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农业工程专家和水利工程师(18)(2 / 2)

加入书签

真是大型的尴尬现场……

“那陈书记她人呢?”袁改明向杨丽问道。

杨丽:“说是还有工作要处理,就先去忙了。”

呵,跑得还挺快。

袁改明揉了揉鼻子,语气平淡地说:“既然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那边还有工作等着我处理。”

“好,那我们送送你。”

袁建国和李村长连忙去送。

走到门口,袁改明又补充了一句:“好好休息,等你出院了我再来看你。”

听了这话,没什么心眼的杨丽又直呼真巧:“好啊,那到时候陈书记是和您一起来吗?”

袁改明:……

“应,应该是一起吧。”

袁改明脸上堆着笑意,心里却对陈冬梅怨声载道:看来她是铁了心要跟自己抢人啊?抢人也就算了,也不提前通知一下自己!

送袁改明走后,袁建国刚回来就听到袁奕唉声叹气:“爷爷送的书,奶奶送的书……唉!到底该看谁送的书啊?”

袁建国:???

怎么之前没发现自家闺女是凡学大师呢?

袁建国坐到病床旁边,拿起了那两本不同的书翻了两下,撇撇嘴:“小孩子才会做选择,不像我们大人……”

见袁建国迟迟没说下去,袁奕催促道:“你们大人怎么样?”

被袁奕这么一问,袁建国瞬间失去了表情管理:“我们大人连个选择题都没得做!”

奶奶送书,爷爷也送书,怎么着她还能挑上一挑。

再看看自己?也是忙里忙外了好几天,晒掉了一层皮,结果只落得了袁改明的一句“干得不错”。

袁建国:没人疼没人爱,我是地里一颗小白菜.jpg

唉!可能自己才是那个捡来的娃吧!

——

在医院里住了快一个礼拜,袁奕终于康复出院了。

出院当天,枝阳村的李村长开着村里的拖拉机来接,那阵仗简直比娶媳妇儿还要热闹,引得不少路人围过来看。

为了庆祝袁奕出院,村民们有的拎着晒好的菌子,有的提上手编的竹筐,还有的从发下来的过渡费里抽出一部分,封了个大红包……

袁奕可是救了他们命的大恩人,怎么报答她都不为过。

“嘀嘀!”

远处,皮卡车的车笛声逐渐靠近。

墨绿的颜色配上挂在倒车镜上的旗子,让人不免心生尊敬,停在医院门口时,更是赚足了旁人的眼球。

袁改明从车的后排下来,手里拎着一只简易的果篮。不知道她喜欢吃什么水果,所以就挑了些最新鲜的当季水果。

走到袁奕跟前,他随手把果篮交给了一旁的袁建国,眼里满是袁奕,看也不看他这个儿子一眼。

袁建国心中反复默念:我是捡来的,我是捡来的……

“走吧,坐我的车,咱们回村去。”袁改明绅士地做出了一个“请”的动作。

说话的功夫,马路的另外一边也传来了车笛的声响。

那是电力局给暂时配的一辆黑色小轿车,方便领导出巡视察的时候用。

轿车正对着袁改明的车停了下来,头对头,仿佛要打擂台一样。

“袁奕?”

陈冬梅从车上下来时也提着一只果篮,余光看到袁建国手里的那一只,脸上的笑容倏地僵住了两秒。

三个苹果、四只柑橘、一把香蕉以及一圈摘下来的小葡萄……

他也是在南边的水果店买的?怎么刚才没看见他啊!

袁建国看了看袁改明,上前接过了陈冬梅手里的果篮,主动开口打破了尴尬的局面:“您就是陈姨吧?前两天一直听我闺女提起您,可惜那天我没在,说起来,这是咱们第一次见面吧?”

陈冬梅握住了他的手,态度很是友善,“你好你好,之前也听你爸提过你,没想到长得也是一表人才啊!”

“哪里哪里。”

该说不说,陈冬梅和袁改明还真是般配。

上次送了一样的教材,这次果篮里的水果都一样不差。

可能这就是传说中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只是……看着他们脸上客套的笑容,袁奕总能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味。

他们不是两夫妻吗?怎么总有种要干仗的错觉?

陈冬梅主动邀请道:“走吧,坐我的车,咱们回村去。”

真不愧是两口子!就连说的话都一模一样。

不等袁奕开口,袁改明就笑着替她回绝了,“冬梅啊,我先来的,袁奕还是坐我的车吧。”

陈冬梅一点也不急,慢条斯理地走到袁改明跟前,替他整理着衬衫上的褶皱,在旁人看来,还真是一对恩爱的夫妻。

“我和丫头这才第二次见,有好些体己话要说。”陈冬梅微微一笑,“老袁,你可不能拦着我们娘俩啊。”

听他们你来我往的,无形中,袁奕似乎看到了来回飞窜的刀剑。

两边她都不想得罪,保险起见,袁奕果断选择了拖拉机。

袁奕走到两人中间,用身体挡住了他们眼神中的杀意,说:“我晕车,闻不了汽油味。”左手从篮子里拿出一只苹果,右手又从另外的篮子里掰下一根香蕉,“我还是坐拖拉机吧。”

听说袁奕要坐村里的拖拉机,李村长赶紧上车打着了火。

“呼通!哒哒哒哒!”

发动机冒着青黑色的烟,拖拉机也跟着引擎上下颠簸。

枝阳村的拖拉机买回来好几年了,一直没怎么开。不知道是不是锈了,拖拉机不止会上下颠簸还能前后摇晃……

袁改明和陈冬梅的车在前面开路,袁奕和袁建国坐在拖拉机上紧跟其后。

这回村的架势,岂是一个气派可以形容的?

坐在拖拉机上颠簸了快两个小时,终于看到了村里的那棵香椿树。

“来都来了,不如上家里吃个饭?”

下车时,袁建国忙着将村民送的东西搬下来,随口说了一句。

袁改明和陈冬梅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道:“好啊。”

袁建国:???

他只是客套一下,天晓得,他们竟然把他的客套当了真?!

好嘛,看来就连吃饭也躲不过他们两口子“秀恩爱”

了……

刚进家门,袁建国就拎着菜肉跑去厨房做饭去了,留下袁奕应付他们。

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三个人谈论着袁奕在村子里的生活,也跟她说了不少自己当年的学习方法,甚至还共同展望了一番未来。

可谁都没有提到考大学这个话题,也没有提起他们各自送的那两本书。

敌不动,我不动。

他们都在等着彼此先开口。

“开饭了!”

一个小时后,厨房里传来了袁建国的一声叫喊。

今天,他的厨艺绝对是超水平发挥!

糖醋里脊、干煸豆角、清炒地三鲜、番茄蛋花紫菜汤外加一道拍黄瓜,可谓是色香味俱全!隔着好几个院,都能闻到袁家的饭菜香。

能做出这样丰盛的菜,主要还是多亏了李村长送来的菜和肉,还有系统提供的菜谱和“五星大厨”的临时天赋。

其实袁建国自己也能做出一桌子菜,但袁奕那边不停地通过系统催促他,这才走了捷径。

被两个长辈教导学习,这画面实在是太诡异了!尤其是他们俩讨论的话题方向还不一样,这更加让袁奕左右为难。

陈冬梅三句话里,有两句话都在提大坝和河堤。

袁改明十个字里,有八个字都有生态和环境。

听得袁奕一个头,两个大……

幸好,到了饭桌上两个人都不再提这方面的话题,倒是评价起了袁建国做的菜,神经高度紧张的袁奕这才有了喘息的时间。

有了上次的教训,吃完饭后,袁建国不敢再跟他们客气了,“你们工作挺忙的吧,要不先去忙工作?奕丫头身子也恢复了,休息一会就得去学校跟知青们读书了。”

袁改明与陈冬梅下意识地看向了彼此,还是把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给咽了回去。

“那行,我下午还有个会,就先走了。”袁改明两手背在身后,淡淡地说道。

陈冬梅理了理头发,“我晚上也得赶去湘潭看看,也不多耽搁了。”

袁建国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院门,躬身道:“那你们慢走,路上小心!”

从袁家出来后,两个人并排走了许久,谁都没有先打开藏在肚子里的话匣子。

快走到村口时,袁改明终于忍不住了,问:“你是想让袁奕大学读水利水电专业吧。”

这不是疑问句,而是肯定句。

他可以确定,陈冬梅送书的目的,是希望袁奕能够报考水利水电专业,甚至报考她所任教的青华大学。

陈冬梅和袁改明的脾气一样,不喜欢那么多的弯弯绕绕。

既然他把话挑明了,陈冬梅也不遮掩,微微勾起唇角,回答了他的话:“你不也一样,想让她毕业后跟着你跑水路?”

袁奕是个什么样的苗子,两个人心知肚明。

村民夸她脑袋灵光,能画出蓄水池的设计;知青们夸她用功,几个月的时间就将小学到高中的知识融会贯通。

别的不说,就看她草稿纸上做过的那些练习题,没有一道是错的,就知道她并非村里的草鸡,而是会飞上梧桐树的金凤凰。

尽管高考还没开始,也能预料到袁奕的成绩绝对不会差。

“袁奕是个有天分的孩子,要是能好好培养,将来肯定是国家的栋梁,”陈冬梅叹了口气,从个人层面讲到了国家层面。

“现在水利部的情况你是知道的,能独当一面的工程师不多,若是能让袁奕好好攻读,再历练个几年,我敢保证,她绝对会是咱们国家最棒的水利工程师!”

同样是为国为家,袁改明跟陈冬梅想得一样,都想珍惜这个难得的好苗子,希望亲手为祖国培养出栋梁之才。

只是在发展的方向上,他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还是要有大局观才行,”袁改明没怎么把她的话听进去,反而试着把她策反,“袁奕的脑子灵光,知道因地制宜,要是能将她的大局观培养起来,利用好、保护好咱们国家的水资源,不也是好事一桩吗?”

陈冬梅:“但她明显更偏爱工程啊。”

袁改明摇摇头,“那是你看得不够透彻,她更擅长解决问题。”

“哦?你怎么知道?”

“你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

“你们聊得挺好,可有考虑过袁奕的想法吗?”

两人争论得热火朝天,忽然,被身后那个熟悉的声音打断。

是袁建国。

他手里拎着一只布口袋,里面装了些晒干的地瓜干,本想着拿给他们路上吃,不成想却听到了他们的这番对话。

袁建国最了解自己的闺女,也最心疼自己的闺女。

他们想的是怎样让袁奕成为振翅高飞的凤凰,但袁建国想的,却是女儿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展翅翱翔。

袁奕毕竟是他龙傲天的闺女,有出息那是一定的!这一点,他深信不疑。

听了袁建国的话,两人的心头莫名生出了几分惭愧。

他们的想法,都有些自私了……

袁改明:“我,我们只是希望袁奕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我女儿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袁建国打断了他的话,“但是她不只有这两条路可以走。”

“学医,她能拯救老百姓的性命;学技术,她能造出科技先进的产物;就算是学文学数学化学,将来为国拿个诺贝尔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袁建国语气坚定道:“我袁建国的闺女,不管干哪一行,都绝对是国家最有用的人才!用不着别人来替她选她要走的路。”

袁建国的一番话把他们怼得哑口无言。

仔细反思,这件事确实是自己太过专行独断。

他们只想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国献一份力,却忽视了袁奕的个人意愿。

毕竟是要坚持一辈子的事业,除了天赋,还要遵从自己的喜好才是。

见他们不说话,袁建国稍稍放缓了说话的态度,继续道:“爹,陈姨,你们可以给出你们的建议,但不要逼着她做选择好吗?她是我闺女,我希望她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按照你们的想法生活。”

袁改明细细品味着他的话,半分钟后,稍稍抬起了眉,说:“行,我知道了。袁奕未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由她,我绝不反对,如果她想走水利这条路,我也一定会大力支持。”

此刻,陈冬梅也站在了和袁改明相同的立场,“是啊,不管袁奕未来会选哪条路,我这儿的大门始终会向她敞开的。”

见他们肯放手,袁建国终于松了一口气。

把地瓜干交到他们手上时,脸上也绽出了笑意,“走吧!我送送你们,刚才只顾着聊袁奕的学习,咱们都还没好好聊一聊呢。”

“好!”

话说开了,三个人的脸上再没了阴云,有说有笑地走向村外,像极了温馨的一家三口……

送走了袁改明他们后,袁建国刚回到家就撞上了在院子里等候许久的袁奕。

袁奕两手背在身后,虽然不说话,但脸上的笑容藏也藏不住。

害,刚才跟袁改明他们说的话,八成是被她听到了。

袁建国刚关上门,袁奕就冲过来扑到了他的怀里。

“爹,谢谢你。”

袁奕紧紧地抱住了老爹的腰,感受着他身上父亲特有的温暖。

也只有在他的怀里,她才能肆无忌惮地撒娇。

“谢啥,你是我闺女,保护你是我应该做的。”摸着袁奕的头,袁建国也露出了欣慰的笑,“你放心,我都跟他们说过了,你要是考上大学了,想读啥专业都行,爹都依你。”

袁建国此生只有两个愿望,一是祖国强盛,二是女儿开心。

为了祖国和女儿,他什么都愿意去做。

听着老爹的话,袁奕的脑海里不经意间闪过了几张大坝和水库的图纸,是陈冬梅送的书里的插图。

那些线条、那些构造就是她最感兴趣的东西。

用这些设计来引导和控制水资源,让沿江沿河的居民能够安居乐业,不正是自己“驭水者”这个天赋的精髓所在吗?

袁奕慢慢地松开了手,一本正经道:“爹,我想学水利工程。”

作者有话要说:袁建国:做什么选择题?要做就做填空题,想写什么答案爹都支持你!

——

话说大家都是什么时候考虑报考的大学专业呢?

我先来!我高一就想学会计,因为《小时代》里面的顾里学的就是国际金融与会计(国际金融听着太高大上了,不敢学,怕学不会_(:3」∠)_)

感谢在2021-05-28

07:20:45~2021-05-30

11:06: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守夜人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2("和龙傲天一起建设祖国[快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