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二更君(1 / 2)

加入书签

太子正当心猿意马,突然听到耳畔宋皎的声音,低低的说道:“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赵仪瑄凝神静听,听到这里,已然明白宋皎的意思。

他的大手上移,在她白腻如玉的后颈上摩挲了片刻,道:“这是李太白的《咏桂》,你是有感而发,还是随口念的?”

宋皎动了动,歪头看他:“殿下也知道?”

“怎么在你眼里,本宫是那种不学无术的?”赵仪瑄哼了声,上次他去国子监巡查,不知有多少太学生拜服在太子脚下。

说了这句,赵仪瑄突然心头一动,便道:“想来你不是随口念念,一定是有感而发了,你念这四句,就是故意试试看本宫懂不懂,对么?”

宋皎道:“什么懂不懂?”

“这首诗是本宫在少年时候跟……”说到这里太子停了停,原来他想到,这首诗正是王纨当初教过的。

宋皎不知他为何停顿,便道:“原来殿下也是这样饱读诗书,失敬啦。”

“你不用小瞧本宫,虽然过去这么久,但未必不记得,”赵仪瑄哼了声,凝神想了想:“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对么?”

宋皎心中诧异,便道:“果然一字不差。”

这会儿便抬头细看他面上,仿佛第一次认识他一样,却见长眉凤眸,依旧是那么光彩慑人的。

赵仪瑄看宋皎怔怔打量自己,不由捏住她的下颌,欲吻又止。

定睛细看她唇上的伤:“回去记得涂点药,总这样是很碍事的。”

宋皎哑然,这人总是正经不了一刻钟,便又埋首回去:“知道了。”

太子抱着她,怀中的身子过于清瘦,让他在怜爱之余,生出一种得快点把人养的丰腴些的念头。

不为别的,一来是她的身子会好些,二来,这样的体格,哪里禁得住他磋磨。

收敛心神,赵仪瑄道:“本宫在别的诗词造诣上也是一般,但是李太白向来是……”他停了停,但这次却并没有刻意回避:“是王师傅极推崇的,一个李太白,一个杜工部,所以他们的诗本宫是极熟悉的。”

宋皎听到他这么一停,又说出王纨,心里一跳,这才想起刚才太子说“少年时候”那一顿,原来正是因为想到了王纨。

她没有抬头,而是悄悄地转眸看着他。

当初太子因为王纨冲到御史台,那般风雷之怒,事后她越想越怕,但因为知道王尚书对于太子的意义非同一般,所以并没有跟别的人一样很怪恨太子。

但直到如今,她才隐隐地窥觉,王纨对于太子的意义是何等之重,远在她想象之上。

太子的目光悠远,仿佛回到了少年时候,在宫内上书房,王纨教他这首《咏桂》,却并不是无意而教的。

因为李太白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在吟诵桂花,而是暗含选拔官吏的深意。

宋皎所念的前六句,所谓“桃李”,便是指的待选官员,“金门”,则是有权贵之后的意思,意思是朝廷选拔官吏,都是以煊赫门第的子弟为先,一个个攀龙附凤,钻营而上,很不可一世,但等到风吹霜打,所谓“桃李”便禁不起考验,那荣耀自然不再了。

而赵仪瑄所念的最后四句,说是南山的桂树,经年金蕊芬芳,清荫可人,何不把她长长久久地种在院中?这却是劝谏朝廷纳贤之意。

赵仪瑄心里很清楚,便道:“夜光当然便是这南山桂了?本宫自然也知道,所以才想把夜光放在身边……长长久久。”

他瞥了宋皎一眼,心想这倒是误打误撞的说中了,她身上偏也有一种叫他欲罢不能的香气。

宋皎的本意不是这个,毕竟这《咏桂》是一首纳贤臣的诗,但太子既然烂熟于心,他不可能不知道这首诗的意思。

他故意这么说,不过是有心曲解而已,把纳贤臣,顺势说成了让她进宫在他身旁。

宋皎知道这话题说不通了,便当机立断停住,只伏在他的肩头,假装睡着。

赵仪瑄笑笑:“怎么了……莫非是睡着了?要真睡了,本宫就该做点什么。”

宋皎忙醒过来:“殿下,是该回去了。”又真怕他在这儿做什么,便道:“腿都麻了。”

赵仪瑄本来是想回去的,但因为极喜欢这样跟她相处,一时竟舍不得。

听说她腿麻了,忙道:“别动。”

他自己倾身向后,把宋皎轻轻一抱,便换作打横抱在腿上的姿势。

太子将宋皎拢在怀中:“给你揉揉就好了。”

他生得高大,手长腿长,这个姿势更是不费吹灰之力地把人合在怀中,握住那纤细玲珑的脚腕,轻轻地给她揉捏起来。

宋皎本来是借口而已,免得太子又动别的念头。

没想到他把自己一句话竟当了真。

依偎在赵仪瑄怀中,宋皎看着太子为自己揉腿,他的神情专注,仿佛在做一件要紧之事。

这会儿太子俊美的脸上带着三分的温柔,斑驳的桂花影下,明烈的容色竟有几分迷离。

宋皎怔怔地看着赵仪瑄,想起先前他在县衙厅中,不动声色地发付复州那几位大人的情形,那一股天威难测的薄凉,足以叫人退避三舍寒凉入骨。

但是现在……

赵仪瑄轻轻地揉了几下,他从没做过这种事,通常都是别人给他捶肩捏腿的,见宋皎不语便道:“怎么样?有没有好些,手劲儿怎么样?有没有弄疼你?”

宋皎回过神来:“好多了。有劳殿下了……回去吧。”

赵仪瑄嗤地一笑:“什么‘有劳’,‘烦请’,‘多谢’,最烦你这假惺惺的。”

回到内堂,李卫长先来回话,此刻恨无伤已经为诸葛嵩将伤口料理妥当,只要平心静气地养三天,便不会再反复。

李卫长又道:“这个人跟朱厌似关系匪浅,据他自己说,起初来给侍卫长疗伤的时候,还不知他的身份,只是冲着按台来的,后来才知道殿下到了,所以本想设计殿下。”

赵仪瑄道:“走了?”

李卫长回答:“已经走了,属下派了个人暗中跟着。”

太子说道:“不用,叫人回来吧。”

金石卫一怔,忙领命:“是。”

李卫长回话的时候,赵仪瑄并没叫宋皎回避。

等到金石卫离开,太子回头看了她一眼:“这下你可放心了?”

宋皎先前听说诸葛嵩的伤无恙,自然放心,不过此刻她正琢磨太子为何不叫人盯着恨无伤,闻言一时转不过来:“什么?”

赵仪瑄见她若有所思的,还以为她在想诸葛嵩的事儿。

见状便知道没有,当即笑道:“没什么,只是想问你,你可知道这恨无伤干什么去了?”

宋皎还正想问他呢,不过心里一想:“她那么着急的要了两色石去,又说了这两色石的用处,难不成,她是往京里去了?”

此刻她并不知道朱厌的为人,也不知在诸葛嵩陶避寒等人眼里,朱厌简直是一无是处。

宋皎只以为素未谋面就给了她那种宝物的,当然不至于是个坏人。

而恨无伤的行事却极其古怪,宋皎便不禁替朱厌担心。

赵仪瑄先是一点头,继而说道:“这恨无伤若是个聪明之人,就不会进京。倘若她是个嫌自己命太长的疯子,就尽管去。”

宋皎竟不懂这话。

可她突然想起来,关于朱厌,赵仪瑄曾经跟她提过一句话:“你最好别跟他照面。”

那时候是在紫烟巷,赵仪瑄去寻她,谁知宋申吉不知死活地带了魏氏前来滋扰,是诸葛嵩打晕了宋申吉,将他们挡了回去。

当时赵仪瑄说过,该庆幸今晚上跟着他的是诸葛嵩,如果是朱厌,那宋申吉就别想活着回去了。

赵仪瑄却也不愿意让宋皎多打听朱厌,便把她拉到怀中道:“叫你别总是说别人,总之他们爱怎么样都无足轻重,随便他们吧。”

李卫长将周百户夫人送的吃食,在桌上摆好了,竟有不少精致的点心,也有些油炸的果子。

原来过两日便是地藏菩萨圣诞,本地百姓们有亲手做点心果子互相相送的习俗,宋皎正也饿了,只是太子跟前,到底不好放肆,就只看着赵仪瑄。

太子即刻会意:“你喜欢吃这个?昨晚也没好生吃,早上又空着肚子,先别吃这些不好消化的。”

李卫长忙道:“那百户夫人还送了些汤粉跟现熬的鸡汤,说是他们本地的特色,将鸡汤煨开后,倒入汤粉里便能吃。”先前他没得吩咐,所以不敢擅自去做。

赵仪瑄笑问:“想吃么?”

宋皎点点头。

不多时,李卫长亲自端了个托盘,盛着两碗新粉送了上来,因见太子的心情不错,李卫长便道:“那夫人还说,这鸡汤是昨晚上就开始煨的,特给按台补身子的。就是不知道是否合殿下跟按台的口味。”

宋皎先前吃过百户夫人做的汤面,极为惦记,这粉还是头一次吃,见那宽粉如雪色,汤却很青的,香气扑鼻,肚子竟有些迫不及待地叫了声。

赵仪瑄原本吃过了,看宋皎想吃,便也陪着她吃了两口,却觉着其爽滑,鲜美都无可挑剔。

就是宋皎唇上还带伤,吃起来很不方便。

她又怕烫,又怕碰着伤,又想吃,跟个幼猫崽子才学吃食一样,吃两口便停一停,皱皱眉,抬手擦擦嘴,又继续坚韧不拔地吃。

太子看了会儿,只觉着又是可笑,又是可怜,又是可爱。

宋皎察觉他在打量自己,一时停下来:“殿下你怎么不吃?”

赵仪瑄见她不太自在,便道:“本宫先前吃过了,你慢慢吃吧。”他起身在她头上揉了揉,便先来到了外间。

宋皎见他出外,却猜到他兴许有事料理,便只低头享用美食。

赵仪瑄来至外间,先前负责城中搜捕的金寻长早也等候多时。

这两日金寻长让周百户配合,只说提防寇贼余孽混迹城中,让家家户户留意看可疑人等,满城士兵也加紧巡逻。

果然在搜查南城的时候,在客栈内查到线索。

原来就在宋皎抵达岳峰的第二天,便有两个自北边来的客人入住。

而在太子殿下驾临的那日,那两个客人便都不见了,屋内并无遗留之物,带了那客栈小二去认了认,果然那死的刺客是入住的其中一人。

至于另一个,竟无踪影,也许是见城内提防甚严,便事先逃离了。

已经命客栈中人根据记忆,让画师画了一张疑犯的图貌。

太子看了看那张图上所画的人,是个瘦长脸细眼睛的男子,虽知道对方有可能会易容,但到底是个线索,便叫他们自去张贴。

金寻长又道:“至于那琵琶山的匪首,因先前伤重,又受了点刑,于今早上已经断了气,但昨晚他临死之前吐露了一个重要消息。”

原来这些琵琶山的贼寇们最初本是要攻打岳峰的,因为永州那里有人跟他们透露,岳峰遭灾,防备空虚,只要他们前去,守军必定望风而逃,岳峰就是他们手中之物。

但就在他们准备行事的时候,突然间有个神秘人为他们指点迷津,与其吃一个小小地岳峰,不如趁着岳峰百姓都逃往永州的时候,假扮逃难百姓潜入永州,然后里应外合,一口气把永州吃掉。

而且只要吞了永州,回头再吃岳峰,也是来得及的,毕竟岳峰无还手跟自保之力。

相反,假如吃了岳峰再去攻打永州,永州早已经有了防范,自然难攻。

一个永州府,至少顶了十几个岳峰还不止,这种机会不是每天都有,所以匪首动了心,便采纳了这人的计策。

谁知永州那边得了宋皎的信,卢千户到底有了提防,鏖战了一天一夜无果,匪首动怒,便想回头前往岳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