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我们才是最倒霉的人!(2 / 2)

加入书签

朱高煦听到这些话,也觉得自己有点鲁莽了,可心里还是不爽不舒服,忍不住抱怨道:“咱们哥三又没有犯什么事,凭什么不让我们回北平!”

“既来之则安之,竟然事已经发生,咱们就按照旨意来吧!”朱高炽语气带着无奈之意说道。

朱高煦一屁股坐在地上,神色带着羡慕之色道:“要是我跟妹夫一样染了风寒,肯定也不会来到南京!”

“什么叫因祸得福,这就叫因祸得福!”朱高燧不由感叹道。

朱高炽则是有些哭笑不得。

其实朱棣带着他们三个去南京奔丧的时候,也准备带上霍政一起去,毕竟霍政是洪武爷的孙女婿,也要去南京奔丧。

可好死不死的,霍政当天居然染了风寒,躺在床上不能下榻,无奈之下,朱棣只能带他们三个去,霍政则是留在北平治病。

当时他们三个还笑霍政太倒霉,什么时候染风寒不好,偏偏这个时候染上,失去一个去南京见识大场面的机会。

可没想到霍政因祸得福,躲过了被关在南京不能走的困境。

现在想起这件事,朱家三兄弟的心情甚是复杂,没想到最后他们才是最倒霉的人。

接下来的日子,朱家三兄弟和朱允炆的两个弟弟每日待在一起读书,除了朱高炽和朱高燧两人乐在其中,朱高煦别提有多憋屈,恨不得连夜逃回北平。

洪武三十年六月三十日!

这一天,朱允炆在百官的见证下,穿上玄黑色的龙纹冕服,戴上十二旒平顶冕冠,即位称帝!

与此同时、北平!

北平城北城区,有一座三面环山的寺庙,寺庙名字叫庆寿寺。

在庄严肃穆的大雄宝殿内,一位黑袍僧人跪于佛像前,双手合十,满目虔诚的诵读佛经。

而在黑袍僧人旁边,站着一位忧心忡忡的黑袍中年男子。

正是朱棣!

而那位黑袍僧人,则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黑袍宰相姚广孝。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与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洪武15年,被洪武爷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

姚广孝虽是朱棣的主要谋士,当平时并不常在一起,甚至一年到头,两人也见不到几次面,并且次次见面,都是朱棣来庆寿寺来见他。

姚广孝很神秘很低调,至少在外人看来是这样。

不知过了多久,姚广孝终于念完佛经,放下合十的双手,转头对着朱棣问道:“王爷来此,要解何忧?”

朱棣看了一眼大殿,确定无人偷听后,便叹了叹道:“刚才南京传来消息,本王的三个儿子被要求留在南京读书,看来本王这个侄儿,对本王还是没有放下戒备。”

就在刚才不久前,朱棣接到南京传来的消息,知晓了朱高煦三人被朱允炆留在南京读书的事。

ps;“求推荐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