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 95 章(1 / 1)

加入书签

这个消息一传回来,可以说瞬间引爆了整个朝堂,这一出可以说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这会儿大家也顾不上年假了,二话不说都纷纷消假上班,朝堂上,大家也顾不上什么派系了,心里都只有一个想法,区区一个弹丸之地,竟然敢这么嚣张行事,扣押他们大清的货物,胆子已经够肥的了,现在他们还敢公然杀害他们大清随行的船员和主事人,这已经不是胆子的问题了,这是对他们大清的公然挑衅。

是收复濠镜澳所用的木仓支炮弹还不够厉害吗?还是他们的处事手段不够利落,亦或者沙俄和高丽的挑衅后所付出的代价太低了,鼓励的他们贼心四起。

看来还是他们手段太温和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淦,就完了。

主要是,如今的大清一片欣欣向荣,之前对外几场战役的胜利,给了大清官员足够的底气,还有大清或者说历代华夏,都是世界强国之一,骨子里的骄傲如同与神俱来的,面对周边小国的挑衅,那里能还能忍的了。这不朝堂上的官员都成了主战派,便是户部这边也咬牙切齿的便表道,钱嘛,虽然永远的缺,但是挤一挤还是有的。反正打赢了,更多的都能赚回来。

林子真看着朝堂上一个个官员围绕着这场战争,毫不迟疑的商讨起定策来,心情也好了起来,将刚听到这个消息时的恼怒冲散了大半。

有了上次濠镜澳的的经验,这次准备起来到不慌乱,很快一道道旨意下发下去,沿海周边的省城也开始动了起来。沿海接到调令的知州和驻军,一个个都兴奋的不行,之前参与收拾濠镜澳那几个地方,可是一点都没亏,朝廷可是把军饷给提供的足足的,而且这几地,之后不管是和上面申请火器,还是同负责航海贸易的皇子们都算是有了面子情,以后有点什么,那都是好说话的。

现在好了,他们终于不用羡慕别人的省份了,山东,江浙苏州沿海一带驻军都开始动了起来,这段日子里这些士兵将领可都没有少红眼,即便没有仗打,但是他们一个个都没有放松训练,甚至后来还时不时拉练,到时候在有这样的好机会,可不能让在搞什么距离远近,咱们都凭本事吃饭,到时候把人拉出来先比一场,谁赢谁上岗。

这会儿听说扶桑这事,一个个心里虽然火大,但是很快都磨皮擦痒起来,唯一担心的是闹到最后上面觉的没必要,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把这事压下来了。

但是作为距离扶桑最近的几个省份,可是对这个临近的国家没有一点好感,甚至可以说双方积怨已久,海威,衣乌,台州等不少地方可都是积年被倭寇骚扰祸害的地方,当年浩浩荡荡的扫倭大战可是在这里打的血洒海域。

那怕后来扶桑换了当家人,开始了锁国政策,也不代表海域真平静了下来,大清初建的时候,这些人仗着大清需要休养生息,可没少来扰边,不少落海为寇扶桑人组织起来的海盗势力,时常到岸上来烧杀抢劫,掠夺人口,给沿海周边百姓带来沉重的伤痛。

以及披着海商皮子,四处行走的扶桑商团,转头换个风帆,摇身一晃便成了劫道的海寇,外出海商可没少被他们打杀。

偏他们也狡猾,打一波就跑,茫茫大海上寻起人来也实在难,当然还有一点,那怕不想承认,但是他们这边的士兵在海上作战这一块,的确弱于这些海岛小国,而且当初的大清实在没有精力来整顿这一问题,只好暂时推行起闭关锁国政策。

但是受伤最重的沿海等地,心中积攒下来的愤怒和仇恨那里能这么算了。为了吸取教训,这些地方的将士可没少花心思在怎么提高自己士兵海战的能力,冬练三伏天也没耽搁,就等着有朝一日能用上。

虽然没有旨意,他们不能轻举妄动,但是几地却已经悄悄动了起来,收集情报,打探消息,这些都先准备起来。即便到了最后朝廷真不动,他们也要想法子给这些扶桑人些教训吃。

这一打探还真让他们探出了不少消息,这事情的背后可一点都不简单。原是因为大清这次派人过去和扶桑交易这批布料,数量不小,小商人完全吃不下的,少不了要和当地的大商人,贵族势力打交道,这也和四爷这次的目的不谋而合,他原先就让人带着布匹过来探探水,好为之后打开大清与扶桑的通商大门做准备。

先派艘船只过来试探,这原本也不算什么大事,毕竟虽然扶桑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和外界一点来往都没有,扶桑因为岛国的原因,本土很多东西都是不产的,需要从海外国家购买,其中大清也是他们主要交易的对象。

大清的丝绸,茶叶,瓷器,书籍,现在有多了一项,那就是大清的药物,用过的人都知道,大清出品,必是精品,特别是其中还有一味神药,存放在幕府将军的库房里,原是大清帝王赠给他们天皇的礼物,听说只要不是被上天厌恶之人,只要吃了那药,包治百病,反正什么都好,就是名字怪怪的,叫什么青霉素。

这些都是扶桑上层社会孜孜不倦追求的东西。所以每年扶桑的码头都会有不少的大清船只停靠,为他们提供想要的货物。

但是坏就坏在他们运气有些背,卷入了扶桑内斗中,成为了人家的一颗棋子。这也和扶桑如今的情况有关,自从明朝开始,扶桑的国土上一个庞大的家族开始崛起,一步步壮大,吞噬这扶桑皇室的势力,到来后期,甚至开始架空天皇,代天皇统治国家,为自己的附庸私自分封领地,成立自己的幕府统治。

天皇成了他们手里的傀儡,但是作为天皇又如何甘心,接受这样的受人摆布的命运,多年以来,天皇,还有效忠于天皇一派的人从来没有一日不想让王政复辟,既然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对抗嵻川家,那他可以寻求外部势力的帮助。

可惜他这个天皇当的,手里既没筹码,又没仰仗,即便他和大清接触上,大清也不会轻易出手帮他这个大权旁落的天皇。但是这样性命掌握在别人手里,提心吊胆的日子他是过够了,说来也是巧了,四爷派来的这批人便这样闯入了天皇一派的眼里。

俗话说的好,破船也有三根钉子,更何况这位手里虽无权柄,但是身份天然占优势的天皇,这些年不少嵻川家的敌对势力,被打压的七零八落,纷纷暗投到天皇旗下,这次大清的商船一上岸,他便得了消息,里面打头的还是一位红带子,平常闲着的天皇对这个身边这个强国可没少钻研,一得了这个消息,他便觉的机会来了。

只要挑起大清和幕府的对立,那他一定能趁乱收回权力,那怕部分也好。

这才有了大清商船被扣,船上海员和随行的人手被杀这一事。

打探出这些消息的将士虽然心里恼怒,骂了声,他丫的,真是什么人都敢利用了,但是却一刻也没敢耽误,忙把这些消息递交上去。

而这边得了这消息的四爷,同样气的不行,这次这事是他先同皇阿玛提出来的,现在出了这事,他面子上挂不住是小事,但是让大清国威受损那才是大事,这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外人不会看到这背后的缘由,只会觉的大清也不过如此。

还有这次被他派出去,被杀的人,还是他们自家宗室的,那怕已经隔了几代了,血缘淡了不少,但是从小就跟在四爷身边,不管是能力,还是身手都是不错的,四爷这次把这事交给他,也是有着提拔的意思。

那想到出了这么一茬子,不是他怒发冲顶,但是这次毕竟的打,而且还要打出阵势来,要让外面那些人好好看清楚,他们大清不是什么人都能利用的,他们大清不是什么人都能招惹的起的。

康熙帝看着眼前难得怒气挂脸上,一双眼里还带着火气的四儿子,也不讲究什么喜形于色了,甚至心里还骂起了脏话,这么些年他容易嘛,不就是盼着和秦皇汉武齐名的人,不就是想要点身前生后名嘛,为了这事,他励精图治,六下江南,宽待老人,往外撒巴了不少钱,弄的儿子和朝廷官员后面可没少嘀咕他。

但是大清在他上位期间,还是一片昌盛,至于那些小漏洞小缺陷,以后交给日子处理就是了,总体他这个皇上还是干的不错的,他心里还美着,这会儿扶桑就来给他添堵了,好呀,在别人统治的时候,你团吧着,崇拜着,即便是前朝,也有不少抗倭的事迹流传下来,到他这里,这可是第一次开了先河,被挑衅了,还想利用他们。

这下两父子不说什么了,既然喜欢给他们玩阴的,作为政治家,谁不会两招。这下便又连夜召集人,开始商讨起来,他们这次不仅要去讨回公道,还要想想打完之后的事情,呵呵。

一群经年的老狐狸,外带一只从小被厚黑学熏陶着长大的四爷,坐在一起快乐的畅所欲言了半天,直到三更天的时候,一个个一脸魇足的离开了养心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一起去组团偷鸡了。

不过事情都已经拿定了主意,接下里只需要继续细化细节。只是接下里他们那些的计划,不仅需要能打善战的将领,还需要一个心有谋划,八面玲珑的人统筹才行。软硬兼施方能达成,前者到还好寻,就是后者有些难寻。

不过四爷心里一转,便有了想法,这人不久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嘛,他那八弟不就是最好的人选嘛,心眼子那么多,可别浪费了,也别再自家地里欺负自家人,去外面和别人玩去。

在家颓废了这么久,也差不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