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 61 章(1 / 1)

加入书签

水泥这个东西,前世生活中并不陌生的东西,但是要说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大多数人却是不知道的,林子真当然也不大清楚,不过好在他手里有个购物系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林子真这才依葫芦画瓢的把收集到的水泥制作法,抄写了下来。

挑选一定的沙子和石头,按照比例的搅拌在一起,将它铺在地上,要是天气还不错,数个时辰后便如石头一样坚硬。

这样听着简单,但是真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林子真选的是制作工艺相对简单的硅酸盐类水泥。先收集了一些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费了不少力气,天天在家敲敲打打,这才把这些材料压碎,打磨成细粉,制成生料,有跑到京郊野外去挖了简单缩小版的小洞,把好不容易煅烧正熟料,最后按照比例取了一定量的石膏混入熟料中,再磨一遍。

这才得了小半袋子的水泥。林子真心里一遍琢磨着怎么解决制作水泥中锻炼石灰石等问题,毕竟到时候只靠人力,很难大批量的生产水泥,满足生产道路的需求。一边提着水泥风风火火的往是四爷府里跑。

“来来来,见证奇迹的时候来了,这就是我最近正在研究的东西。”林子真这会儿正兴奋的对着围观的四爷,还有弘晖,以及康乐,弘昀道。

之前他在家捣鼓水泥的时候,敲的满府叮叮咚咚做响,可没少引的几个孩子好奇,面对几个孩子的好奇,林子真只神神秘秘的说过几天就知道了,到时候他要给大家变个戏法。

几个孩子每次一休沐,他们可没少满京城的跑,男孩子嘛,在当父亲的眼里,很少有圈养的,四爷给几个孩子配了侍卫后,平常孩子们想出门说一声,很少拦着的。戏法这东西,时常也在胡同大桥下见到,即便戏法背后的奥秘他们早就知道了,但是也不妨碍他们继续去围观。

所以对林子真所说的戏法格外期待,这会儿都好奇的围着林子真。林子真让人取了水,一边对几个孩子和四爷道:“虽然不能点石成金,不过我能现在我施展个法术,便能让这些粉末变成坚硬的石块。”

一听是把这些灰巴巴的粉末变成石块,肉眼可见的康乐和弘昀期待瞬间少了一大半,倒是四爷很敏锐,眼睛一下子亮了,若是林子真说的这真能实现,那这东西的用处那就大了。

修路搭桥,还有修堤坝

这么一想,四爷便急切的问道:“这东西要怎么弄?”至于是不是真的,先弄出来看看就知道了。

“就像活泥巴一样,加水拌好,铺在地上就好。”

林子真这话一说完,就见四爷已经拿上工具,也不让下人帮忙,开始干活起来。林子真弄出来的水泥量不多,一会就调好了,然后几个孩子也兴奋的加入其中,就跟玩泥巴一样,拿着木块把水泥平铺在地上,还有一小部分,这用来堆了个竖立的小柱子。

这会儿正好是七月的天,京城炎热又干燥,到了太阳落山,地上的水泥已经凝固了,亲眼看着水泥一点一点变成坚硬的地面的时候。

其实不止四爷和几个孩子惊讶,就连林子真心里也感叹不已,前世他们用起来稀疏平常的东西,很多时候容易被人忽略,很少在有人想起它的重要性,因为这样的发明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但是到了古代,他按照资料的辅助,从头到尾把水泥弄了出来,如果不是开了挂,这个过程中真的不容易。

看着水泥一点一点成型,林子真心里莫名的感动,也越发佩服当初的发明者,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细心观察,专心研究,才在大自然中窥探到化学的真理,运用自然最初的物质,经过巧妙的方法,让这些东西成为人类所需要的样子。

这样的发明还有更多,正是因为这些杰出的人,不断在自己的领域下辛勤耕耘,才让人类得以生存,并且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和一直延续下去。

林子真神游天外的时候,四爷正在用力敲了敲水泥地,还有那个瘦小的水泥柱,果然质感如同岩石一样坚硬,这是好东西呀,若是用来修路,修堤坝,不仅能节约时间,这坚硬如同岩石的性能,使用周期也能延长数倍。

不仅能为朝廷省下一大笔开支,还能加强和地方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可以一定程度上遏制或者减轻黄河泛滥。

只是不知道这东西难不难弄。

这样一想,四爷眼睛发亮的盯着林子真道:“这东西原料难弄吗?还有可以大量制作生产吗?”

听到这话,林子真这才回过神来,道:“原料不难寻,很常见,还挺廉价的,只是想到大量制作,锻造上有些麻烦,需要琢磨下怎么解决。”

“恩,既然成本低,那这些问题到时候让工部好好琢磨琢磨,想法子解决。”水泥的出现,也许能帮工部解决今年营修官道和商路的任务。

见四爷难得情绪外露,很是高兴。林子真撞了撞人的肩膀,嬉皮笑脸的道:“怎么样,我够意思吧。”

虽然嫌弃林子真时常冒出来没个正行的样子,就是因为他在前面带头,家里几个小的也有样学样,特别是弘昀,比康乐还喜欢模仿林子真的行为,好几次他都逮着这小子,躺在炕上翘着腿,抖腿。

但是这会儿的确得了人好处,只要忍着,没有训斥人。用了晚饭,天也黑了,四爷便把人留下,在府里休息一晚。

而林子真把水泥制作法子给了四爷,只道他是在一本外籍书上看到的,顺便强调了下发明水泥的发现者的姓名,就把这事丢开了。

便有恢复到以往那德行,嘻嘻哈哈的带着几个孩子,蹲在房间里开始折腾起来,去做些小实验,从厨房要了些白醋,和萝卜碰到一起的时候,就见萝卜由白变成红色,这就是简单的酸碱指示剂中的遇酸变红。

闹腾了半天,直到被四爷派来的苏培盛催促了半天才各自去休息。

四爷的动作很快,工部根据林子真提供的法子,又进行了一轮试验,一经确定水泥的性能后,工部上下都高兴的不行,开始琢磨如何实现大量生产,刚开始的时候只能小批量的生产,但是慢慢的,生产量越来越大。

满足官府自用后,还开始对外挂牌出售,不仅为大清省了笔钱,反过来还赚了不少,不过这是后话了。

同时,远在蒙古的康熙帝,也收到了四爷的奏折,以及里面附带着林子真的建技术学校的计划书。

康熙帝看着这个详实的计划,想法固然好,但是建一个学舍,可不是那么轻松的,看林子真拟定的那些科目,就知道前期需要庞大的投入,不光金钱,还有后续陆续需要的物资,所需巨大呀。

而朝廷现在可没那么多钱去供他试错。想到前几日,户部那老尚书递上来的那阴阳怪气的奏折,话里话外都是嫌他用钱多了,但是南巡,还有巡幸塞外不都是出于为大清考虑嘛。

他只是为了玩乐?这次就连随行大臣的补贴可都是走了自己的私库,这样老尚书还不满意,还动不动就拿不干了来威胁他,他能说什么呢,毕竟这些年,大清亏空的账面都是靠着老尚书精打细选,才慢慢填补了不少。

即便委屈,还只能好言好语写信回去把人安抚下去,谁叫他当时私库出了一大笔钱,头脑发昏,还手欠,先写信回去责备了人家。

康熙帝很快收敛飞远的思绪,把精力集中到计划书上,到底是年轻人,过于理想化了,不想翻到最后处,上面写着几个大字,资金自筹。

这下原本不想回应的康熙帝,很快改变了想法,爽快的提起朱砂笔,写了龙飞凤舞的允。年轻人想做事情,一心为了大清,为了百姓,怎么直接打压他们的积极性,总要多给他们些机会,让他们成长起来才是。

到底不愧是他看好的年轻人,要是朝廷能在多点这样的年轻人就好了。

而这些林子真当然是不知道的,等到皇上允许传回来,便立即开始行动起来。好在康熙帝也没有抠门到底,而是给林子真划了块地盘,距离京城有些远,不过好在地盘大。

四爷也给林子真送了份礼物,他自己根据林子真所写的计划书,画了一副建筑设计图,还别说不仅好看,还兼顾了功能性。

学校施工没多久。他还没开始拉赞助,黛玉知道叔叔最近在筹备的这事,大手一挥,就给捐了一笔。

随后四福晋,弘晖,大格格他们也知道了,他们不光自己捐了一笔钱,而且还跑去动员了自己的关系网,在自家妯娌,各自堂兄弟姐妹中帮着林子真宣传。

这样一来,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这群大清皇子,以及他们的福晋都纷纷捐了一笔钱,在庞大的皇室家族合力之下,林子真这里便得到了一笔数额不菲的资金,甚至都不需要他额外化缘。

林子真一边笑着数钱,一边把每个人捐献的金额详细的记录了下来。

等到大清第一所技术学校,林子真还特地让人在学校的正中心立了两块高大的丰碑,一块上面刻录着捐款建校的人名和金额,而且在刻录人名的时候,对于同样捐款的皇子福晋们,林子真没有忽略她们的姓名,征求她们的同意后,将她们的名字完整的刻录在上面。

这事除了三皇子颇有微词外,其他皇子都是默许的态度。好人都让林子真做了,他们可不想在福晋那里扮演坏人。不然,少不了一段时间要被自家福晋阴阳怪气。

而另外一块,则是留空,林子真打算用来刻录这所学校走出去的杰出人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