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收尾(1 / 2)

加入书签

年底,由大泽乡掀起的起义震动整个秦国,而那个一直在幕后推动这一切的神秘人也终于出现在了刘邦的面前。

当他知道咸阳那边有人前来看他时,心里既有些激动,又有些不安。

来到泗水河畔,远远就看到一队车马绵延数里,身披甲胄的将士分列两排,刘邦有些胆战心惊的从当中穿过,只见一人面朝河水而立,一袭披风兜帽,在风中带出浓郁的熏香,走到近处,香味愈发浓郁,刘邦抽了抽鼻子,下意识的向后错开几步。

从背影而看,对方并非女子,背影却让人感到莫名的眼熟,刘邦心里突然一跳,泛起一丝不妙的预感,直到易小川转过身来,刘邦的脸色瞬间惨白一片,眼皮不断抽搐,额间冷汗直流。

刘邦吞了口口水,结巴道,“贤...贤弟.....怎么是你?”

一年未见,此时的易小川换上了一身黑色肃然的官服,两鬓和额间的刘海也被压在发冠下面,梳理的一丝不苟。

整个人不管是气质还是形象都已和以往大不相同,唯一一样的,也许就是和之前相同的容貌,以及光溜溜的下巴了。

“若非是我,谁又会平白无故的送你银钱粮草,助你收拢人心?”

刘邦心中愈发惶恐,这一年来,即便远在沛县,他也时常听到咸阳那边传来的一些事迹,听闻各地暴乱,陛下急怒攻心呕血不止,近来身子每况愈下;朝堂也逐渐由眼前的这位川公公以及李斯把控。

眼下易小川亲自来沛县找他,刘邦心知对方绝不只是叙旧,哪怕易小川已经接连资助他大半年的银钱,可他心里仍不免有些担心,担心易小川记恨当年强征徭役之事,想要寻机报复。

“没想到贤弟每日操劳国事,竟还不忘沛县故兄,真是太让为兄感动了。”刘邦眼含热泪,卷起衣袖低头擦拭眼角,视线的余光不停打量易小川,观察着对方的表情变化。

易小川眼中闪过一丝暖意,现在的他早已断绝了和高要周寂等人的联系,就连项羽小月的婚礼都未曾参加,如今听到刘邦‘情真意切’的话语,心底还是有那么一丁点的感动。

见易小川眼神柔化,刘邦趁势拉着易小川的手腕,与之攀谈起来,易小川也许久没有和人说过这么多话了。

命人准备好桌案与酒菜,两人坐在泗水河畔,相谈甚欢。

其间刘邦旁敲侧击询问起易小川的来意,易小川直言不避道:“眼下的秦国,风雨飘摇,即将步入倾覆之日,我资助大哥许久,就是想让大哥广交豪杰,拥有起义之资。”

“起义?!你想让我造反!”

刘邦猛然站起身来,目瞪口呆的看向易小川,谋逆造反这种事儿他以前想都不敢想,这会儿听易小川提起,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

易小川此行果然是来寻仇的,并且想株连他刘家九族,将他逼上绝路。

易小川微微颔首,摆手让他入座,笑道:“若非如此,我又怎会给你那么多银钱让你收拢人心?”

刘邦看了眼相隔不远的刀斧手,森然的刀刃晃过他的眼睛,让他的眼皮止不住跳了跳。

刘邦心里隐隐有种感觉,倘若他今日拒绝易小川,怕是这滚滚泗水,就会成为自己的埋骨之地了。

重新入座,易小川瞧出刘邦眼神的慌乱,微笑道:“有关起义之事,你不用太过担心,我会全力帮你,帮你攻下咸阳,登基称帝。”

登基称帝.......

刘邦心情不免有些恍惚,当皇帝谁不喜欢?可成为皇帝之后呢?易小川帮他做这些又有什么目的?

生性阴暗的刘邦相信以往那个没心没肺的易小川,但对于面前这个川公公,却是抱有十二分的警惕。

“倘若贤弟真能帮我成就大业,我愿封贤弟为一字并肩王,和你平分天下!”刘邦将眼底的试探隐去,故作慷慨的握住易小川的手,激动的晃了两下。

此号已废,就算得了天下又如何?

易小川轻叹一声,幽幽的说道:“不必了,我对天下并不感兴趣,待你登基称帝,我便会隐居避世,再不牵扯朝廷纷扰。”

倘若易小川欣然答应,刘邦心里还稍微有点安心,可听到易小川断然拒绝此事,刘邦原本就提起十二分的警惕又暴涨几分,眼神瞄向易小川,隐隐中,满是忌惮。

.............

咸阳那边。

对于易小川捣鼓出的这些小动作,周寂一直没有在意,亦或者根本就无需在意。

这个世界的历史走向何方和他没有半点关系,他也没指望把剩下的寿元全耗在这里,只为熬到现代。

唯一受到影响的,可能就是天下第一楼的扩张计划了。

由于各地的暴乱,高要本想搁置分店计划,但由于项梁与项氏族人的坚持,项羽只好带着小月返回楚地,他与叔父收拢楚国旧部,而小月则在楚国故都,开了第一家酒楼分店。

又过数月,丰西芒砀山中再次传来义军的消息,首领自号赤帝之子,斩白蛇起义,短短三日就集结了数万人,且兵戈铠甲齐全、训练有素,一经起义就拿下沛县,并以此为基,向四周扩散开来。

听到这个消息,吕雉和素素吓的险些昏厥,吕公这几年因造纸作坊的缘故可以说富可敌国,叛军若是攻占沛县,单纯掳掠钱财倒也罢了,要是再谋害性命,那该如何是好?

为此,周寂只好宽慰二女,并连夜赶回沛县。

所幸刘邦并非莽撞无脑之人,深知吕公手握造纸坊,不管在寒门还是士族间都颇具影响,所以在入城之后,只是派人将其软禁家中,并未做的太过出格。

至于那些能下金蛋的造纸坊和书局,他确是眼馋已久了,当即尽入彀中,同样派遣了重兵把守。

入夜,刘邦处理着军中政务,忽然间,一种熟悉的感觉涌入心头,再一抬头,却见一个噩梦般的身影出现在他桌前,烛火垂直而立,不见丝毫晃动,而刘邦的心却是颤栗不已,仿佛回到蹲了半夜马步的那一天。

被吓了一跳的刘邦,有意或是无意的把砚台打落,掉在地上发出一声清脆声响,余光扫向门外,却见门口的侍卫纹丝不动,就好像在原地定格了一般。

“不用在我面前耍这些小心机了,他们听不到的。”周寂淡然一笑,低头看向地上的砚台,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掌将它缓缓拿起,然后浮空在刘邦面前。“事不过三,这是我的第二次警告。”

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