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国子监“亚圣杀人”事件(2 / 2)

加入书签

这简直是侮辱先贤!

要知道,陈奋起可是“亚圣”,陵园中那些国老们,从小就是读着他的诗词文章长大的!

“其实最重要的,不是那些人,而是引诱他们堕落,以及庇护他们恶行之人。如果不将其揪出来,就算是以道长之能,想要迁陵怕是也……”说到这里,珍士候摇了摇头,没有再说。

虽然李诚免疫国老陵园的力量,但想要迁陵,显然也不行。

英灵们是真的生气了,怒火不消,迁陵之事就绝难成功。

“放心,贫道既然受丞相委托,接了这迁陵之事,就一定会管到底,会找老太傅纠察‘愤世会’之事。”李诚说:“不过,先贤那边能否沟通一二?若是他们能给出愤世会以及背后之人的身份,我们追查起来也会轻松很多。”

对此,珍士候摇头,说:“怕是难,先贤们正在气头上,连我都不理。”

“为何?”李诚疑惑。

“他们让我拿着太祖所赐的‘尚方宝剑’去斩人,这我能做吗?且不说千年岁月,尚方宝剑已无人认得,就算还认识,前朝的剑又怎么能斩本朝的官?”珍士候苦着脸说。

前朝,不光指上一个朝代,也指不同的皇帝时期。

比如现在,是瑞武帝时期,就叫武朝或是瑞武朝,而珍士候考功名的时期,则叫做“承帝朝”,不同时期哪怕年代相差不大,朝堂也会完全不同,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由此而来。

至于说,千年前的剑,斩现在的官,那无疑是扯淡了。

也难怪珍士候不愿意做,他又不是皇室的老祖宗,只是个臣子而已,跳出来砍人无疑会得罪圣上,以后还怎么在瑞国混?

再想安然隐居,怕是绝不可能了。

“好吧,那还是不打扰他们,咱们自己查。”李诚说。

有了目标,以丞相和老太傅的手段,查点事还不容易?或许那些人背后,有位高权重的保护伞,但无论多位高权重,国子监终究是在老太傅的掌管下。

谁能翻得起风浪?

之后,又跟珍士候聊了一会儿,知道了很多前朝秘闻,也知道了“九大洲”是泛指这一整个天下,实际上究竟是不是九个,又都在哪里,并没有人知道。

世界太辽阔,第三境修行者终其一生,也只能在瑞雪丰三国打转。

至于外面,传说奉天古国曾受过“东土大唐”册封,负责镇守“东胜神州”和“苍林妖洲”的交界处,但那是上万年前的事情,如今“大唐”是否还存在,都是个未知数。

有不少人甚至怀疑,所谓“天唐”只是幻想出来的一个国度。

“道长回去之后,可别说见过本侯。”临别时,珍士候说:“毕竟安居不易,我只想在这国老陵园里做个隐世的守墓人,有时间读读书,练练剑,就好了。”

李诚闻言点头,说:“放心,贫道不会跟旁人提起。”

返回幽京以后,他立刻找到老太傅,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除了“珍士候”的存在外,其它的都说了出来。

结果,老太傅一脸不信的摇头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国子监是老夫亲自掌管,里面入学的每一个贡生,都是老夫精挑细选的国之栋梁,怎么可能堕落到那种地步?”

对于“愤世会”的存在,他根本不相信,甚至怀疑李诚的消息来源。

“信与不信,一查便知。”李诚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