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 38 章(1 / 2)

加入书签

长孙无忌要说有什么谋朝篡位的心思,那是没有的,真当老李家是吃素的。当年杨坚能代周,是因为宇文家内耗严重,宗室无人,至于隋朝那会儿的宇文家,其实是赐姓,跟北周皇族并无真正意义上的血缘关系。但是老李家还是人丁很兴旺的,哪怕因为各种造反,已经砍掉不少了,但是无论是李渊还是李世民都很能生,最重要的是,许多都有一颗不甘寂寞的心。信不信长孙无忌前脚篡位,后脚一群姓李的就跳出来起兵勤王?

长孙无忌就想做一个权倾朝野的权臣,他自觉自己对李治上位劳苦功高,别的不说,李治要不是长孙皇后的儿子,皇位能轮得到他?另外就是,都已经永徽五年了,长孙无忌还把李治当做当年那个一直以来成长在两个出色兄长阴影下的少年,问题是,就算李治原本仅仅是中人之资,但是坐在皇位上这么多年,耳濡目染,对于许多事情也都有自己的想法了,何况,李治从来不是什么庸碌的人。

长孙无忌就希望李治只听自己的,但是自从李恪被赐死之后,李治就开始对其他那些勋臣表达了亲近的意思,李绩就是标杆,李治又是赏赐财物,又是恩荫子弟,然后又给李绩加封,长孙无忌心里没想法才怪。只是,李绩是个滑不留手的,这位素来谨慎,从来不肯落下半点把柄。何况,自从李靖他们陆续过世之后,李绩在军中的威望就越来越高,如今一些崭露头角的将领,算起来也是李绩的门生,都是当年跟着李绩打过高句丽的。长孙无忌要是也如同对待李恪那边炮制什么谋反之类的证据,到时候军方真是要翻天了。

如今李治跑到骊山行宫,除了正常处理朝堂事务,居然也就是见了李绩与程知节,这让长孙无忌生出了一些危机感。

瞧着长孙无忌在那里长吁短叹,前几日就回京述职的长孙冲不免问道:“父亲这般忧虑,是为何事?”

长孙无忌轻哼了一声,说道:“圣人只怕跟为父气呢,他也不想想,皇后是能随便废的吗?那是王氏女,身后算起来起码牵扯到四五个世家,若是废了皇后,世家那边还不知道要如何反应呢!结果他竟是不识好人心,反倒是亲近那些老匹夫!”

长孙冲皱了皱眉,说道:“皇后一直不得圣心,世家也不是仅仅又是一个选择,王氏不行,还有其他的呢,父亲何苦在这等事情上与圣人为难!”

长孙无忌冷哼了一声,说道:“圣人要是还愿意再选一个世家女,那为父有什么好反对的,问题是,他要的不是什么世家女,他想要封的是那个武氏!”一说到武昭仪,长孙无忌简直是如鲠在喉,在长孙无忌看来,这位的存在就是李治的一个污点,天底下那么多女人,你要谁不好,居然选自个老子的女人!选了也就是了,你低调一点,给人改换个身份便是,结果呢,不光是将人封了昭仪,还找了个加封故去功臣的借口,又封了武士彟。有你这么做事的吗?这下天下人都知道你们老李家不讲究了!

长孙冲也有些哑然,这事的确是叫人觉得尴尬,难怪自家父亲不肯了!不过,长孙冲还是劝道:“父亲,圣人毕竟是九五之尊,父亲就算是为了圣人好,也别总是跟圣人唱反调!”

长孙无忌见儿子这般,愈发吹胡子瞪眼起来:“雉奴就算是皇帝,那也是我亲外甥,我都是为了他好!”长孙无忌说得连自己都信了,而长孙冲想到之前铁料的事情,心中就是有些忧虑,自个父亲愈发刚愎,听不进劝,别的事情也就罢了,之前父亲为了自家的利益,囤积居奇,在圣人那边失了圣心,偏偏父亲还不肯反省,仗着自个的身份,硬是叫兵部将自家的铁料给原价买了下来。圣人固然之前什么也没说,但是心里头能没有想法?别说什么圣心宽广之类的话,老李家三代人就没一个心胸宽宏的。先帝当年那般忍着魏征呢,最后不还是将恶气都出了吗?

见长孙冲的神色,长孙无忌顿时便有些不耐起来:“你那点心眼倒是跟你耶耶我使起来了,老夫做事,自有老夫的道理,用不着你规劝!行了,时候不早了,你也回去歇着吧!”

撵走了长孙冲,长孙无忌便琢磨着回头找褚遂良他们商议一番,总得叫李治知道,没了他们这些老臣做定海神针,这朝堂李治你个小年轻是玩不转的。

长孙无忌就算是有什么打算,年前大概率也是不会实施的,毕竟,大家都等着放假过年了,谁也不乐意在这个时候搞出点幺蛾子来回头大家一起来加班。

李悦原本觉得自己只要老老实实赚钱就可以了,长安这边的风风雨雨跟他没什么关系,因此,在与李绩和程知节搭上关系之后,李悦老老实实回了自个王府,不是不想继续留在骊山泡温泉,实在是他其实也是有着自己的社交活动的。其他人他可以拒绝,但是起码高阳公主和新城公主那边,他是拒绝不了的。

长孙家之前玩了那么一出,新城公主其实有些尴尬。长孙诠对新城公主其实很好,她嫁过去之后,一切都很顺心,如果仅仅是作为一个妻子,那么新城公主自然是幸福的,但是,她却是一个公主,公主总是不免要具备一定的政治意义。长孙家刚开始搞事的时候,新城公主其实并不清楚,她又不在乎什么钱财,她出嫁的时候嫁妆丰厚还要多过当年的长乐公主,毕竟,长乐公主出嫁的时候有个魏征故意跟李世民对着干,李世民又是个要脸面的,心里再不爽也只能忍着。而新城公主因为婚姻不顺的缘故,李治对她那叫一个慷慨大方,最重要的是,如今皇家有钱,因此,新城公主绝对是个小富婆。长孙诠自个有官职,长孙家赖以为根基的产业,长孙诠其实也没真正沾手,无非就是每年能够从族中得到一定的收益,至于怎么操作,他是不清楚的。

新城公主一直到都快尘埃落定了,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她也是没办法,总不能跑去质问长孙无忌!她也知道,这事一出,自个兄长对长孙家肯定有看法,偏偏她什么也做不了,甚至都羞于进宫为长孙家转圜。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了,新城公主也只好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

而这件事里头,李悦绝对是个关键人物,要不是他的宁王,长孙家恨不得直接将他的冶铁秘法给夺过来,也有人暗中怨恨,要不是宁王搞出这一出,长孙家这次绝对能大赚一笔。新城公主倒是没这种想法,她就是单纯觉得自家弟弟的确是非常能干,也欣慰于李悦有了自己的立身之本。因此,听说李悦返回长安之后,特意给李悦送去了自己亲手写的帖子,邀请李悦来参加自己举办的宴会。

就算不提新城公主曾经给李悦的单纯善意,以她本身的身份,也没几个人能拒绝得了她。因此,接到帖子之后,李悦便命人准备了起来。

新城公主举办的宴会并不在长孙诠的府上,而是在新城公主自个的园子里。距离宁王府也不算非常远,李悦自觉自己到得已经挺早,到了之后才发现,许多人到得更早。

李悦自然而然地被引到了宗室那一波人里头,才到了那边,就听到有人玩笑起来:“财神来了,快点来沾点财气!”

说话的是房陵公主,她算起来是皇姑了,前些日子刚刚改嫁贺兰僧伽。她在一众公主里头名声可不小,当然不是什么好名声。房陵公主初嫁窦奉节,那是窦皇后的娘家人,她能嫁给窦家,可见她挺受宠,但是没过几年就和离了,因为她跟自个外甥杨豫之偷情被抓了个正着。换做个人,摊上这样的公主做妻子,多半也只能忍了,但是窦家也是皇亲国戚,窦奉节自然不肯忍,最终两人和离。和离之后,房陵公主也没消停到哪儿去,一直暗中养着几个美少年做面首。李治看不下去,她便挑了个老实人嫁了。贺兰僧伽祖上也是阔过的,但是到了他这一辈,也就只是个小官而已,他自然是管不了房陵公主的,两人成婚之后,干脆就各玩各的,房陵公主跟自个的面首厮混,他就跟自个那些小妾厮混,大家谁也碍不着谁!

房陵公主在外名声不好,自个却是一点也不在意,反而劝其他那些姐妹,一辈子就这么长,夫妻感情好也就罢了,若是原本就不好,何必要苛刻自己,让自己为难呢?不管怎么说,在一众公主里头,房陵公主其实人缘还算是不错,这会儿她一开口,其他人都是掩口轻笑起来,还有的也在一边起哄:“可不是嘛,有个财神在,以后咱们姐妹的脂粉钱可就指望你了!”

李悦顿时有些狼狈起来,这些姐姐姑母的,他都未必认得全,如今被这般调笑,顿时就有些尴尬起来,高阳公主这会儿正好从外面进来,听得里面的动静,不由冷哼了一声,说道:“一个个倒是想得挺美,轻轻巧巧几句话,就想要十五郎给你们白卖命,这么好的事情,怎么不带带我呢!”

高阳公主以前的时候,脾气其实没有这般火爆,但是之前那一场流言之后,她脾气就变得近乎彪悍起来,横竖在那些人嘴里,自己早就没什么好名声了,既然如此,干嘛太要脸面呢!这会儿高阳公主这般一说,有几个脸皮薄的不免有些讪讪,倒是房陵公主却是一点也不在意,高阳公主的事情只能说是莫须有,房陵公主是被前夫当场抓了个正着的,她要是脸皮薄一点,早就活不下去了。因此,房陵公主笑吟吟地说道:“咱们也不是空口白牙啊,咱们好歹也是公主,手里头也有些浮财,十五郎要是有什么需要,也可以尽管说嘛!”

也别怪房陵公主脸皮厚,作为公主,也不是每个公主都有钱,房陵公主虽说之前还加封了长公主,那是李治因为巴陵公主的事情,要安抚自个那些姑母。但是李渊女儿多了去了,尤其是他做太上皇那几年,困守垂拱殿,不跟年轻美貌的嫔妃生孩子还能干嘛?她在里面又不特殊,就算宫里头有什么赏赐,她跟其他姐妹也没什么差别,但她花销其实挺大。她养着好几个面首,这都是要花钱的,要不然,人家美貌伶俐的小郎君,干什么要围着你转,天天奉承你?最重要的是,房陵公主已经不年轻了,为了保持自己的美貌,她得花费更多的精力才行。

这也是这些贵妇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她们的聚会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放在交流各种保养品化妆品上头。而这些,代表的就是流水一般的钱财。房龄公主如今瞧着那些鲜嫩的美少年,愈发觉得自己韶华不再,自然更想挽留自己的青春美貌,现在的问题就是没钱,这也是为什么李悦一出现,房龄公主就打他主意的缘故。

李悦对于这些公主的情况不了解,高阳公主却是门清。尤其是姑母一辈的那些公主,过得都不是很得意,她们当年出嫁,许多嫁的还是李渊的老臣,甚至还有的是前隋时候的臣子,或者说是前隋时候李家的那些亲戚故旧,虽说在改朝换代的时候也立过功,但是顶多就是锦上添花,少有做到雪中送炭的,李渊倒是惦记旧情,李世民自个的心腹部下那么多,也没必要惦记那些老亲,尤其,这些老亲当年说不得还是站在李建成那边的,因此在贞观朝其实并不是很吃香。像是那等真正有实权的,就算是尚主,尚的也是李世民的亲闺女,再不济也得是李孝恭等实权宗室家的女儿,太上皇的女儿在贞观朝可没那么值钱。而到了永徽朝,就更贬值了,李治自个有姐妹,有女儿,哪有那许多功夫去关照那些根本不熟悉的姑母!她们的夫家在朝堂上没有多少影响力,尤其是几个后来再嫁的,往往还不如之前。皇帝也是势利眼,本来跟你感情上就不亲近,你的夫家在朝堂上也不能给他多少支持,那他能对你有多少重视呢!

高阳公主的人设从来不是老好人,所以,也别指望她对这些姑母有多客气,她挑了挑眉毛,摆出了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说道:“得啦,你们在外面说说也就是了,如今都是自家人,谁还不知道谁啊!”说着,眉眼里天然就露出一股子蔑视来。

房陵公主顿时不乐意了:“高阳,我可没得罪过你吧!”

高阳公主半点退步的意思都没有,直接针锋相对上了。她也不是真的没事找事来争这么一口闲气,她就是想要在李悦这边卖个好。其他人对于李悦的本事不过是道听途说,而高阳几乎是亲眼见证的。之前不管是改良的造纸术还是印刷术,房家能几代人受益,高阳公主是真的承了李悦的情,之后李悦让房遗则做长史,房遗则在宁州那边干得有声有色,房家不光跟着赚了钱,与房遗则而言也是一份资历,有着这份资历在,有了合适的机会,房遗则外放做一州刺史那是绰绰有余。高阳公主如今眼界也高起来了,赚钱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增加自家的影响力。她如今是尝到了滋味,之前李治刚登基那会儿,因为她跟李治关系不够亲密,以至于那时候高阳公主和房家也说不上话,等到为着印刷术的事情,他们两口子彻底站在了李治这一边,李治也是厚道的,一直力挺他们,逢年过节厚赐不断,在一众公主之中,更是除了新城公主就要轮到她。而高阳公主也明白自家之前的功劳是怎么回事,除了些许钱财,最重要的还是李悦那边让出了名声,要不然的话,他们也没资本让李治高看一眼。

如今李悦被这些所谓的长辈架火上了,李悦年纪小,辈分低,脸皮薄,不知道怎么拒绝,高阳公主没遇上还好,遇上了,自然要帮他一把。

两个女人在一边吵得面红耳赤,房遗爱却没事人一样,笑眯眯地找贺兰僧伽说话:“姑父莫怪,高阳一向脾气差,我也是不敢管的!”

贺兰僧伽还能怎么说,房遗爱好歹还有个好父亲,贺兰僧伽想要个得力的祖宗得追溯到太爷爷头上去了,不过,这位也是个神人,他笑眯眯地说道:“女人嘛,甭管是公主还是民妇,拌几句嘴算什么!”他轻轻巧巧地就将这事定义在了拌嘴上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