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嗑cp第一百零四天(1 / 2)

加入书签

大安朝,皇宫。

当朝皇后的寝殿内,宫人们来来回回进出,神色紧张,寝殿外大安朝的皇帝焦急地踱着步,不停地往寝殿内张望。

半响后,寝殿内传出一声婴儿的啼哭,一宫人从殿内跑了出来,直接跪在地上回话。

“回禀皇上,皇后娘娘诞下一位公主,母子平安。”

闻言,皇帝神色一松,“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正在此时,旁边的大太监突然指着皇宫上方,激动地说道:“皇上,您、您快看,是祥云异象,公主出生时,天降祥瑞啊。”

紧接着,一众宫人和侍卫齐齐跪地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元庆帝闻声望去,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闪过一抹狂喜,“来人,快去寻国师过来。”

大安朝215年,元庆帝的长公主出生。

传闻长公主出生当日天降七彩祥云,连闭关多年的国师都惊动了,出关后亲自为其卜卦,取名单字蓝。

大安朝国姓薛,长公主即名为薛蓝,封号为安国公主。

此封号一出,大安朝上下一片哗然。

长公主是元庆帝第一个子嗣,又是正宫所出,本就身份尊贵,现在又得了这么一个举足轻重的封号,可见元庆帝对这个女儿的喜爱程度。

公主百日宴这天,整个大安朝的皇宫都张灯结彩,热闹非常。

皇后的宫殿内,一波又一波的朝臣家眷前来恭贺,将军府时家女眷也带着府上的孩子过来请安。

时家来的是老太君和时家二夫人,身边带着家中几房的嫡子嫡女,待他们请安行完礼后,皇后亲自将时家老太君扶了起来。

将军府时家的成年男子常年驻扎边境,守护着大安朝的安危,他们的家眷在皇城了自然是受皇室善待的。

一群人寒暄一番后,便去了旁边的侧殿看长公主,此时公主恰巧醒着,在宫人的逗趣下,乐得不行。

时老夫人笑道:“听公主这笑声,一听就是有福气的啊。”

皇后娘娘一脸笑意,“这丫头就喜欢笑,稍稍逗逗就乐得不行。”

时老夫人和时家二夫人又顺势接了几句,但无疑都是夸赞之词,皇后娘娘也听得开心。

几人很快来到偏殿的卧房内,宫人见状把公主从摇篮床上抱了起来,轻轻递给了皇后。

小公主白白胖胖的,被皇后娘娘抱着也不哭不闹,似是突然看到屋子里这么多人,有点好奇,两只大眼睛瞪的忽闪忽闪。

皇后冲着时老夫人身后的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唤道:“挚儿,快来看看妹妹。”

闻言,时老夫人连忙说道:“娘娘,这万万不可啊,公主身份尊贵,这声妹妹可当不起。”

皇后却不以为然道:“时老夫人严重了,本宫在闺中之时便与柔儿交好,挚儿这声妹妹完全当得起。”

皇后口中挚儿正是时家长房嫡孙,时挚。

时挚的父亲是将军府时家长子,在六年前战死沙场,当时时挚的娘亲,也就是皇后刚刚提到的闺中密友柔儿,听到这一噩耗后,经受不住打击早产了。

当时生下的孩子就是时挚,只是在孩子生下后,时挚的娘亲也没撑住,去了,只留下了这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

时老夫人似是也想起了大儿媳,眼底闪过一抹哀伤,不过也没再拦着孙子,“挚儿,去吧,小心着些,公主还小。”

时挚俯身作揖道:“祖母,孙儿知晓。”

原本被皇后抱着已经开始打哈欠的小公主,突然看到走到面前的小男孩,连哈欠也不打了,就这么直勾勾地看着人家。

时挚怔怔地看着粉雕玉琢的小婴儿,一大一小的娃娃就这么大眼瞪小眼地看着,惹得一旁的大人笑了起来。

谁知就在这时,小公主突然不老实了起来,瞪着她的小短腿扑腾了几下,伸着手朝着时挚‘呀呀呀’的叫了起来。

一旁的宫人见状,怕皇后娘娘抱不稳,连忙上前扶了一把。

“娘娘,你身子还有些弱,还是奴婢来抱公主吧。”

皇后娘娘顺势把公主递给了宫人,笑着说道:“没想到小小人儿劲还挺大,别说,她一扑腾起来我还真抱不住。”

时老夫人也笑道:“有劲好啊,这说明公主身子骨结实,以后自然也会无病无灾地长大。”

皇后娘娘:“是啊,我对蓝儿也没什么太大的要求,健健康康的就好。”

宫人接过小公主后,自然按照小人儿的意愿,把她抱在了时挚小公子的面前。

两个小人儿这下子就离的更近了,众人原本都以为小公主是想和时挚玩,但谁知她突然伸手,一把抓住脖子上的红绳。

“哎呦,这丫头要干嘛。”

见状,皇后连忙去掰小公主的手,当把她手里的红绳掰开时,时挚脖子上小金锁也被扯出来了。

只是,皇后刚把红绳从小公主手里拿出去,原本乖巧的小人儿瞬间哭闹了起来。

就在皇后准备让宫人把公主抱下去哄时,旁边的小公子却把脖子上的金锁摘了下来,递到了小公主面前。

“若娘娘不嫌弃,这金锁便送给公主了。”

皇后连忙说道:“不可,挚儿,这是你娘留给你的东西,怎么随便送给别人,快快装好。”

奈何她话刚说完,小公主再次抓住了红绳,然后瞬间就收住了哭声。

也就在这时,众人才发现这小人儿光打雷不下雨,哭闹声这么大,却连一滴眼泪都没留。

得偿所愿的小公主,一手抓着脖子上的金锁,另一只小手紧紧地拽着时挚的手指不放。

“这小丫头,才多大点就和大人耍心眼了。”皇后颇有些无奈道。

说着就要再次从小公主手里把东西拿出来,却被一旁的时老夫人拦了下来,说是既然两个孩子一个愿意给,一个愿意要,也是份心意。

皇后看女儿紧握的小拳头,无奈也只能作罢。

“挚儿,不要一口娘娘的叫了,唤我婉姨即可,还有妹妹小名叫蓝儿,你可以唤她蓝儿妹妹。”皇后说道。

小男孩看向时老夫人,时老夫人微微颔首,一向不苟言笑的孙子竟然笑了,看样子是挺高兴的。

时挚脸上的笑又深了几分,眼睛亮如星辰,“嗯,婉姨,蓝儿妹妹。”

晚膳后,元庆帝来到皇后的宫殿,刚进门便看到她在哄女儿,眉眼间立马柔和了不少。

他顺手从皇后手里接过女儿,逗起了怀里的小人儿,看到她脖子上的金锁便顺口问了一句。

皇后也没隐瞒,便将时家今日过来之事大概说了说,至于他们宝贝闺女抓着人家金锁不放手还假哭之事则是详细描述了一番。

元庆帝听完也哭笑不得,不过随即想到什么,叹了口气道,“时家是我大安朝的功臣,满门忠烈,时挚那孩子也是可怜,既然蓝儿喜欢他,以后皇后便多召他进宫吧。”

皇后满口应了下来,她自然知道这是元庆帝有意补偿时挚这孩子,毕竟一个时常出入皇宫的孩子,即便是父母双亡,别人也是不敢怠慢了的。

——

自从大安朝的长公主出生后,皇宫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长公主慢慢长大,从牙牙学语的小娃娃,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眼瞧着就要过十岁生辰了,仍然是帝后宠爱最宠爱的女儿,名副其实的掌上明珠。

按大安朝的惯例,女子十五岁及笄,一般在及笄之后一年左右即可出嫁,所以,像大多皇室贵族、功勋世家很早便会为家里的孩子暗地里寻摸同龄成婚对象,只待孩子成年便可商量成亲事宜。

不过,却鲜少有谁敢打公主的主意,因为满朝文武皆知,长公主打小便有个青梅竹马。

两人自幼相识,关系一向亲昵,而这位青梅竹马也被众人认为未来驸马的唯一人选。

而此人正是将军府的嫡长孙,时挚,时公子。

时公子现年十六,在一众世家子弟中,文才武略皆十分出众,长相更是极其俊美,让大安朝皇都很多妙龄少女对其春心芳动。

家世好,相貌好,贵在人品也优,这样的少年,自然是许多世家大族的择婿的标准,但众人也知道,时挚是他们不能妄想的,毕竟他可是帝后默认的女婿。

而且,时挚本人也不近女色,性子冷淡,对谁都冷冰冰的,除了时常跟在他身边的一个小姑娘,小姑娘性子活泼,顺带着他也被带着有了几分人气。

这个小姑娘正是大安朝的长公主,薛蓝。

这天是薛蓝的十岁生日,她参加完宫宴后,便匆匆地赶到前朝与后宫交界的观景亭。

观景亭坐落在高处,小姑娘提着裙摆兴冲冲爬了上来,而亭子里已有人,一位白衣翩翩的俊朗少年。

看到白衣少年后,小姑娘眉眼弯弯,“挚哥哥,今天是蓝儿生辰,你帮我准备了什么礼物呀?”

这位白衣少年正是时挚,薛蓝生辰的宫宴他自是也参加了的,只是,两人在宴席上却未能多说些话,所以,薛蓝便让身边的宫人给他传了个口信,来这里等着。

时挚笑得温文尔雅,“刚刚在大殿不是送过了,公主没瞧见?”

薛蓝撅着小嘴,不满道:“我说的不是时家的礼,要挚哥哥送的礼物。”

时挚也不逗她了,笑着拿出一个小盒子递了过去。

薛蓝面上一喜,连忙接了过来,欣喜地打开了,“哇,是小兔子!”

盒子里俨然放着一个白玉雕成兔子吊坠,兔子活灵活现,看着非常讨喜。

时挚轻笑道:“这是我亲手雕刻的,手艺不是很好,希望蓝儿不要嫌弃。”

一听是时挚亲手雕刻的,小姑娘先是一愣,然后更加爱不释手了。

“挚哥哥你竟然还是雕刻,真是太厉害了,怪不得父皇母后每次都对你赞不绝口呢。”

时挚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

生辰礼送出后,两人也没着急离开,而是在观景亭里坐了下来,两人闲聊了起来。

过了半响,时挚迟疑了一瞬,说道:“蓝儿,我有事想要和你说。”

薛蓝握着玉兔正在把玩,没太在意地接道:“挚哥哥要和我说什么啊,你说吧,蓝儿听着呢。”

时挚微微颔首,说道:“蓝儿,前几日叔父来信,说是想让我去军中历练。”

薛蓝顺口问道:“哦,是要去城郊大营历练?”

时挚顿了一下,回道:“不是,是要去边境军中。”

小姑娘一愣,猛得抬起来,“去边境?这么远,那不是好久都不能回来一次!”

时挚点了点头,一去边境,短则一两年,长则五六年也是有的。

薛蓝小脸直接皱成一团,“一定要去吗,城郊的兵营不也是可以历练吗?”

时挚静静地看着小姑娘,说道:“蓝儿,时家的男儿都是要去边境军队历练一番的,这是祖上的规矩,不能破。”

时家是将门世家,家中男儿一般满十二岁即会被送往军队历练,时挚现已十六了,已经算是晚的了。

薛蓝虽贵为公主,但向来也不是刁蛮之人,一听是时家的规矩只是不好再说什么。

只是,知道归知道,但一想到时挚就要去边境,小姑娘低垂着脑袋,闷闷不乐了起来。

“你什么时候走?”薛蓝问。

时挚回道:“叔父的亲兵已经到皇都了,三日后出发回边境。”

听到这话,薛蓝更加沮丧了,“这么快啊。”

时挚叹了口气,轻拍了拍她的发顶,道:“我会经常给你写信的。”

薛蓝轻“嗯”了声,闷声道:“可是,我还是舍不得挚哥哥。”

时挚眼底也划过一抹不舍,小姑娘是他看着长大的,他也舍不得她。

“庄子上的红果熟了,明天要不要去庄子上玩?”时挚提议道。

果然,听到这话薛蓝眼睛一亮,“红果熟了!好啊好啊,我要去亲眼看看它长得怎么样了。”

他们口中的红果就是从藩国引来番茄,薛蓝打小就喜欢折腾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大安朝派出去的使者带回了些番茄种子,她便拉着时挚找个庄子种了起来。

不过,薛蓝却习惯喊它红果,时挚便也跟着这么喊了。

似是想到什么,薛蓝突然说道:“明日我们偷偷去,千万不能让临儿知道,那小家伙现在就是小跟屁虫,被他知道了肯定是要闹着跟着的。”

薛蓝提到的临儿,正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今年刚满三岁,小家伙平时特别喜欢黏着她这个嫡姐,说是小跟屁虫一点也不为过。

她平日里虽然也宠着这个弟弟,但若是出宫却也是万万不能带着他的,毕竟小家伙可是当朝太子,要是出宫那阵仗定是小不了的。

说着说着,薛蓝便又开始盘算着明日要带些什么东西,什么时候出发的事了,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

时挚忍不住轻笑出声,果然还是小姑娘啊,这么好哄。

三日后,到了时挚离开皇都的日子,薛蓝来到皇城外去送他。

大安朝民风开放,并不会要求女子不能抛头露面,薛蓝并未大张旗鼓,她跟在时家众人一起,周围来往的百姓,也并没有认出她来。

送行完,薛蓝和时家的众人告别后,便带着宫人回了皇宫。

回到宫中后,她先去了皇后的正宫,正好她父皇和弟弟都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