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9章 为什么抑郁?(2 / 2)

加入书签

可尽管如此,朝廷内外对赵灵素的突然离世还是充满了疑惑。

毕竟,皇上身边曾经心爱的三个女人,如今已经死去两个,只剩下贵为皇后的郑妙谨了,难免会让人想岔。

为此,王安也很着急。

因为他习惯站在皇上的角度,想着这时候德嫔去世,一让皇上怎么办?到底回不回来?二势必会将皇后推到舆论中心,是否真的抑郁而终?

李时珍医术高超是没错,可谁能保证他的诊断就是事实?

肯定有人会由德嫔的死联想到郑皇后,会不会是郑皇后所为?

将朱常洛母子俩送到台湾,就是郑皇后在背后一手操纵的。

所以王安既担心朱翊镠的处境,又担心郑妙谨的处境。

反正王安觉得,赵灵素这时候死去对皇上与皇后都不利。

可生老病死谁能主宰?

要依他的意见,德嫔突然离世,这讣告都不能立即传出去。

不然会让皇上难以抉择,会将皇后陷入舆论的风波当中。

但郑皇后与陈炬都坚持发丧,而且还第一时间将消息送至辽东。

这么大的事儿如何瞒得住天下?

尽管王安觉得要是成心想瞒,怎么着都会有办法,可既然郑皇后与陈炬都坚持发丧,他也不好多争辩什么。

……

赵灵素去世,一应礼仪还是交给礼部主持。

礼部尚书徐学谟,一方面哀叹赵灵素如此年轻竟香消玉损,实在可惜;

但另一方面,他的心里也有几分窃喜,心想随着李之怿与赵灵素的相继去世,女儿成为皇上两个女人之一。

从此以后,皇上的恩宠,只有女儿与郑皇后两个人分了。

以皇上的性子,怕是也不会再选嫔妃,那女儿的地位可想而知。

徐学谟当然暗自高兴。

关于赵灵素突然离世的议论,他也听到了一些,尤其关心那个非议:赵灵素的死会不会与郑妙谨有关?

倘若有关,那真是为女儿的远见卓识而称赞。女儿当初选择混入军中,随皇上偷偷赶往辽东,等于是远离了宫廷的纷争,自然不会受到伤害。

当然,对那些议论,徐学谟也没太放在心上,毕竟在他的认知里,郑皇后完全没必要对德嫔下手。

德嫔与郑皇后压根没得比,郑皇后怎么可能为这事儿对德嫔下手?德嫔对她根本没有任何威胁嘛。

女儿现在倒是有。不仅天天与皇上腻在一起,还怀上了孩子。

可皇后真是这样的人吗?

徐学谟不信。皇后聪明绝顶,才不会做这种招人怨的“傻事”呢。

……

坤宁宫。

郑妙谨召见王安,直接问道:“你说皇上会不会回京?”

“这个……”王安稍有犹豫,然后冷静地回道,“皇后娘娘,依奴婢之见,万岁爷重情重义,会第一时间赶回来,可辽东那边正处于攻坚阶段,倘若万岁爷选择回来,辽东那边的许多工作都将无法向前推进、展开了。”

“我只想知道,你认为皇上会不会回来?”郑妙谨又问了一次。

“奴婢觉得,会。”王安点头回道。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