这副字画,她依他的意思来做就是了。毕竟,她也不想再一次次地接受乾隆的训练,这着实有些累人。

不过,乾隆既然夸下了这等“海口”,还非要将她也给拉下水,等她日后长大些了,她定要盯着他让他实现字画中所夸赞的内容!

芃芃慢吞吞地朝着乾隆所作的那副字画爬去,乾隆见状,舒展了眉头。谁知,芃芃在路过太后为她准备的龙凤图腾时,小小的身子顿了顿,乾隆顿时紧张起来,生怕女儿会直接将这龙凤图腾给抓走。

只见乾隆伏低身子,用眼神示意自家女儿:“芃芃,往前,往前,不是这个。”他一面说着,一面还举了举字画前摆放的小碗。

这个举动,得到了芃芃蔑视的一瞥。呵,她岂会因为一点儿吃的就被乾隆给“收买”了?乾隆也未免太看轻了她!

芃芃本就不是很想按照乾隆意思来,好不容易克服心理障碍决定如乾隆所愿也是因为她不堪乾隆的持续叨扰。乾隆倒好,给她来这么一出!芃芃顿时一屁股坐在那龙凤图腾面前,一双清亮的眸子盯着那龙凤图腾,不爬了。

乾隆见状,心急如焚,恨不得直接把女儿抱过去。可他也知道,若是女儿自己不肯选择他的字画,单单把女儿抱到他的字画前,也是没有用的。因此,他不住地拿眼神示意吴书来,让吴书来想办法。

吴书来作为一个尽忠职守的总管,为了替主分忧,他即便想不出什么法子,也要硬想一个出来。没过多久,他一拍脑门儿,把太后和皇后准备的物件儿摆放在了最角落里,将乾隆的字画挪到了桌案的正中央。

非但如此,他还把那装着辅食的碗给拿开了,让乾隆张开双臂在他的字画旁等着芃芃。

乾隆不解其意,只听吴书来道:“皇上,公主方才分明对您的字画有了兴趣,可在您摆弄辅食之时,移开了头,停在龙凤图腾绣品跟前不肯再行进,可见公主此时吃饱了,对辅食没有任何兴趣,您若是再以辅食来诱惑公主,只会起到反效果。倒不如,把抓到字画的奖励,从辅食换成您自己。每回您见了公主,都会将公主抱起,公主也很喜欢您的怀抱,若是您以此来激励公主,想必效果会更好。”

“如今,太后和皇后准备的物件儿已被放到了最角落里,公主若是想要抓到这两样物件儿,必要绕过许多物品,您的字画就不同了,它就这么正正摆在桌案中央,很容易就能抓住。想来,即便是从这个角度考虑,公主选择您的字画的可能性,也比选择太后的龙凤图腾绣品以及皇后的护身符的可能性要高。”

吴书来分析得头头是道,乾隆听得频频点头,芃芃的表情则一言难尽。

为了打压“竞争对手”,提高己方的竞争力,乾隆和吴书来这对主仆还真是煞费苦心了呢。只是,不知道,若是太后和皇后看到自己精心为芃芃准备的抓周物件儿被乾隆主仆发配到了角落里,会是什么样儿的表情。皇后姑且不说,太后怎么也会拿起她的拐杖狠狠捶乾隆几下吧?

最终,芃芃如乾隆主仆所愿,抓起了那副字画。吴书来见状,总算是松了口气,乾隆的嘴角也大大的裂了开来,露出了笑容。

……

抓周宴那一日,宫中格外热闹。

碧蓝的天空万里无云,金灿灿的阳光挥洒在青墙红瓦上,煞是好看。

因昨晚下过雨,地上还有些湿滑,受邀入宫参加芃芃抓周宴的命妇们搀着自家婢女的手,走得十分小心,生怕一不小心跌倒在地,失了颜面。

一阵清风吹过,带来几缕芙蕖的怡人清香,让人的心情也不由好了起来。

忽然,有人指着天边的彩虹道:“看,是彩虹!”

“真美啊,如此盛景,我有好些年未曾见过了。没想到,今儿个在固伦和晏公主的周岁宴上,竟然还能见到,可见上苍对于公主何等厚爱。”

“说得不错,公主乃祥瑞化身之说并非空穴来风,否则,为何她出生之时有凤凰虚影伴身,周岁宴时又有这难得一见的彩虹相庆呢?”

“定是皇上英明神武,上苍这才派了小公主来见证皇上开创大清盛世。我等生在本朝,真是三生有幸啊!”

一时之间,命妇们对皇后满是艳羡。生了这样一个宝贝闺女,难怪皇后这一年来越来越得宠了,连怀孕的令妃都没能斗过皇后,被乾隆禁了足。她们当即决定,待会儿见了小公主,夸赞之词要更优美一些,语气要再真诚热烈一些,若是皇上和皇后愿意让她们近距离接触一下小公主,那就更好了,如此一来,她们也可以沾一沾小公主的喜气。

当然,在夸奖芃芃的同时,命妇们也没忘了借机夸一夸乾隆,归根结底,她们得把乾隆给哄舒服了,自个儿家日子才会过得舒坦。

宫中的下人们听了命妇们的话,也颇为满意。回头这些命妇们在帝后跟前多吹捧小公主几句,再借由小公主吹一吹乾隆,乾隆定会心情大好,指不定又会像小公主出生那日一样,给宫中所有下人们发双倍俸禄。

与此同时,宫人们正抱着芃芃和小十二往宴席处赶。

皇后一早便起来操持各项事宜,将芃芃和小十二交给了自己的心腹芳芷、芳柔,让芳芷、芳柔在快到时间的时候再将两个孩子抱过去,这样两个孩子也好多休息一会儿。若是皇后一直将他们带在身边,他们怕是休息不好了。

今儿个芃芃是正主,宫人们为她好生打扮了一番,只见她穿着一身大红镶金边的衣裳,柔软的黑发用两根红绳扎起,额头中间贴了一朵花甽,越发显得她肌肤白皙柔嫩,她脖颈上戴着一个金项圈,肉嘟嘟的小手上戴着一对儿银龄手镯,小手摇摆的时候,银铃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她本就五官精致讨喜,玉雪可爱,经过一番打扮,越发惹眼,简直像是菩萨跟前的仙童似的,让人挪不开眼。若是她冲着谁笑一笑,那笑容简直能甜到人心坎儿里。若是她瘪起嘴来,做出一副不开心的模样,简直让人恨不得把世间所有华贵之物都堆到她的面前来,博她一笑。

芳柔看着自己怀中的芃芃,心中升起了怜爱之情。她想,难怪皇上和太后娘娘都这般喜欢小主子,就是她,都觉得抵挡不住自家小主子的“魅力”。芃芃若是心情好了,她也会忍不住跟着心情好起来,芃芃简直像是有一种魔力,能够影响周围人的情绪。

此时,芃芃正睁着一双乌溜溜的眸子,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景象,她在出门之前显然是睡饱了的,精神头好得不得了。芃芃虽身份尊崇,但因年幼,绝大多数时候只能在翊坤宫中呆着,只有极偶尔的时候能被人抱出来看一看翊坤宫外之景,因此,她对这种时光极为珍惜。

相较之下,她的兄长小十二就萎靡多了——都是昨晚上大半夜不肯睡觉给闹的。尽管早上皇后特意让两个孩子多睡了好一阵儿,小十二还是睡眼朦胧的,一双眸子里泛着水光。困是困,只是抱着他的人一直在移动着,他有些睡不着。因此,他一会儿闭着眼睛小憩,一会儿又睁开眼来看一看身旁的妹妹,小脸都皱成了一团,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小嘴儿都能挂油葫芦了。

芳芷带小十二的时间不短,素来喜爱小十二,她见小十二这副模样,颇为心疼:“要不,让十二阿哥先回去睡觉吧,反正今儿个是五公主的周岁宴,十二阿哥到不到都是无妨的。若是皇后娘娘知道了,想来也会以十二阿哥为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