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 67 章(1 / 2)

加入书签

皇帝这两天算是龙心大悦,半百之年,突然掉下两个优秀大儿子,皆是龙姿凤章,仪表堂堂,搁谁家不高兴?

撇开双生子鬼胎的传闻,任谁看见两个一模一样的优秀儿子,都会从内心里感到上天眷顾和圆满,这是一般人没有的运气和福气,落在皇家了。

落在皇家,更需要小心的验证和推定。不能沈威和贵妃说双生子是皇子,就这么认下去。

对此,沈威还存了个大招,他直接把退休的老御医请出来佐证。

老御医过了二十年,白发稀疏,叩见陛下时,双膝都僵硬得跪不下去。

最有力的人证就是老御医,如今他年事已高,随时可能驾鹤西去或者变老糊涂,说话可靠性大打折扣,因此沈威也有点着急,不顾贵妃的意愿,早日把这件事拉出来解决。

“刘太医免礼赐座。”皇帝四平八稳道,“当初你给贵妃把脉,是什么脉象?”

刘太医在陛下几岁时就在宫里,跟了陛下四十年,君臣间的信任还是有的。

刘太医道:“当年贵妃怀孕五个月时,微臣就把出了双胎。但是贵妃祈求我……罪臣该死,请陛下责罚。”

刘太医是后宫御用的太医,他当年给许多妃子把过脉,也给许多妃子开过小产后的调离药。

他见多了,也知道这里面波云诡谲,当贵妃含泪请他保密时,刘御医心软了。他担心自己不稍微遮掩一下,最后陛下留不下几个子嗣。

后来直到他退休,都对沈磡沈璠的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以为沈威会一直瞒着,谁知到头来还是要揭开来。

揭开便揭开,刘太医不管沈威所图为何,他只知道,双生子确实是陛下的亲儿子,认回皇室理所应当。

皇帝摆摆手:“朕恕你无罪。”

他年轻时喜好专宠一人,明贵妃不争不抢,很难注意到她。以当年皇后的心性,得知是沈虞怀双胞胎,暗中下手除掉,再嫁祸给鬼胎克母,不无可能。

因此皇帝对于过去造的孽,都以一种宽容的心态看待,顺便宽容过去的自己。

沈璠细看跟他有几分像,皇帝心里有数,知道这是自己儿子没跑了。

他咂摸了下嘴,难怪沈磡做的饭菜他特别喜欢,原来是父子两刻在血脉里的口味相似。

皇帝:“王福,你去找钦天监,挑个合适的日子。”

沈威心里一喜,自己徐徐谋划了二十年的事,成了!

“你们都退下,贵妃留下陪朕说说话。”

“臣告退。”沈威后退两步,转身大步走出宫殿。是时候加派人手寻找沈磡夫夫了,他要他们这辈子回不了京!

沈磡和顾长衣超出了他的掌控,沈威一点都不希望他们在这关键时刻掺和。

明贵妃看着沈威的背影,目光闪过担忧。

“贵妃。”皇帝叫了一声。

“嗯?陛下有何要问?”

皇帝无论成功与否,当久了眉宇间都有股上位者的威严。

当今圣上连续被两个外戚把持过朝政,还能稳稳当当运行至此,很难说没有城府。

他叹道:“当年皇爷爷的元后一尸三命,他悲痛过度,三年不曾踏足后宫。举朝上下都怕了怀双胎。贵妃,你受苦了。”

明贵妃垂眸:“璠儿磡儿能平安长大,臣妾不敢说受苦。”

皇帝:“老大呢?怎么不见你和沈威提及?他虽然脑子笨,朕也挺喜欢他,改日叫他进宫。”

明贵妃闻言,眼里的水光一闪而过,声音颤抖:“陛下,我们的磡儿,他、他治好了,他不傻了。”

皇帝眸色一深:“你说真的?”

明贵妃:“臣妾不敢欺君。陛下还记得老大的媳妇,顾长衣么,就是他通过欧阳轩找了一名神医,治好了磡儿。”

“那他现在呢?”

明贵妃:“长衣说,磡儿五岁起便因病困在京城,要带他出去开开眼界,走了有三个月了。”

“她倒是不错,之前帮王琎送证据的也是她吧,有胆有识有主见,适合磡儿。沈威找的儿媳都不错。”

明贵妃笑了笑,这也是她以为觉得兄长不偏心的地方,按照两兄弟的性格找适合他们的妻子。

皇帝兴致勃勃,他之前对侯府小辈的了解不多,“那他们媳妇有孩子了么?”

皇帝现在挺羡慕普通人家的天伦之乐,沈璠成亲时,他在侯府吃沈磡做的饭,就有这种感觉。

明贵妃:“都成亲不到半年,还早着。”

皇帝随口道:“老二成亲朕去了,老大却没人邀请朕,也是憾事。”

贵妃眼皮一跳,不知道圣上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沈威一碗水端不平,自己的孩子倒也算家事,但若是皇子,就免不得圣上有意见。

“行了,你也去歇息,朕不留你了。”

皇帝摆摆手,等贵妃退下后,拿起桌上的两份策论:“王福,二皇子书读得怎么样了?”

王福欠身,尴尬道:“老奴不识几个字,不敢轻易评判。”

皇帝气得把手里的两份策论搁下:“这两份,一份是璠儿写的,一份是怀瓒写的,简直是云泥之别!都是老二,朕亲自养的孩子,居然还不如沈威替朕养的。”

“陛下息怒。”王福绞尽脑汁,“人各有长,二皇子是您看着长大的,也差不了。”

皇帝胸膛起伏了下,道:“罢了,他资质平庸,朕早就知道了。”

他不过是有点不甘心,他剩下这几个儿子里,大皇子赵怀琼脑子不行,绝对是昏君材质,赵怀瓒平庸,沈磡傻了十几年自不必说,沈璠一下子脱颖而出。

要保江山传承,自然择优立太子,但是他若是立了沈璠为太子……

皇帝眸子眯了眯,在太子心中,他究竟认为谁才是他父亲呢?

皇子取名都带“玉”字旁,意为美玉,沈威给沈璠也取了“美玉”为名,可谓用心良苦。

退一步说,沈璠当了皇帝,沈家的势力未免太大了。

他在位建树不多,若是有什么要写在遗诏上的,必然是要后代吸取教训,谨记防止外戚专权。

王福道:“陛下正直壮年,何须忧心,尽管看五皇子的表现便是。”

按照皇家排行,沈璠在第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