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时代的拐点(2 / 2)

加入书签

然而……再完美的谎言,也始终只是谎言。

希腊通过这种手段,隐藏公共债务,进入欧元区,随着时间推移,隐藏的债务窟窿,只会越补越大,最终致使财政出现支付能力不足,引发全面性的国债兑付危机。

就算这一次,希腊没有遭遇经济滑坡,还能继续把窟窿补下去。

那么,在未来……

当希腊国家经济,出现些许问题的时候,一样会将其债务危机,迅速暴露出来,而且那时候,后果会更严重。

通过集团欧洲分公司发回来的情报文件。

苏越发现,高盛早就预测到了在自己为希腊制定的这套‘金融创新’规则下,希腊国债危机,在未来某个时间段,必然会爆发的事情,所以在2年前,即通过德国银行,购买了20年期的10亿欧元cds‘信用违约互换’保险用于对冲对希腊的投资,将自己的投资风险,完美转嫁到了德国银行身上,把自己撇了个干净。

“很完美啊!”苏越想及高盛集团的操作,感慨地道,“九年前,埋下的这颗雷,终于到了引爆整个欧元区的时候了。”

整个欧洲……

苏越相信,绝不止希腊一个国家,有这种隐藏性的债务问题。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下,欧洲经济竞争力相对不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许多国家,肯定也同步使用了高盛发明的这种‘创造性会计手法’,现在……逼近10年期限,基本上都已到了危机爆发的边缘。

可以预见……

希腊国债危机,全面爆发,极有可能只是第一张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

“这不止是对我们‘添越资本’集团,是个机会,对于国家经济体来说,对于华币国际化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机会。”苏越眼里光芒闪烁,“时代在这里,应该有个拐点了,而我们……也只有站在国家经济体这个巨人的肩上,才能迎来更好的发展,拥有更足的底气和更为美好的未来。”

想及于此……

苏越急忙吩咐自己的特别助理安可儿:“安助理,给易局长发一封邮件,约他今明两天见面,就说我有紧急事情,找他商量。”

“还有……安排一下,晚上7点,我要到达燕京。”

说完,苏越又即刻通知陈雨荷,吩咐道:“陈总,让集团全球各分部基金经理整理一下持仓数据、盈余现金数量,下周一,汇总报给我,同时让大家准备一下,周一开一个全体视频会议。”

“董事长,这是……有重大投资计划吗?”陈雨荷问道。

苏越沉思片刻,说道:“具体的策略部署,等我从燕京回来,周一开完了集团董事长再议,你先让大家准备一下。”

“好的。”陈雨荷应了一声,不再多说。

“哦,还有……”苏越将手里那两份来源于欧洲分公司的内部情报文件,递给陈雨荷,说道,“你看一看,然后写一份你的意见给我。”

“好!”陈雨荷知道这是什么,点了点头。

吩咐完了集团的内部事情之后,下午5点,苏越启程奔赴燕京,带着两份情报文件,紧急约见了聂远征和易钢。

“聂老,你怎么看?”

苏越看着聂远征紧皱起来的眉头,微笑地问道。

聂远征轻叹了一口气,说道:“问题不小啊,主权债务危机,一旦全面爆发,波及到整个欧洲,恐怕又会形成另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刚刚复苏的全球经济,又给捶上致命的一拳。”

“不过,既是危,也是机啊!”易钢接话道。

“欧元区沦陷,只要我们内部控制好风险的蔓延,会间接有利于我们。”

“风险真的全面扩大,已经在‘金融危机’之中,有过经验教训的各国,肯定会迅速做出反应,世界银行组织和imf,肯定也会参与其中,我们是有机会通过援助手段,获取到世行和imf更多的份额权益的。”

“不止如此……”苏越微笑地道,“目前整个世界经济重心,已经不可避免地向亚洲、特别是向我国转移了。”

“如果希腊主权国债危机爆发,致使整个欧元区沦陷。”

“那么,经济与欧洲紧密联系的美国,必然大受影响,美国经济复苏,恐怕也会成为一场空谈。”

“而且……极有可能会促使美联储再度启动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

“而美国启动量化宽松、欧元沦陷,我们华币,在经济预期良好,内部需求逐步上升的情况下,必然会形成逐步升值的趋势。”

“货币的逐步升值的预期,内部需求的扩张,会促使外部资本,加快对内投资。”

“并且我国在全世界来说,相对低廉的劳动力,相对稳定、宽松的生产环境,也会促使外部生产成本高昂的各类产业,向我国内部转移。”

“毕竟,资本总是逐利的,以获取最大利润为导向,根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而外部资本的大规模流进,又会进一步激发国内的经济活力,从而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所以……”

“我认为,如果接下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全面爆发,波及到整个欧洲,甚至牵连正在复苏的世界经济。”

“那么,对我们而言,将迎来华币国际化的最好时机。”

“也将迎来世界经济重心,加速向亚洲,向我们华国本土转移的脚步,使我们国家经济迎来新一轮的爆发增长。”

“当然,在这难遇的时机里,陷阱和风险,也是存在的。”

“陷阱和风险?”易钢轻轻地低语了一句,郑重地望着苏越,问道,“小苏,按照你的想法,你认为在这极有可能出现的新一轮‘全球危机’机遇里,我们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和可能的陷阱,会是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