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七十章(1 / 2)

加入书签

那之后,阿月和魏王便在京城暂时留下了。

陛下时常会召阿月入宫。

阿月倒也不拒绝。

她有时候会自己奉召入宫,有时会和魏王一起去。

但多数时候,还是和魏王一道入宫的。

而每当这时候,天子面上的神情总是非常不好。

阿月不是没看出来,但她从不放在心上。

因为这是对方自己的选择,当陛下非要留她在京城时,就该想到这一点了。

如今的她是魏王妃,她若入宫,在外人看来,和魏王一起才是正常,否则容易落人口实。

但即便如此,魏王一个早早便就藩的亲王在京城之中留了将近两月,也让朝臣们都逐渐有了些想法。

依律,就藩的亲王不能随意入京,尽管魏王是例外,但不代表他能长时间留在京城之中。

不说是不是坏了规矩,便是对天子来说,有了封地的亲王也不宜在京中久待。

对帝位会产生威胁。

毕竟和无封国的亲王相比,封地之中的亲王是允许有自己的守卫和兵队的。

但若只是如此,便也罢了,真正让朝臣忧虑的,是他们不知听谁说的,魏王新娶的王妃和先皇后生得几乎一模一样。

正因如此,陛下才会时常召魏王妃入宫。

那些官位低微的,自然见不着魏王妃。

可官职高的,又隔几日便要去紫宸殿见天子,有时机缘巧合,便会撞见同样奉召入宫的魏王妃。

尽管只是隔着距离瞧上两眼,可当初先皇后的模样都刻在了这些人的脑中,因而便是这几眼,便也能让他们确定,那魏王妃的确和先皇后生得极像了。

如此一来,朝臣们也就咂摸出味来。

只怕是陛下思念先皇后过头了,便将魏王妃当做了代替,否则也不会时常召她入宫。

而魏王身为男子,自然会护着自己的王妃,所以因此不愿离京也是有可能的。

这样两相一对,朝臣们便觉得不能任由陛下如此继续下去。

窥觊臣妻,那是昏君才会做的事。

因此朝臣们便纷纷上奏劝诫天子。

他们倒不敢直接说让陛下不要把心思放在魏王妃身上,而是拐了个弯,将劝诫的重点放在魏王身上。

而这些人似乎是约好了一般,有的甚至连上书的言辞都差不了多少。

都在说魏王乃就藩的亲王,不宜在京中久留,否则便是坏了规矩。

若是由魏王起,旁的亲王日后都留在京城不愿回封地,只怕要出大乱子。

还望陛下下旨,让魏王回渭宁。

总结起来,朝臣们折子中写的也就是这么个内容,唯有少数几个特别实诚的,在折子快结尾时,提了一嘴魏王妃的事,说什么陛下乃明君,不应做出那等觊觎臣妻之事。

虽然提到魏王妃的人少,但这也足以让天子震怒。

紫宸殿中,天子手中正拿着一道折子,他身后是悬着心伺候的张彦,殿内罕见地还有两三个内侍。

那几个内侍同样屏气敛声,谁也不敢则声,生怕自己呼吸重了些叫陛下听见而获罪。

而天子的御案之上,除了他手中拿着的折子,一旁还堆放了不少,尤其是他手边的那几个折子,全都被人打开,眼下正摊放在桌面之上。

天子指尖捏着那道折子,视线落在折子之上,原本便十分阴沉的面色在看了折子的内容后,愈发难看。

与此同时,他的眼神又往手边那些被摊开的折子上瞥了几眼。

内容无一例外,和他手中的折子一样,都是来劝他的。

让他下旨让魏王离京。

不要再召魏王妃入宫。

“一群老匹夫!”半晌,天子将手中的折子狠狠往桌上一掷,声音森然,“自己的事都没管好,倒来管朕了!”

御案之上原本就放了不少折子,他这样一掷,倒有好几份折子被一扫而落,掉落在地上,发出些许响动。

站在下方的几个内侍见状心中更是紧张,连呼吸都放得缓慢了不少。

而在天子身后站着的张彦更是眉心一跳。

但比起那些不敢说话的内侍,此时的张彦却不得不开口劝劝,总不能让陛下就这样生怒下去。

因而便只能硬着头皮往前一步,接着道:“陛下息怒……”

天子却冷笑一声,声音沉沉。

“以为一起上折子朕便会怕了?”他说着视线转而看向那些写来劝诫他的折子,半刻后,方对着下方的那几个内侍吩咐了句,“你们几个,将这些胡言乱语的折子尽数发回门下省。”

那几个内侍闻言忙着躬身应了句,接着便赶忙上去将那些折子收拾好抱走,而先前那有几份掉落在地的也不例外。

就在几人整理好折子准备告退离开紫宸殿时,便听得天子又沉声说了句。

“折子送回去后,若是门下省的人问起,你们什么都不用说,只说是朕让送回去的便是。让他们把这些折子,哪收来的就发回哪儿去。”

几个内侍自然不知陛下的意思,且谁也不敢问,便都忙应了声,接着行礼退出紫宸殿。

而身为殿中监的张彦却是清楚陛下何意的。

那些折子,陛下几乎全都看过了,里面的内容都大同小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