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四十六章(1 / 2)

加入书签

原本朝中百官已然是大部分支持先派人去南阳城查看,再决定是否出兵。

因为仅凭魏王一道折子实在缺少说服力。

毕竟递折子回来的是原本应当在自己封地的魏王,而不是南阳别驾。

在根本不了解具体情况时,谁也不敢直接提出兵。

天子也难以做这个决定。

尽管库高国曾在多年前败于大恒,但这些年两国之间再未有过龃龉。

且大恒也有十余年未曾对外宣战,当初能带兵的将才如今都不再年轻,若眼下真要贸然派兵,准备不充分也很容易陷于被动。

而近几年库高国发展也十分迅速,比之大恒也相差无几。

真到了两军对阵,谁也不知会是个什么结果。

若库高国眼下果真已对大恒宣战,且兵临两国边界,大恒应战是理所应当,可偏偏明面上库高并无行动。

谁也不愿因着魏王一封上书便去。

若魏王所说有误,大恒便是贸然派兵再加上主动挑衅,于战略上便限于不利。

倒不若先派了人去南阳城查看情况再做决定。

原本已经这样计划好了,可天子在下旨前又想到当初曾领军于库高一战的镇军大将军。

他觉着对方曾和库高国打过交道,比起朝中这些甚至有些都未去过库高的朝臣,镇军大将军应当要了解得多。

因此天子便专程派了人去镇军大将军府上,将魏王所书奏疏内容告知,再问了他的意见。

最终得到的答复是应当马上出兵。

镇军大将军在了解情况后,亲自写了封信,让那去府上的内侍带回宫中交给天子。

而天子在看完那封信后,最终力排众议,直接下旨,认命在京中领了闲差,在家中休养的名威将军为帅,命其领兵二十万,即日出发前往南阳城外两国边境。

这位名威将军也就镇军大将军曾经的副将,当初魏王戍边时的上级。

也是这次为数不多的支持即刻出兵的人之一。

他和自己曾经的老元帅镇军大将军想的一样,库高国人素来狡猾,且擅长各种手段,而魏王不是轻易危言耸听之人。那奏疏中所言必定是真的,且魏王也提过,自己会调亲卫赶往南阳,先拖住库高一段时日。

要知道,大恒律令,亲王国中亲卫无诏不得轻易离开封地,否则情节严重视同谋逆。

魏王敢将自己亲卫调至南阳,便代表南阳城中确实情况危急,因此他才顾不得这许多。

而之所以只有魏王上书,南阳别驾没有上奏告知情况,很可能确实已经被夺了权。

往南阳城外驻兵,最终打与不打,是另一回事。

总还会有回旋余地。

可不派兵,若库高果真意在大恒,等到对方拿了两城后再宣战,届时便已来不及了。

朝中百官之所以反对出兵,是因为担心若只是误会一场,会因此激怒库高,届时一场大战无法避免。

但镇军大将军和名威将军都是曾和库高打过交道的,自然知道对方的狡猾之处。

因此力主出兵。

天子原本也是想着出兵的,只是先前反对之声多,便只好暂且搁置。

眼下权衡利弊,他最终决定出兵。

只是决定匆忙,有了元帅,还需左右将军,可朝中旁的武将有人称病,有的便是年纪尚轻,不过领了武将之职,甚至连边关都未去过。

当个副将可以,做元帅左右臂膀却是不合适。

天子因此于朝中寻觅良久,才寻得一能任左将军一职之人。

可右将军一职却是只能空缺。

不过后来那名威将军似是想到有人合适,便请示天子。

于是大军出发那日,天子任命诏书便先一步叫人快马送去南阳城。

那名威将军举荐了魏王。

只因当初魏王曾在他手下戍边,他知晓魏王的才能。

而如今魏王又恰好在南阳,库高眼下的情况她最为清楚,因此右将军由他担任最为合适。

因着事关紧急,送信的驿使自然不敢怠慢,日夜兼程,跑死了不知多少匹马,换了四五个驿使,最终在半月内将天子诏书送到南阳城魏王手中。

而此时的魏王已然带着城中守卫和自己亲卫守了半月。

那几个先前被抓住的库高国人一直还被关押在南阳州府的牢中,而库高那边见魏王带着亲卫在,自然不敢轻举妄动,暂时打消了入城计划。

可魏王也始终只是障眼法罢了,若迟迟等不到京中援军,库高迟早发现真相,届时想要抱保住南阳便难了。

更不必说云沧城内那些中之人所需的解药还未炼制完毕,若库高强行出兵攻下南阳,届时趁着云沧打乱再一举夺下云沧,魏王先前所做便都功亏一篑。

好在他等来的是陛下下旨出兵的消息。

同时也知道了,陛下认命他为右将军。

得知这个消息,他十分高兴。

因为这么久了,终于能够再次带兵出征,且如今他的身边还有阿月这样用兵如神的人,他自然迫切想知道实战会如何。

可当他带着天子诏书兴冲冲去找阿月时,却得知了一个并不好的消息。

“明日你要启程去云沧?!”看着眼前的人,魏王有些急切地开口,“怎么这么突然,你去云沧做什么?”

阿月这些日子一直在忙,睡得也很少,因此瞧上去有些精神不济,她揉了揉额头,轻声道:“丁先生的药已经炼好了,但他不欲去云沧城,又不愿将那些药交给旁人,说除了我,谁也不能碰那些药。因此我才打算带着药回一趟云沧,解了那些中之人身上的。”

“他为何非只愿让你拿那些药?先前也炼药时也指名让你去帮忙。”

阿月摇头。

“我也不知,但丁先生既这样打算,我自然要尊重他,否则那些药带不走,这些日子便白白浪费了。”

跟着丁先生一道炼药这些日子,她其实并不觉得对方性子有多古怪,看山去就跟一般的老人家一样,可偏偏在对待药材这些事上,对方便极为固执,根本不愿让别的人碰,只允许阿月来。

魏王闻言眉心紧皱,将天子下令出兵,同时又让他任右将军一职的事告诉了阿月,末了了道:“我先前还想着,届时你我能一道出征,你乔庄改扮,扮作我的谋士,可眼下看来是不能行了。”

若阿月还在南阳城倒也罢了,南阳本就临边境,便是她仍要留在丁先生处帮着对方炼药,从两国边境到这里也不过半日功夫,消息传递倒也快。

可偏偏明日她便要启程去云沧,何时回来也不知。

阿月听后也觉着可惜,可在她看来,云沧城也很重要。

“原本就是为了云沧才会来南阳城的,眼下云沧困境有药可解,自然要去。”她说着便又道,“且先前不是还未查出云沧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吗?如今我回云沧,便能继续去查,若能查出,便是最好的结果。”

魏王闻言也知道没回旋余地,最终只能妥协。

“那明日你出发时,我亲自送你。”说着还道,“让紫苑和卫三跟着一起。”

阿月:“卫三就不必了,他跟着王爷您最合适……”

“旁人我不放心。”魏王道,“这是我唯一的要求,阿月,你不要拒绝。”

看着对方眼中的神情,阿月沉默了会儿,最终应了下来。

“好。”

当夜,阿月收拾好行囊,好好休息了一夜。

而南阳城中,魏王正和卫三吩咐着什么。

“阿月的长相有些特殊,和故去的先皇后极像。”看着跟前的人,魏王道,“皇兄这回除了诏书还另写了封信,信中说已经拍了太医署和尚药局的人去云沧城协助医治那些中之人,这两个地方的人多数都见过先皇后,为了避免他们见着阿月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你知道该怎么做。”

此事先前魏王并未告诉过卫三,而紫苑因着魏王曾敲打过,也不敢告诉他。

因此卫三也是今日才知道阿月竟和先皇后生得一样。

可他向来对职责之外的事不感兴趣,因此听后也只是拱手应了声。

“臣定不会让旁人见着阿月姑娘的模样。”

卫三离去后,魏王才走到窗边,当抬头看向浓黑如墨的黑夜时,他的眼中隐约有说不清的情绪显露。

想到阿月此去两人分隔两地,且还有隐患存在。

他觉得,有些事,到了要挑明的时候了。

第二日一早,阿月才起来,刚收拾停当,便听得紫苑说魏王来了。

没想到对方会来的这么早,阿月忙停下手中事情出去。

两人去正厅中坐下。

“我还想着收拾好了去找王爷您的,不想您先来了。”

阿月说着替对方倒了杯茶,而魏王接过后却没有马上喝,反而看着阿月。

“阿月,今日你回云沧,过些日子大军到了,我也要去军中,届时不知再见是何时了。”

阿月不知他要说什么,还以为他只是单纯送别,因而便说总会有再见的时日。

谁知魏王却只是看着她,声音逐渐变得低沉。

“这些日子也不知你是否有感觉到……”

阿月:“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