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飞船公布,震惊所有人(2 / 2)

加入书签

之前拍摄的外部画面,所有人没有对比,不知道宇宙飞船到底有多大。

可是现在内部场景曝光,所有人心里已经大概有数了,这艘宇宙飞船估计有上万吨巨轮那么大。

因为几十个画面里,有各种成熟的植物,还有各种生物,比如鸡鸭、猴子、小狗等等。

杨舟解释道:“绿洲号宇宙飞船,目的是降落在火星上,没有返回任务,根据规划,它将是人类第一个火星基地,里面的生物都将由智能系统照顾,可以满足他们在火星最少生活半年时间。”

“而我们将通过远程监控系统,观察所有生物的生存状态,这将为人类登陆火星做好铺垫,要是生物在飞船基地内没有异常,我们下一艘宇宙飞船将降落在第一艘绿洲飞船旁,并且连接在一起。”

所有人都听出了杨舟的野心,原来这艘绿洲宇宙飞船是打前站的,看监控画面里无数的植物和动物,现场不知情的人都震撼得张大嘴巴。

张丰此时觉得之前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可笑,他还在为了学术成果想找杨舟理论。

可杨舟现在已经造宇宙飞船登陆火星了!

可是杨舟明明是生物领域的专家,他选择在这个场合公布这条消息,是有什么深意呢?

张丰和无数国外的生物专家陷入沉思,他们可不认为杨舟这个生物专家,会莫名其妙地在这个场合宣布这条消息。

现在很多人都猜到了,这次植物博览会的时间,肯定是故意这样安排。

航天技术,很可能和生物领域也有关联。

不需要他们提问了,杨舟本来就打算在今天这个场合示威,让这些自以为技术领先的生物学家们知道华国的生物技术可不是落后,而是没有展示而已。

“刚才在来场馆的时候,张教授堵住我,说他们已经全面领先,在生物领域上,完全超越了我们,呵呵。”

杨舟这声呵呵,让张丰脸色泛红,也不知道是羞愧还是愤怒。

“很多人也奇怪为什么航天的事,会放在植物博览会上?那我就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吧。”

杨舟面带微笑,还特意看了眼张丰,两人的眼神对视了一小会儿。

“最近几个月,航天事业取得空前成果,一个多月前,重型火箭发射,一个多月后,宇宙飞船发射,在昨晚航天基地还有另一项发射任务,发射了一枚万吨火箭,运载了更大的空间站舱室到我们的空间站上连接。”

“这一切,都和生物技术有关,我们在生物领域,依旧取得了重大成果,研发出了超熔材料,这种材料可以抵御高温,开发出更加先进强力的发动机,将这些技术运用到航天领域,才有了大家现在看到的一切。”

“所以,航天和今天的植物博览会也有关,我才选择在今天这个场合宣布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另外,不久后大家就能看到科幻电影里出现的空天航母,我们的航母现在不只能在海上航行,以后还能飞在天上!”

话音刚落,台下无数倒吸凉气,还有惊骇的叫声。

宇宙飞船大家可能还没有反应过来,因为杨舟刚才介绍参数,还有宣布这是单程宇宙飞船,大家其实已经发现,原来宇宙飞船并没有杨舟一开始说的那么强。

这就跟一个重型火箭,发射到了火星差不多,完全不是大家想象中那种宇宙飞船。

但现在杨舟说空天航母,这意义又不一样了。

空天航母到底要多强大的发动机,多大的推力,才能让空天航母出现在这个世界。

动力问题如何解决?

难道杨舟开发的生物材料,已经实现了可控核聚变?

杨舟介绍得太笼统了,大家到现在都不知道绿洲号宇宙飞船用的什么动力。

台下再次喧哗起来,这次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大家询问了,就算是杨舟背后的画面再震惊,大家都要问个明白。

但杨舟没有给大家机会,当宣布完空天航母计划后,杨舟微笑着弯腰鞠躬,旋即快速下台,在保镖的保护下,快速离开现场。

典型的管杀不管埋,根本不理会无数求知欲旺盛的现场人员。

网上的直播还在继续,不过这次直播切换成了主持人画面。

杨舟宣布的很多消息,主持人都是提前知晓的情报,在杨舟下去后,主持人负责解释这两个重大消息,只不过他们更加不会涉及机密信息,因为他们也根本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不过他们稍微比大家了解的多一些的地方就是,郭嘉大战略即将面临调整,无数私企还有航天局都会大力开发宇宙。

现在是大变革时代,即将出现无数工作岗位和机会。

本来这几年全球经济下滑,国内也有无数人失业,但现在有了开发宇宙的发展方向,这些新诞生的无数新职位,都将造福无数人。

主持人不知道宇宙飞船的事,也不知道技术细节,但可以分析进入星际时代后,大家会有哪些机会。

这也是这次发布会的主办方特地引导的事,要让大家慢慢接受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

不要只盯着赚钱的金融业或者互联网平台。

大家要眼光放长远一点,如果开发火星,开发月球,会有哪些新职业会产生。

网上直播间主持人正在科普介绍着,现场却没有人介绍,关于航天的事,没有人负责介绍,有些人也想从直播间了解信息。

结果发现这些主持人也没说什么干货,都是分析什么职位,机会之类的事,在现场的人只好放下手机,和周围的人讨论,或者和工作人员打听起来。

植物博览会,完全被忽略了,有杨舟宣布的重磅消息,植物博览会根本无关紧要。

当然这也在主办方的预料之中,第一天博览会肯定不是重点,后面还有两天,冷静下来的客户,才可能静下心来看有什么新植物,达成一些交易。

张丰和国外的无数专家们围在一起,小声讨论着。

他们实在没想到,杨舟竟然另辟蹊径,在航空领域出手。

那这次他们带过来的无数植物,甚至他研究出的癌症植物,都不算什么了。

人家杨舟研发的植物,可是直接推进了航天业,让人类进入了星际时代。

他们的植物,却都在地球上折腾,癌症植物现在还是半成品,就算是成品也意义不大,只是证明他张丰生物技术不错,终于赶上杨舟了。

可癌症植物,本来就量产了,两者间的差距,现在就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不可能!到底是什么植物材料能推动航天业发展,我们差不多在同样的起跑线上,根本不可能有这种材料!有的话,我们也发现了!”诺奖得主不甘心地喊道。

“可是杨舟已经成功了啊,他一直在说这几个月在搞航天,他一个生物学家,除了用生物技术推动材料发展,间接推动航天业,没有其他可能,我们再次落后了....”有人失落地嘀咕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