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 81 章(2 / 2)

加入书签

“妾可没这么想,这是圣人说的。”朱贵妃染了丹蔻的纤细长指翻动着账簿,视线压根就没挪动半分,容色是显而易见的冷淡。

她正忙着,且面沉如水,心情正是不好的时候,徐遂不敢再招惹她,便在旁边坐了下来,陪她看着账簿。

等过了半晌将账簿看完后,似是想起了什么一般,她忽而捏了捏眉心,温声道:“前些日子阿吴同我说,给四郎挑了一个孺人和一个媵人,似乎快要进府了。圣人瞧着,这聘财还是依照着大郎纳林孺人的时候给?”四皇子在楚王纳妃后和底下几个皇子一块封了王,他被封为了晋王。

此等宫务徐遂是一向不管的,无论从前是何身份的时候,他都是将一应内务放在朱贵妃手上。这么多年过去了,从未出过什么差错。

听到这,徐遂还以为朱贵妃是火气已经消了,便笑着说:“你来定夺就行,两个媵妾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说完这句话,他顿了一瞬,下意识望向朱贵妃。

一时情急,竟忘了些东西。

但朱贵妃却丝毫不受影响一般,将账簿往徐遂面前一摊,温声道:“圣人,宫里这个月事多。二郎纳妃,四郎他们封王。这开销,已经是上个月的两三倍了,上月宫里进了几个新人都没多多少。”

“是很有些多了。”徐遂一目十行的扫了过去,眉头渐渐的拧了起来。

朱贵妃轻应了一声,随后说:“大郎纳林孺人的时候,宫里钱财宽裕,阿吴又补贴了不少,故而给的聘财多。可如今哪里都等着要用钱,妾也不是要省这点钱,就怕太过张扬了,四郎也到了要入仕的时候,被那些人给参上一本。”

“先受些委屈,等她们嫁进来了,妾再让阿吴私下里补贴一番,岂不是更好?”

河西战事正是吃紧的时候,涿郡那边高句丽亦是虎视眈眈,万万不敢松懈。无论是养着那么多将士,还是制造兵器、盔甲、粮草,又或是修补城池、给阵亡将士家里的补贴和安葬费,都是大笔大笔的开销。

四皇子若是这个时候纳妾花销太大,甫一入仕就被盯上,那就不好了。

徐遂望着朱贵妃的眸光愈加温和,柔声道:“朕都还没想到这一节,这些年,实在是辛苦你了。既如此,也不必从公中出聘财了,朕和她一人贴补一些即可。你去告诉阿吴一声,别给我闹什么幺蛾子出来,千万不许宴饮。”

朱贵妃翘了翘唇角,她要是直接压这笔钱,吴昭仪肯定要闹一场,虽说肯定闹不赢,但却够恶心人的。还不如跟皇帝说一声,让他去做这个恶人,且皇帝比她还狠,直接让公中不必出聘礼。

她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垂首浅笑:“这有什么辛苦的,哪家妇人不要做这些事?圣人处理朝政,日理万机,才叫辛苦呢。”要是不管理宫务,她才更辛苦。

现在她还能不高兴了,随意将吴昭仪等人搓扁揉圆,要是连理六宫事的权力都没,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徐遂之所以一回宫就过来看她,就是担心徐晏走了她心情不好,此刻见她面上带笑,一派轻松闲适模样,便将心放回了肚子里。

俩人又说了一会话,徐遂用过晚膳后本想着留下来陪她,却传来吴昭仪晕了过去的消息。夜色已经深了,但顾及着越王今日刚刚出门,还是往她的住处而去,朱贵妃也跟在了他身后一块过去。

顾令颜一整日都没曾出门,上午的时候在院子里逗弄几个侄儿外甥,等到用过了午膳,城阳郡公家的人却登了门。

城阳郡公家和杜夫人一样,出身京兆杜氏,只是京兆杜氏和顾家一样绵延多年分支众多,两家并非一房的人,还隔得稍有些远。杜夫人未出阁前很少有什么来往,无非就是年节时见上一面罢了。

还是因顾审年轻时和老城阳郡公官场上的交情,俩家才开始交往频繁起来。因着同宗的缘故,后来虽不在一处为官,但也没断了来往。

今日是郡太夫人亲自带着儿媳登门,说是来找杜夫人闲话的。

杜夫人先前并未给她提起过这件事,直到被叫过去的时候,顾令颜才知道今日会有旁人登门。这断日子因着河西战败、圣人大怒的缘故,顾家一众人都是闭门不出的,生怕太过招眼,被有心人添油加醋传到圣人那去。

虽说这可能性不太大,但顾审向来是个小心的人,否则为官多年,他这么大的脾气哪能活到今天。

打扮好了从青梧院出去后,她一路沿着池边的回廊走到了正院。

仆妇等人远远地瞧见她来了,掀开帘子急忙将她给迎了进去,顾令颜先给杜夫人行过礼,而后又一一给城阳太夫人等人见礼。

她还没行完礼,便听城阳太夫人朗声笑道:“几个月没见,颜颜这孩子愈发招人疼爱了。”

顾令颜微仰首,她本以为来人只有城阳太夫人几个,等抬起眼眸才发现,城阳郡公夫人身后还站着一个着了身团鹤纹青色圆领袍的青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