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粮食(2 / 2)

加入书签

“州长,我们公司目前有员工627人,150吨运输船5艘,加工厂1座。”

“鸟粪石矿场的情况呢?”

安栗解释道:“目前勘探出有鸟粪石的岛屿,一共是13座,总储量为8.7~9.5万吨,矿物品位在30%~65%之间。”

乔三才摇了摇头:“不够,这个产量不够,至少要达到年产5万吨左右,才可以满足当前三个州的需要。”

对此安栗苦笑不已:“州长,我们也想扩大生产,但是流求周边的岛屿已经勘探过了,总储量就这么多,而南海诸沙上的鸟粪石,距离是一个大问题。”

“这样吧!你们不用管储备,继续扩大开采量,我们很快就不用担心运输问题了。”

知道一些内部消息的乔三才,做出了最合理的安排。

既然上级有解决方案,安栗自然没有意见:“那我就向矿业部打报告,申请扩大生产。”

“嗯,你将报告直接发给矿业部,就说是我批准的。”

“明白!”

粮食产量对于人革联而言太重要了。

或者说,粮食对于没有掌握可控核聚变之前的人类社会,其重要性不亚于军队。

毕竟民以食为天。

没有衣服可以用树叶干草,没有金属可以用石器木器,没有药物可以靠免疫力硬扛。

可是如果没有粮食,那就没有办法了。

在人类进入封建时代之后,单纯的打猎采集,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社会的整体食物需求了。

哪怕是游牧民族,其实他们也要粮食。

不用感到奇怪,他们不仅仅需要粮食,而且需求量还不在少数。

别被现代社会中的“游牧民族”误导了,其实古典时代的游牧民族,可没有办法天天喝酒吃肉,他们的牛羊相当于农民的农田,普通牧民主食是奶制品、谷物和草籽。

漠北的游牧民族,每年都好在南下过冬之前,在河谷平原之中撒播草籽和谷物种子,然后明年再过来收获。

甚至部落里面,还有专门的农奴,就是专门种植谷物的。

……

另一边。

淡水钢铁厂。

不断升级改造的钢铁厂,此时已经拥有12座小高炉,每月生铁产量达到了3600~4800吨的规模。

而在冶炼技术上,又陆续研发了煤气增温技术、纯氧脱碳技术。

特别是纯氧的出现,让钢铁的质量变得越发可控起来,加上流求州本身有锰矿,现在钢铁厂已经可以冶炼锰钢了。

至于纯氧如何获得。

非常简单。

钢铁厂的不远处,已经建起了一座火电厂,利用钢铁厂的废热和煤炭进行发电。

然后用火电厂的电能进行电解水,获得氧气和氢气,然后使用汞吸收氧气,变成氧化汞,提纯氢气。

氢气被送去冶炼钢铁。

而氧化汞加热之后,又可以获得纯氧和汞,汞进行循环利用,氧气提纯之后,储备在高锰钢制造的钢瓶之中。

现在钢铁厂每个月,可以生产生铁3600~4800吨,然后使用这些生铁,进一步冶炼出稳定的高质量钢铁,每个月产量大概在1200~1500吨左右。

而且由于火电厂的电能相对充沛,又利用这些电能,供应一批电动机床。

龙莎此时就在这里,带着上百个助手,利用锻压机、冲压机、电动机床、翻砂铸件,打造出第一批成熟的蒸汽机。

这批蒸汽机的功率已经相当高,单台可以达到2000马力左右,而且热效率也接近1930年的水平。

随着最后的检查工作完成,龙莎看着喷吐着黑色烟雾的钢铁机器,那是工业的人造伟力,正向这个时代咆哮着。

她研制的这一批高压蒸汽机,一共有12台,是准备安置在船只上的。

淡水造船厂已经建造了6条咆哮级混合船。

咆哮级的满载排水量1800吨,有效载荷为1100吨,拥有5道硬帆、32个水密舱、钢结构拼合木龙骨,以及大量的钢结构部件。

之所以采用大量钢结构部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整体强度,以适应蒸汽机。

大业14年1月13日。

咆哮级的首船,完成了蒸汽机安装工作,龙莎在设计上,直接跳过了明轮,进入螺旋桨推进的阶段。

至于螺旋桨早期容易漏水的问题,她采用了高精度部件,加上油封技术。

当锅炉被烧热之后,伴随着一阵尖锐的汽笛声在淡水港响起,刚刚从北方移民过来的农民,看到这一幕后,仿佛见到到了神迹一般。

龙莎让锅炉工将火力开的最大。

半个小时之后,祝融1型蒸汽机的功率达到最大,提供了2130马力的强劲动力。

而咆哮级在蒸汽推进的状态下,会放下硬帆,减少船只航行的阻力。

此时咆哮级的速度,达到了19节的高速状态,对于木船而言,这个速度已经是极限了,如果速度再快,那船只的结构会承受不住。

而且长期最大功率的使用蒸汽机,也不利于蒸汽机的热效率、使用寿命。

现在只是为了测试,才会使用最高功率。

按照龙莎的估计,咆哮级的巡航速度,维持在10节左右,应该是性价比最高的经济航速。

咆哮级的动力煤储备为150吨,以10节的经济航速,可以航行4200公里左右。

如果是采用高速模式,即16节航速时,续航里程只剩下2100公里,而且机械故障率会迅速攀升。

不过蒸汽机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木炭、木材作为燃料,保持10节的航速。

毕竟煤炭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的,特别是对于前往未知海域探索的蒸汽船而言,可以烧木炭、木材,才可以保证续航能力。

而且风帆也必须保留,不然遇到蒸汽机故障了,又刚好在茫茫大海上,没有风帆那就真要完犊子了。

龙莎指挥着咆哮号,从淡水港横渡流求海峡,直接逆着西北风,向舟山港航行过去。

全程保持10节的航速。

不到两天就抵达了舟山港,由于咆哮号上装了200吨煤炭,都足够来回好几趟了。

在舟山造船厂检修了一次之后,龙莎没有发现大问题,又急匆匆开着咆哮号返回淡水。

https://www.xddxs.co/read/45636/2975088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