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2 / 2)

加入书签

“国主可知道,这朔方城是哪个将帅在镇守?”

“知道,李世绩就是朔方行军道上的大总管。”

夷男脸上的肉都在抽搐;

“那国主还要来啃硬骨头?”

弃宗农很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李世绩也是人,他不是神仙,况且他手里的那些兵马,全部拿去应付可汗那边了,朔方这里,我带来了八万兵卒,当然不用害怕他了,灭杀李世绩可能有些困难,但是找个缺口杀进去,应该不是什么天大的难题。”

夷男脸上的肉再抽了几下,忍住了要说出来的话。

“去你娘的,你自己没事找事,找李世绩的主力部队厮杀,这可怪不得别人了,可不是老子非要叫伱来啃硬骨头的,这是天意,叫你逼迫老子去?”

“李世绩要是好纠缠,容易欺负的话,老子不知道带着孩子们过来?”

“你这个蠢驴!”

尽管夷男心里很开心,他还盼望着吐蕃国主的这八万人被李世绩狠狠的收拾一顿,可是脸上可不能表现出来,夷男一副十分关心的样子;

“那李世绩出自名门世家,虽说家道中落了,可是他从小学的一肚子兵法战事,很不好纠缠的,国主可要小心一些了,莫要疏忽大意。”

弃宗弄赞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可汗放心,不用惦记我们大雪山下来的儿女,汉人的兵法,我们也学过不少,而且还请了几个五姓七望世家里的族老过来教授我们。”

“而且针对汉人的几个有名的将帅,我们在一块儿仔细考量了两年多,可以说知己知彼了。”

“实不相瞒可汗,即便没有可汗来找我,我也会在明年过去寻找可汗,咱们两家合起来攻打李唐的话,他们根本不会赢的。”

“哦?确实,国主说的对,两家打一家肯定要占大便宜的,汉人那边也有句俗话,那就是,双拳难敌四手,能狼难敌众……”

夷男正在说话,忽然想到把自己这边比喻成犬,有些不太合适,就赶紧闭上了嘴巴。

不过意思是有了,再厉害的狼也扛不住一堆猎狗的撕咬!

“况且我们大雪山下来的兵卒,爬山涉水习惯了,平时放个牛羊,还要翻山越岭呢,在我们眼里,根本不需要路,我们自己就能踏出一条新路。”

“所以呢?国主是想说什么?走小路去朔方腹部?然后里应外合?”

“可汗就说对了一半,里应外合正是我们要做的,这里有两个路,一路是安排人马从里头杀。”

“另外一路就是,五姓七望那些家族里,也有我们大雪山的盟友,适当的时候,我会请他们出现的,所以嘛,里应外合就是打败李世绩的最好计谋。”

听到这里的夷男心里狠跳了两三下,他没想到大雪山的部落,居然也有汉人的叛徒帮忙出主意想办法!

看来汉人也真是该灭亡的时候了,否则怎么会冒出来许多叛徒?

自己已经联络了五六个世家门户接应,为的就是两个方面,第一里应外合,第二方便以后治理汉人的土地。

真没想到这山里出来的家伙也在暗中寻找到了五姓七望里的盟友……

满屋的朝廷重臣,对李钰这般从容不迫,对应如流的洒脱,不禁点头赞许,甚至很多都在心里拿自家的崽子来对比。

程咬金又转身看着旁边的文士介绍道;

“贤侄快来见过中书令,这是你房叔父,可了不得了,这可是咱们大唐的第一谋士,不可等闲视之…”

只见杜如晦旁边一个年龄稍大一些的白袍文官,微笑的看着程咬金和李钰:

“老夫智力平平,可当不得知节的抬爱,贤侄莫要听你程叔父胡言乱语!”

李钰行礼后站直了身子,好奇的看看杜如晦又看着房玄龄,

这二人果然如史书里所说,形影不离,如今来秦府做客,都同坐一边,这房玄龄看起来似乎大了杜如晦七八岁的样子,却红光满面,明显身体更为健康,

三缕胡须干净利落,垂于胸前,一身白袍,尘土不染,说话不吭不卑,礼数周全。

李钰微笑着面对;

“房叔父大名,侄儿早已知晓,污泥难掩美玉,叔父善谋,这天下人皆知,复有谦谦君子之风,实是吾辈楷模,叔父又何必过谦。”

房玄龄手抚三寸美髯,只微笑不语,只看样子就知道,李钰这马屁定是拍到了心坎里去!

程咬金看房玄龄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鼻子立马发出“嗤”的一声轻响,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贤侄别搭理他,瞅把他美得!”

说完程咬金转过身看着另一边陪着秦琼相坐的两个武将,

“这位是兵部尚书卫国公,你要叫李伯父,

你李伯父可是大名鼎鼎的军中战神,你以后出仕定是武将阵营里的,需向你李伯父多多请教!”

能叫程咬金衷心佩服的军方大佬,实在不多,即便程咬金只提了李伯父,未说名字,李钰也猜到了,

这五六十岁的小老头儿,应该就是隋朝名将韩擒虎的外甥,名震大唐四方的战神~李靖!

“侄子拜见李伯父,”

“贤侄无须多礼,贤侄那三国的故事,可是轰动长安呐,

期中的各种计谋层出不穷,水攻,火攻,断粮草,抄后路,当真是叫人大开眼界。”

“伯父切勿缪赞,不过是说一些奇闻趣事罢啦,当不得真,

倒是伯父,于行军之事,进退有据,张弛有度,总揽全局,

当真是我大唐军方之中流砥柱,令人钦佩不已!侄子以为,末学后进当以伯父为准,三省其身,以期早日成长,方能建功立业!”

这李靖戎马半生,家学源源深厚,又是贵族出身,养气的功夫炉火纯青,且身居高位,什么恭维的话没听过?

对李钰一个少年郎的马屁,自然是无动于衷,不过少年人胸有所学,还能如此恭敬长辈的,确实叫李靖对其好感上升。

今日不过是私下里聚会,也不必摆什么架子,李靖笑呵呵的回道:

“贤侄言过了,老夫半生戎马,只占了生性谨慎的便宜,行事不敢贪功,但求无过耳!”

“来,来,来,伯父与你引荐,这位是左侍郎并州都督,与老夫同为李姓,

又添为同僚,别看你这李叔父年纪轻轻,一身的本事可甚为厉害,

尤其对于排兵布阵,研究甚深,汝三国里的故事,老夫与懋功多有详谈,

懋功早就想与你辩论一番,用兵之道,快些见过,他日也好互补长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