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第 132 章(2 / 2)

加入书签

“并非玩笑,”赵仪瑄笑笑:“且你若当不起的话,老师也不会给你那封信。”

宋皎低头,想了片刻道:“假如殿下真这么想,那微臣所说的,殿下好歹记在心里,也不辜负……王大人一番心愿。”

赵仪瑄重重地吁了口气,终于他走到宋皎身边。

双手一动,他本来想抱一抱的,但却终于只是抬手,兜到宋皎的后颈上。

赵仪瑄握住她的脖颈微微用力,逼得她往前靠过来。

宋皎只当他又是当众轻薄,才要抵抗,太子却低了头。

太子的额角在她的额头上轻轻地一碰:“你放心,都在心里呢。”

说了这句后,他又负手转身:“走吧,时候不早了。”

宋皎呆在原地,她很想问他这句“都在心里”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记在心里而完全不照做,那记着又有何用?

“殿下……”她叫了声,还想再细问问。

赵仪瑄却仿佛没听见,走的越来越快,宋皎只得撩着袍子拔腿跟上:“殿下!”

两人就如同一个走,一个追的,那走的虽不算很快,那追的却总是追不着,一前一后的上了河岸。

如果不论别的,这幅场景,倒是极为养眼。

永州。

太子路上遇袭的消息很快传回,童知府不顾“风寒”之躯,带人出城恭迎太子殿下。

随童知府一起的,除了永州这边的官员外,还有永州,庆州两地名流士绅。

永州城内也提前净了街,太子的下榻之处也早就安置妥当。

迎着太子进了府衙安顿,童知府等人再度于堂中行五拜三叩之大礼。

赵仪瑄等众人叩拜完毕才一笑道:“各位不必惶恐,本宫原先是在江南道微服私访,因听说西南有热闹,便过来一瞧而已,没想到先是遇到贼寇攻城,又在半路被刺杀,看样子这西南道跟本宫八字犯冲,不如江南多矣,本宫还是及早离开的好。”

童知府匍匐在地:“殿下恕罪,是微臣有失防范,护卫不周,微臣死罪!”

赵仪瑄道:“这个倒是跟你没关系,护卫不力的卢百恩已经认罪,至于他的判罚、以及有没有人参与其中之类,自有巡按御史宋皎在,尽数交给宋按台处置就是了。本宫更不想多管这些烦心之事,略微休息两天便要启程回京。”

底下众人脸色各异,童知府忙道:“殿下头一次到西南道,又是头一回亲临永州,实该多留几日,让臣等尽尽孝心才是。这永州虽没什么出名的奇景胜地,但也有两三处稍微可以入目的……臣等渴盼伺候殿下一游。”

赵仪瑄道:“知道了,明儿再说吧,本宫身上不适,待休息过后再作打算。各位有事,只管去寻宋按台处置,她处置不了的,再来禀告。”

童知府见他从进门到现在,丝毫问罪之意都没有,心头一宽,忙道:“臣等遵旨。”

太子起身向内,童知府亲自躬身引路,请他到后院休息。

宋皎留在原地,心里略略诧异。

太子竟然让自己去审刺杀之事?事先也并未跟她说过啊。

而且他不是来永州有事的么,怎么就……如此轻描淡写地回去歇着了。

难道真的是身上不适?

宋皎很快否定了后面这个猜想。

她知道赵仪瑄如此做派,必有用意。

而在童知府陪着太子进内之后,留下的本地跟庆州的官员跟名流士绅们,则纷纷地过来招呼寒暄。

宋皎略认了几个人,便有童大人身边的管事来到:“按台大人,您的下榻之处便在府衙旁边一处别院,之前已经将您的随从安置在那里了,要不要由小人陪大人过去?”

宋皎道:“不必,我自住驿馆就是了。”

管事很意外:“驿馆距离此处有段距离,大人住在这里,距离太子殿下也近些,若是行事,自然可以近便回话。”

宋皎记得那两辆马车豪奢的做派,且她也并不喜欢童知府此人,所以不愿多沾染。

就在此时,有个声音道:“宋侍御!”

宋皎听到这声,颇为诧异,她如今是巡按御史,人人都称作“按台”,侍御史已然是御史台里的旧黄历,是谁一时没有改口?

回头看时,却见远远地厅门口,一个身着麻布袍子的青年正站在那里,双眼放光地看着她。

宋皎看这人的容貌有些熟悉,只是一时还没想起来。

童知府身边那管事打量了眼来人,突然道:“这不是江二爷么?”

此时门口那青年也快步走了过来,他的两只靴子竟是半湿带泥的,走进这光可鉴人的屋内,地上顿时被踩出许多的污渍,引来许多异样的眼光。

而在青年将走到身前的时候,宋皎也总算认了出来:“你是……江、江禀怀江兄?”

宋皎身边跟着的内卫本要拦住来人,听宋皎唤出对方名字,便仍是隐然不动。

青年的脸上露出了欢喜的笑容,他快步上前竟要握宋皎的手,可看到她身上的官袍,便猛地又停下,双手作揖道:“下官宁州成安县县令江禀怀,参见大人。”

宋皎喜出望外,便并未行礼,只将他一扶道:“原来你已经是知县了?”

江禀怀抬头看向宋皎,双眼闪闪地:“竟想不到,京内一别四年,大人……却竟来到西南了!”

其他的还有人本要再来跟这位按台大人寒暄,突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跑出来,都极为莫名,猛地听说是成安知县,这才想起此人是谁。

一时都退了下去。

原来这位江禀怀,少年时候游历京城,曾跟宋皎有过数面之缘的。他为人耿直仁爱,所以宋皎也对他很另眼相看。

宋皎在异地他乡见到旧相识,心中喜出望外,见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便同江禀怀来到外间:“江兄……怎么来到永州?”

从永州去宁州,中间还得越过庆州,自然有一段距离,而且江禀怀这一身狼狈的样子,倒像是她之前在岳峰时候的情形,袍摆上亦满是泥点。

“我早就听说夜光巡视西南,”江禀怀也改了称呼,“我便心安,知道迟早有一日会相见,不料听闻岳峰出了事,我心甚急,只是当时成安也因水患的缘故,我一时走不开,这两日渐渐平复无事,我才抽身前来相看……万幸无碍!”

宋皎见他的脸有些清瘦,四年前还是个有些内向的英俊少年,现在肤色都略略变黑了,但宋皎看他这般,反而更是喜欢。

江禀怀此刻担任成安知县,却是这样的形貌,可见他并不是锦衣玉食的养着,而是真正的在做事。

江禀怀又询问宋皎岳峰的具体详细,宋皎不愿讲述自己所做,只简略说了几句,便问:“你在宁州又如何?”

“倒还妥当,”江禀怀温温地一笑,道:“起初才去的时候,确实是难,现在已经好多了。”

宋皎听他这样言简意赅,便知道他的心思是跟自己一样,都不愿对方听到那些艰险难为的经过担心而已。

宋皎不由道:“有江兄在成安,我想也是成安百姓之福。”

江禀怀忙道:“这个不敢,有夜光贤弟你来巡西南,才是西南百姓之福。”

宋皎嗤地笑了:“你我休要互相吹捧。”

江禀怀忍不住也笑起来,却又道:“是了,我在来的路上听说太子殿下也到了,本以为是谣传,进了城才知道是真的。殿下怎么突然会来西南?”

宋皎想起刚才太子冠冕堂皇的那番话,虽不想骗江禀怀,却仍道:“殿下说,是在江南道微服私访,听说这儿有事就顺路来了的。”

横竖是殿下说的,她只是复述,并不算骗。

江禀怀皱皱眉:“殿下是储君,怎么行事如此不羁呢?万一有个闪失……那不仅是国之祸患,也是西南的大祸了,唉!”

这些话换了别人是说不出来的,但宋皎向来知道江禀怀为人,便只一笑:“江兄,不必多虑,殿下自有主张。”

她说了这句,颇觉奇怪,先前自己还也跟江禀怀似的质问赵仪瑄,怎么在江禀怀也质问起来的时候,自己竟即刻替太子辩护起来。

此时一个内卫过来道:“大人,卢百恩是要解往府衙大牢,还是另寻地方关押审讯?”

江禀怀大惊:“卢、卢千户?”

宋皎道:“就先关在府衙吧,只是要小心看管。”

等内卫去后,宋皎又把路上的情形跟江禀怀说了一番,江知县眉头紧皱,竟道:“不,若说卢千户造反,这不可能,他是个正直忠勇之人,其中必定有蹊跷,而且我听说这次贼寇攻打永州,也多亏了卢千户。”

宋皎道:“莫急,若跟他无关,也绝不会冤枉了他。”

正说到这里,却见童知府不知何时已经出来了,而且满面春风地领着一个气派不凡的中年人向着宋皎走了过来。

童知府笑眯眯地说道:“宋按台,给您引见一下,这位是永州江家的当家人,江大先生。”

宋皎一听“江家”,便想到那毁堤之夜。

定睛看去,见这位江先生年纪四五十岁,相貌儒雅,穿一身低调而华贵的府绸袍子,手上戴着个黄玉扳指。

“久闻宋按台大名,今日一见,更胜传闻。失敬失敬。”江先生拱手行礼,笑容和蔼。

宋皎道:“不必多礼,本官对于江先生也是有所耳闻。”

江先生笑吟吟道:“耳闻为虚,眼见为实,还好有幸跟大人相见。”

宋皎怕冷落了江禀怀,便道:“这位是宁州成安知县江大人。”

江禀怀微微低了头。

江先生的眼神却冷了几分,他看向江禀怀:“你又是何时回来的?”

宋皎微怔。

江禀怀张了张口,终于对她说道:“我并没有同你说过,这位是……家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