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农业工程专家和水利工程师(11)(2 / 2)

加入书签

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贾玉秀主动接过了袁奕的话茬,说:“放心,我一定会认真对待,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大家分工明确,做起事来自然是事半功倍。

经过现场的一番了解,又根据数据分析,再加上和水利局工作人员的交流和探讨,这次只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就设计出了燕家庄的蓄水池草图。

村长从他们的手里接过设计图纸,激动地手指都在微微颤抖。

蓄水池要建的位置、大小甚至是要耗费材料的多少都全部标注了出来,以防有些不认识字的村民看不懂写的字,临走时,袁奕还特地给村长仔细讲解了一番。

她真是来装样子的关系户吗?

解释得比那些水利局的人还细致……她真的不是大学里头的高材生?!

时间不多,将一切都交代好后,袁奕便跟着工作人员坐上拖拉机去了下一个村子。

一天时间,他们去了燕家庄、陈砦和武西,这些村子的地势和远安村相似,设计蓄水池的时候没有费太多的功夫。

直到下午六点多,他们到达枝阳村时,才意识到给各个村子修建水利工程的迫切。

“天啊,这儿是怎么了?”

“这么多水,拖拉机要怎么开怎么进去啊?”

看着面前一片土黄色的“汪洋”,大家不禁发出一声惊叹。

昨天下的雨并不算大,其他几个村的水都退了,唯有枝阳村还是一片水上世界。

积水到了小腿肚,因为被水泡的时间久了,进村的土路成了泥淖,就算是想走进村子里去,一个不小心也容易陷进泥里。

听到村外拖拉机的动静,老远就看到了村长和几个村民朝这里走了过来。

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泥路,脚上的胶鞋能让他们走得更稳一些。

“同志,你们可算是来了!”

村长那一身衣服不知道穿了几天,肩膀和胸前的小泥点都变成了深褐色。

他激动地握住了水利局工作人员的手,如同看到了黑暗中的一缕光芒,“听说你们要来,我们晌午就在等了,走吧,咱们进村去。”

“拖拉机咋办?”开着拖拉机的村干部问道。

村长摆摆手,“放心吧,放在这丢不了的,一下雨我们村的拖拉机放在山上好几天了也没丢。”

众人:???

这也太夸张了吧?!

跟着枝阳村的村长来到村子里,一百多米的路,硬是走出了五百米的感觉。

袁奕留意着村子周围的环境,与其他村子不同,枝阳村临近的山上并没有什么高大的树木,尽管种了些玉米和果树,还是能看到那些光秃秃的树桩。

村子长期泡在水里,家家户户的墙都用了砖头加固,露在水面外的砖头被彻底染成了黄色,看着像是土块一样脆弱。

不止是墙,家家户户的屋顶也能看到被雨水浸泡过的痕迹。

“这蓄水池啥时候挖啊?”

迈进村长办公室的门,比起外面的积水,屋里的六七层砖块勉强能让众人感受到一些干燥。

水利局的同志为难地把裤腿放下来,想了想,还是又重新编了起来:“恐怕不行啊,你们村子这水,就算是挖三十个蓄水池也承不下,挖了也是白挖。”

村长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急切地问道:“啥?咋会呢?别的村都能挖蓄水池,为啥我们村不行?”

程功解释道:“地势不行,而且这水真的太多了,小雨或许还行,真要下一场大雨,恐怕……”

村长办公室的窗户满是水纹,袁奕走到办公室的另一侧看了出去,进村了这么久,终于在屋顶之中看到了一片茂盛的绿色。

那是村里的老槐树,据说长了有二百多年,保佑了村子里好几代的子孙。

仔细一看,还能看到那树上挂着的小木牌和红绳,只是不知道,槐树有灵,成全了他们多少的愿望。

窗外,有不少人都聚集在办公室外朝里面张望,他们希望能听到有好的消息。

“村子四面环山,山上植被还少,水土保持能力差,村子有涝灾是早晚会发生的事,”袁奕接上了程功的话,一本正经地说道,“更何况你们村离雅尔河最近,若是暴雨连天,河水漫出来,别说是蓄水池,重新挖一条河出来也难救。”

本想着他们来能解决村子的水患,这下可好,听他们这一番话,村长非但没了希望,眉头也皱得更紧了。

“那怎么办?我们村就真的没救了吗?”村长的声音透着一丝绝望。

袁奕提议道:“其实除了建蓄水池外,还有另一个可行的办法,能够彻底解决村里的水患问题。”

“啥?”

袁奕:“迁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