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不小心岳父成了网红美食大UP(二十一)(1 / 2)

加入书签

凌晨四点的夜,没有白日喧嚣,一片寂静。

马路黄色的路灯下。

偶尔几辆车飞驰而过,顾原和顾海与杨父杨母的车开了一大段距离,没有跟的很近。

有追踪器,他们拉开距离也没事。

但也要掌握时间,如果杨父杨杨母扎进深山中,就很难跟踪了。

现在天色未明,必须保持合适的距离。

这样跟着上山,只少可以看见对方手电筒照明的光,不至于跟丢。

不到十五分钟的车程,就到了山脚下。

山脚下的延边公路还有路灯照片,而山上一片漆黑。

可以听见虫鸣鸟叫,不时传来野兽的渗人的叫声。

两人穿着登山冲锋衣,脚上也是轻便的登山鞋。

背包里还放了食物和水,可谓是“全副武装”,准备充分。

后备箱准备了编织袋、两个铲子和手电筒,还有两把尖刀。

但是,两人没有急着上山,坐在车里吃了几个鸡蛋,这是杨母煮的。

主要是杨父杨母年事已高,爬山挖掘又是个体力活,必须补充好能量。

顾原和顾海停在拐角处,已经熄火。

他们远远观察杨父杨母的车停在山脚下,两人没有下车,一直坐在车上。

顾海纳闷:“这两个老东西干嘛呢?不赶快山上挖,坐车里闲聊,到底是挖/尸还是踏青?”

顾原拿着望远镜观察:“你真当人家跟你一样,年轻力壮跟一头蛮牛似的,他们在补充体力,吃鸡蛋呢。”

“服了,还有心思吃鸡蛋呢,我呸!”顾海不屑一顾,但是肚子却在这时不争气的叫起来。

这几天,兄弟二人全部心思都用来盯着杨家。

顾原在楼上盯,顾海跟着经常出门买菜的杨母。

本来还叫了人,怕杨嘉禾也出门他们人手不够。

但这小子这两天根本没出门。

所以两兄弟每天就靠外卖度日。

“给,你也吃点吧。”顾原递给弟弟几包压缩饼干和矿泉水,他的车里一直备着这些。

顾海接过默默吃了起来,靠沉默缓解尴尬肚子咕咕叫的尴尬。

半小时过去,太阳升起。

天色终于慢慢变亮,是时候出发了。

杨父杨母下车,背起背包拿上准备好的工具上山。

顾源和顾海在后面小心翼翼的跟着,同时留下很多明显的记号。

方便后续赶到的警方迅速到达现场。

跟踪的难度并不高,老人的腿脚哪里能和年轻人比。

杨父杨母走着走着,就要停下休息一会。

喝了几口水,杨父擦擦汗,说:“就快到了,再走十分钟就到了。”

杨母脸色有些发白,她的身体比杨父要差些。

只停下七八分钟,两人又起身继续走。

不久,就到了地方,杨父杨母放下背包与工具,在一处停下。

那处是一个微微鼓起的土包。

土包周围的植物枝叶稀疏,杂草丛生,但土包上的植物却枝繁叶茂,颜色青翠欲滴。

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显然易见,鼓起的这块土地,比旁边肥沃许多。

顾原找了一个隐蔽的位置,将手机镜头对准了那处土地。

而山脚下,已经开车赶到王警官正聚精会神的看着直播画面。

他还没将事情上报。

只是打了个招呼,说有线人可能已经掌握了八年前女孩失踪案的重要证据。

只是,目前还不能真正确定。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虽然他和顾原也算相熟,但凡事都要讲证据。

除非看到的证据令他信服,不然万一大动干戈后,发现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他也没办法和局里交待。

还有一点,这个案子对他意义重大。

这么多年一直如鲠在喉。

杨父杨母没有急着开挖,他们在上面摸索着。

然后用铲子挖了几下,冒出了几个大铁钉,杨父使出浑身的力气,才一一将他们拔了出来。

一根铁钉一米多长,重五六斤。

顾海一脸疑惑,这些铁钉到底是干什么的?

就算做标记,也不用这么麻烦吧。

拍摄的顾原眉头紧皱,一时间有些反胃。

那些铁钉位置正好对准人的头部和四肢,肯定跟迷信的杨母脱不了干系。

杨父拔完钉子累得气喘吁吁,接过杨母递过来的毛巾擦汗,喝了好几口水,才缓了过来。

休息几分钟,

杨父和杨母拿起产子开始挖掘。

埋得很深,两人挖了很久。

顾原和顾海聚精会神的看着。

终于。

杨父捧出了一个粘着泥土的头骨。

他拍了拍上面的泥土后,将白生生的头骨放进了编织袋里。

八年了。

尸体早就已经白骨化。

山脚下。

坐在车里王警官透过手机屏幕,亲眼目睹了杨父手捧白骨的诡异画面。

他立马联系局里。

“赶快!上次的消息属实,已经发现尸骨,我已经把位置发给你了,现在立马带人过来!”

“八年了!他妈的八年了!”

王警官说着说着就说不下去了,有些哽咽,他激动的大力拍打方向盘。

这个案子,是他的刚做警察接触的第一个案件。

所以,和案子八杆子打不着的顾原联系他时,他还以为对方在开玩笑。

女孩刚刚失踪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关注。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只是孩子贪玩,家长过于紧张。

说不定孩子早就回家去了。

但随着调查深入,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一个大活人就突然凭空消失了,居然一点踪迹也没有。

那年暑假是旅游旺季,毫不夸张地说,游泳的人多得跟热锅里的饺子似的。

但凡谁溺水了,最起码周围游泳的人肯定会发现,很多人都会施以援手。

就算溺水身亡,那么多都在海里游泳的游客又不是瞎子,怎么可能一个目击者都没有。

而且,海边一直都有救生员,他们几班倒,一直都在瞭望台瞭望,巡逻,只有有人溺水,他们会马上赶过去救援。

王警官工作这么多年了,说实话,见过很多案子,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识过。

但这个案件,他始终放不下。

或许第一个案件总是难忘的,特殊的。

又或许,正当他初出茅庐,准备在自己第一个案子大显身手。

却发现毫无头绪,他根本就无能为力的时候。

现在,被搁置八年之久的案子重出天日。

如果尸体被证明确实是八年前失踪的女孩。

那么这一次,王警官一定会把伤害她的犯人绳之以法。

不会让她再等下去。

警方的效率很快。

不过十几分钟,一大批人手就集结在山下。

顺着顾原和顾海留下地记号迅速前进。

顾海眼睁睁的看着杨父杨母将白骨一个一个的收集到编制袋中,而顾原拍下了所有过程。

王警官特意交代他们密切监视不要和罪犯有冲突,等警察来。

毕竟杨父杨母年纪很大,如果发生争斗出了意外,不仅不利于以后的审讯,还容易发生不必要的意外和麻烦。

老年人不比年轻人,可能摔跤跌到对他们来说都很严重。

杨父杨母用手在土里刨了刨,仔细翻找。

人的骨头有两百多块。

大体积的骨头最容易找,全部收集还是要废一番功夫。

尤其对于老眼昏花的老人来说。

“早知道就放编织袋一起埋,一提就可以走了,现在那么麻烦。”杨母埋怨道。

“你懂什么,直接埋早点腐化。”杨父说道。

杨母又道:“这些应该够了,少一点也没关系吧。”

杨父看了眼编织袋,说:“就怕人家发现少了不满意,万一压价怎么办?”

杨母眼一瞪:“她敢!说好六千,一分都不许少。”

“再找找吧,然后咱么就走。”

这对夫妻埋头苦干,丝毫没注意周围的人越来越多。

“不许动,举起手来!”

这一声吓得杨父杨母一激灵,两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人按倒在地。

一见这么多警察,杨父杨母被吓得动都不敢动,一句话也不敢说。

现场迅速拉满警戒线,几个法医进去工作。

杨父和杨母被带上手铐带下山去。

他们才发现山脚来了很多辆警车,夫妻二人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被吓得浑身发抖。

杨母有一些崩溃,她虽然嘴上天不怕地不怕,但真见了真章,这时候已经尿失禁了。

加上被抓的刺激,眼睛一翻就昏了过去。

警方只能先将人送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