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第一六十八章(番外四·雕版印刷)(2 / 2)

加入书签

        “都还好,我和茹儿又不是第一天见,爹你放心好了,就是茹儿刚进宫可能有点不习惯,会想家,不过爹你不用担心,我当初刚进宫也不习惯,后来慢慢不也习惯了么,茹儿性子活泼,又有我陪着,也会慢慢习惯地,至于她想家,以后我陪她多回来看看就好了。”

        冯相很想说你进宫做孙子和自己闺女进宫做孙媳妇能一样么,不过也知道林风这孩子心是好的,就说道:“茹儿这孩子自小是在我和夫人跟前长大的,没离开过,如今进了宫,就有劳你多照顾了。”

        林风自然满口答应,“爹,你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茹儿的。”

        冯相这才放心下来,看着时间离吃饭还早,就和林风再正堂闲聊。

        闲聊中,林风听到冯相说起之前弄得的雕版印刷初试成功了,顿时来了兴致,就想看看。

        冯相就带着林风去了书房。

        书房中

        冯相拿出一本刚刚试印出的样书,林风接到书,发现此时的书已经由卷变成了页,不再是一卷书,而是一本书,翻开一看,更是惊讶,里面的排版十分整齐,看着赏心悦目。

        “这书印的好好!”林风很是喜欢的说。

        冯相在一旁坐下,笑着说:“不印的好天下读书人不认啊!”

        冯相就把为了雕版印出来更好看给书做的改动指给林风看,“这书当初出来时,因是一版一张印出来,再把每张纸黏成一卷,难免费事又不好看,就改成装订成本,如此一来,好看也不少。至于里面的字,为了清晰整洁,一页规定七列,每列八个字,再有这墨也是工部经过多次调配出来的,能保证在印时速干不走墨……”

        林风听了,感叹他爹和工部为了印这第一本书还真是费了不少心思,更是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

        不过原来历史上书之所以从卷轴改为页,原来雕版印刷一张张装订方便好看啊!

        林风算是长了见识了。

        “这书印的这么好,想必那些读书人不会挑了吧?”林风笑着说。

        冯相摇摇头,“手抄书卷由来已久,书印的再好,一时间只怕也不能让他们习惯,况且印出来的书终究有些匠气,比不得手抄的有灵气。”

        林风嘴角一抽,想起那些龟毛的读书人,那些嫌“雕版印刷没有手抄有灵魂”的读书人,让这群人从手抄改变用雕版印刷,还真是得费不小的劲。

        “不过倒也不是没法子,”冯相指了指这本书书,“你看看这本书印的是什么。”

        林风翻开看了看,辛亏林风被卢质填鸭式教了一段时间,居然能认出来,“这是九经中《左传》?”

        “不错,你仔细看看这书印的有什么不同?”

        林风认真看了看,这才发现每一句都有用小一号的字注释,用来解释这一句原文的意思,林风因为前世的书本来没注意到这点,如今冯相一提醒,林风才想起这时代之前印的那些乱七八糟书都是没有注释的。

        林风不解,“一个注释就能让那些高傲的读书人放弃手抄选雕版?”

        冯相笑了笑,“那要看是谁编的注释。”

        林风看了看,猜测道:“这是爹你写的?”

        冯相笑着摇摇头,“哪怕我身为宰相,这注释要是我写的也不管用。”

        “那还有比爹你写的更厉害的?”林风挠挠头。

        “国子监田博士。”

        “国子博士田敏?那位大儒!虽然那位大儒很有名,可他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么……等等”正说着,林风突然愣住了,“那位田博士是不是每年管科举出题啊?”

        冯相笑而不语。

        林风恍然大悟,对啊,重点不是那位田博士是不是大儒,重点是他是每年科举的出题官。

        他爹特地选九经,九经儒家经典中的九本书,是朝廷科举的内容,又用田博士给九经校注,这书一印出来,别管读书人多龟毛,那也肯定会买。

        科举出题官亲自编的书,你想考科举,敢不买么!

        这丫的是标准答案啊!

        林风哭笑不得,同时对冯相佩服的也五体投地,他爹这招简直是光明正大的阳谋啊!

        “爹你这招够狠,有田博士一校注,天下读书人岂有不买的道理。”林风赞道。

        “其实也并非只是为了推行雕版,”冯相叹了一口气,“前朝时,天下藏书,大半藏于世家,剩下的藏于朝廷藏经阁,可前朝末年,藏经阁毁于战火,世家虽然损毁也严重,可毕竟还剩下大半,如今朝廷多年科举,可仍然不过是从世家子中遴选,寻常人家,连书都见不到,何况读书了,如今让田博士重新修订校注九经,用以雕版,更用于科举,我算过,如果由国子监印刷,因为量大,一本书印出来不超过十文,如此一来,天下寻常人家也可以买起科举的书,书上还有经注,多年以后,想必能稍改如今朝廷皆是世家子的局面,也让天下有才人,尽入朝廷,当然,这事不过是我想想……”

        由朝廷决定科举教材,由国子监印刷,定价,向全国读书人统一发售,林风听了震惊,前世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新华书店,不就是走的这路子么,难道由历史上由朝廷决定教科书,是从他爹开始的?

        更让林风震惊地是,利用雕版印刷,打破世家书籍垄断,不流血,不变法,悄无声息,却行改革之实,这简直比那些轰轰烈烈的改革家不知道强多少,并且根据林风前世学的历史,林风觉得他爹这个目的还真的很大可能能达到。

        林风内流满面,这就是顶级政治家的厉害么?

        他喜欢雕版,只是因为科技,他爹冯相扶持科举,却已经从科技推行到了政治改革,并且还前瞻性地早了千年。

        林风真心实意的佩服说:“爹,我看这法子行。”

        “你若也觉得好,我就放心了,”冯相听了笑了,把这本书放林风手中,“我算了一下雕版一套九经,大概需要二十年,我今年这年纪,只怕未必能看到全套出来的一天,若有一天,希望你能把它做下去,万事不可半途而废。”

        “二十年!”林风睁大眼睛。

        冯相笑着说:“一页纸为一版,雕版一版一个娴熟的工匠需要三天,九经有九本,算下来,没十年怕完不了,这当中还有雕错返工,算起来应该差不多是这个数吧!”

        林风看着冯相,眼前发黑,二十年,二十年……

        林风想握住他爹的手,爹,您一定要超长待机啊,雕版印刷需要您啊!

        作者有话要说:历史上,冯相熬死了十一个皇帝,几十个宰相,n批朝臣,用了二十二年,终于刻印了九经、《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共一百三十册,将雕版印刷一举推向大成。

        这份雕版,其后历朝历代使用了近千年,也因为雕版的耗费太高,明朝朱棣修的永乐大典,清朝乾隆的四库全书,修好了只敢抄几份,压根提都没敢提过雕版。

        所以奉劝想穿越的小可爱们,穿越一定别搞雕版,没有富可敌国的财力,雕版真的玩不起啊!

        至于活字印刷,因为教材是固定的,一旦雕好了就一直用,没办法再拆,所以虽然宋朝有活字印刷,但印《论语》《孟子》这些儒家经典,还是一直用雕版印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