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7章 折叠手机(2 / 2)

加入书签

        虽然只是这小小的‘上’‘下’之变,却带来了一个衍生的意外惊喜,就是在308C老版本的时候,由于听筒需要做得尽可能的大,在小小的主体平面上面镶嵌了‘按键’‘屏幕’‘听筒’三个模块。

        就使得屏幕尺寸没法做大。

        只能折中的在‘按键’和‘听筒’之间,放了一个4×1cm,面积只有4cm的小黑白单色屏幕。

        这么小的屏幕,分辨里面的来电显示以及收发短信,肯定很不方便。

        而现在选择上翻型的改进机型,就可以把听筒转到翻盖上面,而纽扣小迷你的话筒则是放在手机下主体的最下端,做几个小针孔就行了。

        这样一来,308C+的下主体,就只有两个表面模块。

        ‘按键’和‘屏幕’。

        手机的屏幕也做成了4.3×2.3cm尺寸,屏幕面积达到了9.89cm,是原来长条形小屏幕的两倍还多。

        这种改进,让308C+不但在东亚和东南亚卖的疯狂,就连更注重产品实用价值的欧美,也有一部分自诩时尚个性的年轻人,开始接受这个机型。

        在今年年初,Motorol308C+的设计师们乘胜追击,推出了第二款翻盖式手机,V998。

        再一次引发业界的惊讶和哗然。

        因为在这之前,世界几大手机厂商,除了Motorol在生产308C+以外,并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商家跟进模仿翻盖机。

        因为这种事情并不是一句话,就能够轻易完成的简单事情。

        从产品的立项,设计师和工程技术部门的协同合作,做出样机,测试,编辑新产品参数和数据标准,寻求新的零部件供应商,设计和打造新的手机生产线。

        这几乎等于是重新开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财力人力。

        而之前的直板机,已经是一个涵盖了全产业链的完成成熟的线路。

        况且目前整个西方发达国家,直板机占据了绝对的主流市场份额,按照这些傲慢的西方人根深蒂固的轻视思想,整个亚非拉地区应该是承接他们落后淘汰的产能和产品,怎么可能为了迎合这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用户的喜好,更费时费力的研发新型的产品?

        这次Motorol的V998在设计上面有了比308C+更大的改观,由之前得主体和外壳两个主次部分,变成了双主体结构。

        下面原来是按键和屏幕的主体,变成了全键盘覆盖,而上面原本只有一个听筒功能,则是把屏幕也移动了过去,变成了屏幕和听筒并存。

        这时候的手机有十九个机械按键,原本的308C和308C+,都是牺牲按键的面积来腾挤空间。

        现在则是把下主体的表面空间全部留给这十九个按键,而把原来大量空余,形成闲置浪费的上翻盖完全的利用起来,一半屏幕,一半听筒。

        这样,人机交流的最重要的三个外现模块,‘按键’‘屏幕’‘听筒’,则是完全填充了手机的上下翻盖的空间,也使得翻盖手机之前和直板机相比的模块劣势不但得到了回补,而且整个外展面积要大于直板机。

        于是V998在西方欧美市场,不再像原来的308C和308C+那样,只是作为几少量彰显个性和特立独行的非主流年轻人的市场,而是开始在整个大市场里面的各阶层用户里面流行。

        至此,只要稍微有一点手机行业风向标辨认能力的观察者们,这时候都几乎能够看得出来,至少在手机没有新的大变革来临之前,极有可能未来高档手机的标配之一,就是‘翻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