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变化(2 / 2)

加入书签

这些建筑物的标准,都是按照百年使用寿命来建设的,至于高层商品房之类,人革联并不需要,因为现在各地的人口密度并不高,没有必要建设危险性极高的高层商品房。

“高邮变化好大,要是我们可以搬到城里面住大房子,那该多好!”陆春花有些羡慕的说道。

章大狗却摇摇头:“我们农场以后也会建住宅的,加上以后有蒸汽车,不用羡慕城里面。”

“真的吗?”

章大狗非常坚定的说道:“我在陆军的时候,宣讲官跟我说的,以后城市和乡村是并行的,不存在区别对待的问题。”

“那个宣讲官不会在忽悠人吧?”陆春花不相信的问道。

作为一个狂热的大同思想信仰者,章大狗言语中充斥着自信:

“不可能,宣讲官之前说的很多事情都实现了,我相信在郑总督的带领下,我们一定可以实现天下大同的。”

“如果真的可以实现天下大同,那就太好了。”陆春花虽然不理解这个男人眼神中的狂热和坚定,但是并不影响她一起憧憬未来。

俩人走在大街上,哪怕是秋风萧瑟,仍然不减闹市的繁华。

个体户开办的小餐馆、理发店、小吃店、修理铺、特产店,环绕着供销社和银行。

因为很多商户多知道,供销社和银行的客流量最多。

俩人去银行拿了5000晶币,便开始了大采购。

商业街上最热闹的地方,除了供销社和银行,就是新开张的照相馆,以及裁缝铺。

在商业街中,一排18间店铺都是裁缝店,由于人革联不允许私人商业公司存在,个体户的人手被限制在10人以下,因此裁缝铺才遍地开花。

章大狗拉着陆春花,走进一家叫“王记”的裁缝店。

看着柜台上,五颜六色的棉布、粗糙灰色的麻布、柔顺光滑的绸布,陆春花眼睛都快移不开了。

“两位客人,请问有什么需要?我们店里面可以定制枕头、棉被、衣服。”一个半老徐娘的妇人笑嘻嘻地问道。

章大狗连忙说道:“如何定制?”

“带料和不带料?”妇人询问道。

“不带料。”

妇人介绍了价格:“棉布,大人衣服一套,连工料370元;麻布……”

章大狗和陆春花商量了一下,要了两套加厚的棉衣,以及一张填充木棉的棉被。

之所以直接定制,主要是自己做要很多时间,而现在都入秋了,加上裁缝铺也挣不多,一套衣服就赚20~30元。

在脚踏式缝纫机的帮助下,两套衣服迅速被加工出来。

不过章大狗俩人,并没有在店里干等,而是去供销社里面买东西。

供销社的商品变得更多了,甚至还有收音机、缝纫机和自行车,只是价格有些高。

章大狗也没有舍得买,他购买了一些冰糖、胡椒、葡萄酒和十几个肉罐头。

而陆春花则买了一盒子咸鸭蛋(六颗),一袋子小麦粉,加上一大瓶便宜的鲸鱼油。

其实农场工作是包吃住的,需要他们自己开小灶的情况不多,一般就是放假和请假期间,或者请客吃饭的时候。

当然,他们也可以去食堂吃,只是非工作期间过去吃,需要给食堂付钱,相当于下馆子。

俩人手里面提中大包小包,又来到照相馆,照了合影和大头照。

其实现在新一代的身份证,都需要贴大头照了,可以有效减少冒充的可能性。

此时的人革联境内,是一个变化非常迅速的时代,很多东西随着基础材料和技术的完善,已经没有技术难度了。

比如各种电器和机械。

在流求基隆、广南鸿基、岭南郁林,此时已经铺设了电车轨道,因为这些城市周边有发电站。

而江南和华北各地,则开设了专门的空中客运航线,投入了两艘鲲鹏级飞艇,改造成为客运飞艇。

至于蒸汽运输船在各地应用,那更是越发的广泛起来。

很多潜伏在人革联境内的敌对势力间谍,甚至已经自暴自弃了,因为他们见识到太多了,内心会难以自控的动摇。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对于饱受战争的很多人而言,内心都会迷茫和动摇。

毕竟会过来当间谍的人,绝大多数都不是富贵人家出身的,一旦他们将自己代入人革联之中,内心不会动摇的人,只能是那些从小培养的死士。

因此很多间谍都被策反了,让黑衣卫可以通过这些人,发过来影响敌人的内部。

比如此时的李唐内部,还有高句丽。

很多人根本不想跟着李唐逃亡西域,这是人性的必然选择。

随着时间推移,人革联初步稳定了华北之后,便开始加大渗透,准备明年拿下关中和巴蜀,彻底结束中原的战乱。

而类似于章大狗这样的普通人,其实他们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大影响。

这主要是人革联庞大的物资供应能力,以及粮食储备。

截止新历4年的十月份,人革联各种物资的年产量再创新高。

生铁为16万吨、粗钢5.3万吨、特种钢1.6万吨、电解铝8360吨、铜1.3万吨、锡3250吨、铅527吨、锰33吨……

煤炭264万吨、水泥86万吨、玻璃6.3万吨……

这些都是工业的硬实力,让敌人瑟瑟发抖的力量,也是让民众可以衣食无忧的保障。

工业和资源,才是迈向强大的基础。

今年生产的另一个大宗工业品,是和农业紧密相连的化肥。

通过探索吕宋群岛、南海诸岛,目前发现的鸟粪石矿产资源,储量达到了350~400万吨左右。

加上蒸汽船和蒸汽挖掘机的投入使用,让鸟粪石开采规模扩大了很多,达到了年产12万吨的规模。

然后是人工合成的氮肥、钾肥、磷肥,也突破了千吨的规模。

这些化肥的投入,对于农业的增产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很多化肥充足的农田,亩产有近一倍的增长。

吃下华北之后,那些难民并没有吃垮人革联,反而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让北方的基础设施迅速完善起来。

而这个情况,自然没有瞒住李唐、高句丽、突人。

就在这种势不可挡的大势下,北方边境的代郡附近,却出现了一些异动,引起了黑衣卫的关注。

很快这个情况的调查报告,就出现在白玉楼等人的手上。

https://www.xddxs.co/read/45636/2985564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