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新生意(2 / 2)

加入书签

清瑶正聊着,李映雪从后院走出来,看见南鸢眼睛一亮。

“南姐姐快来,你前些日子定的衣服昨儿送到了,你看看喜不喜欢。”

南鸢喜欢清瑶设计的衣服,遂放下手中的账本,回头交待了几句就往这边来了,俩人你挽着我,我拉着你,亲亲热热的进了后院,期间瞄都没瞄在门口的清瑶。

唉,地位大不如从前了啊!

清瑶摸了摸鼻子,起身干活去了。

她在阳城外的一家靠染织为生的村子里买了一块儿地,正打算拿来建制衣厂,那厂子跟宝裳楼同期建起来,却因为不用精装修反而比宝裳楼先竣工的。

眼下就是招工阶段,就在那个村子的本地招,那村里大部分人都懂得织布染布,江南多绣娘,至少用人这块不用操心,拉出来就是成手。

赵家村的村民现在都培养出来了,直接拿来当管事用都可以,再说有王庄头跟着,起不了大乱子。

清瑶比较忙的是染布这块,现在各家织的“土布”大多染成了“藏青”、“毛蓝”、“水花”等颜色,或者“麻花”之流,一些罕见颜色的布匹价格昂贵。

清瑶打算自己弄个小染坊,买来成品的布,然后染上自己需要的颜色来制衣服,要不然她做的衣服再好看,翻来覆去就那些颜色,也不出奇。

说干就干,清瑶在一个出了名的染布的村子买了个房子住了下来。

每天天不亮就出去师傅家帮助干活,对,她拜了个师傅,拿银子拜的。

这村子名叫织女村,家家户户都靠织布染布为生,但是手工劳动肯定比不上机械作业,所以她们累死累活的也就是混个家有余粮。

清瑶捧了大把的银子去拜师,家家户户都希望挑到自己身上。

最有希望的两户人家,一家手艺最好,染的布料几乎没几个瑕疵品,一家胜在花样繁多,他家的女儿是个能干的,调制了好几种花色。

清瑶不缺花色方法,所以她选了那家手艺好的。

为此另外一家还甩了脸子,话里话外都在挤兑清瑶。

那清瑶能惯着他,直接告诉了王庄头,这家人如果来应聘,直接不用。

而清瑶则开始了学习生涯。

现在没有人造布料,都是天然布料,棉质、亚麻布、细薄棉布和羊毛之类的,这些其实要比人造布料好染色的多,但是缺点也是有的,天然染料遇到温水会褪色。

持久是个问题,好在她走的是高端路线,有钱人家的小姐也不可能自己洗衣服,而浆洗的婆子和丫鬟是知道不能用热水来洗衣服。

不过为使衣料不掉颜色,古今都有常用的办法,比如深浅颜色的衣服应单独洗涤,避免深浅颜色相互沾染。

在洗涤的时候,在温水里放些盐,水的温度千万不要高;

不要在阳光下曝晒,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等。

清瑶拜师傅是位老手艺人,只因为规模太小,家里人口也不多,付出的人力却不小,所以生活还算过的去,但是想大富大贵却不可能了。

老师傅把染布的一些工具一一教会了清瑶怎么使用,民间染坊大多为露天作业,主要设备就是锅灶、大缸、担缸板、碾布石、卷布轴、晾布架、麻花板、缸棍子、看缸碗等。

每个工具的使用时间,方法,清瑶一边学一边记下来,这些回去,她需要二次传徒的,总不能让她一个脑力劳动的一直在这染布吧。

等熟悉了工具,又帮着干了两天活,老师傅就开始进入正题,教清瑶怎么染色了,当然只是染很普通的常见的几种颜色。

像是怎么防水啊,怎么染点特殊颜色,老师傅也不傻,一样没教,这些配方属于机密,自然不会告诉清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