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第 118 章(2 / 2)

加入书签

大伙对于博物馆的回应当然不太满意,不过现在每天放出的票数不算少了,真心想抢票的话总能抢到的,所以倒不至于像一开始那样怨声遍地。

这边游客们才刚出发,吴普已经趁着游览区还没正式对外开放,早早带上李白他们去前头溜达。

这几天吴普都在和沈老商量当代艺术作品展览的事情,沈老认识的人很多,他顺利拿到不少人的联系方式,逐一沟通过后便顺利把展廊填满了。

考虑到还有许多作品可能够不上长期展出的标准,吴普还预留了两个体验展位,可以让游客带着自己的作品或者亲友的作品过来感受一下黑科技的魅力。

沈老在见识过展廊的特殊之处后,特地帮着吴普搞来不少新藏品。

吴普以前卯足劲从沈老那儿搜刮好东西,也没搜刮出多少来,这会儿倒是如愿以偿地拿到不少宝贝!

唉,这叫什么呢,这大概就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吴普这几天都在提前逛三号馆,每天抱着不同的猫猫这里溜溜那里逛逛,感受近现代大佬们提笔写字、提笔作画时的潇洒英姿,颇有些舍不得离开的快乐。

可惜,游客们抢到一次票只能看一天!

要是换成他只能看一天,说不准连饭都舍不得吃。

吴普假惺惺地替游客们惋惜了一番,领着李白他们走过曲折的长廊前往“画中行”交流厅。

李白他们刚吃饱,沐浴着晨辉在展廊中散步,不时三三两两地在某幅字画前驻足,你一言我一语地点评起来。

冯梦龙这个话多的,看着看着都现场作起诗来了。

倒是李白和唐寅一人拎着一个随身携带的小酒壶,时不时倍加珍惜地抿口小酒。

没办法,他们接连几天喝得酩酊大醉,吴普这馆长表示你们要是再这么喝下去就把你们遣送回去。

召唤这事儿是双向的,吴普不同意留下他们,他们就不能留下;反过来说,要是他们不想留下非要走,吴普也留不住他们。

所以说吴普说要“遣送”可不仅仅是口头威胁,他是可以付诸行动的!

虽说唐寅他们都挺有信心,觉得吴普舍不得对他们做出这种冷酷无情的事,可狗馆长的想法谁知道呢?

为了这边还没有尝遍的美酒,唐寅他们毅然决定忍辱负重,每天就挑自己想喝的酒灌满一小壶。

喝一口少一口!

不容易啊!

一行人走走停停,直至九点才走完左边的展廊抵达“画中行”交流厅的门口。

吴普走在最前面,抬手推开门往里走。等人都进去了,交流厅的门缓缓关闭,交流厅里仿佛变了个样。

一行人仿佛置身洛水河畔,听到了远处传来了汩汩水流声。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原作已经失传,只剩下四幅宋朝的临摹版本传了下来。这幅图长达数米,通过不同场景表现出曹植与洛神的相遇与分离。

画中的林木、山石、河流、舟车都随着人物的变化而变化,展现出曹植遇到洛神后的一系列心路历程。

李白他们都是第一次走进“画中行”交流厅,他们本来以为“画中行”只是吴普信口胡夸的话,直至真正走到“画中”,他们才发现吴普说的不是虚言。

这是真的走到画中了啊!

周围的一花一木,看起来都真实得叫他们难以置信。他们伸手去触摸,还能感受到因为笔触不同而带来的不同触感。

仿佛顾恺之当真拥有了传说中的神笔,可以以笔造物!

吴普一行人初入画中,只见几匹身披绸带的肥马在原野上打滚。

正值黄昏,曹植一行人已经人疲马乏,有位侍从正撩起袖子伺候仰倒在地的马儿。

不管人还是马,看着都极有神/韵。

有唐朝人评价说:“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以顾为最”,意思是顾恺之画人最为传神,哪怕如今流传下来的《洛神赋》只有摹本,也能从中窥见一二!

李白他们对着几匹马来回围观了好一会,还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那几匹马的鬃毛,一时都不知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身在画中。

他们沿着山路往前走去,很快看见了曹植一行人。

三十一岁的曹植,回京向兄长曹丕谋求任用,希望兄长能让自己参与朝政。可惜兄长对此不置可否,很快打发他继续回封地去。

这位“独占天下八斗才”的曹家才子,落寞地离开京城返回封地,继续过醉生梦死、无所作为的日子。

这时候夕阳西斜,天色渐晚,连马儿都不肯再往前走,曹植领着从人踱步走到洛水边。

他的神色疲惫,内心也充满煎熬,在侍从簇拥下行至江边,却见江上莲花半合,也似有了倦意。

曹植神思恍惚之间,只见江波之上有一绝妙佳人倚山岩而立,衣袂翩翩,周围云气袅绕,衬得她越发飘然若仙。

画中的曹植一下子看痴了,快步走到江边想把那绝妙佳人看得更仔细些。

画外的唐寅等人也看得目不转睛。

只恨遇到如此佳人的人不是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