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未来何去何从(2 / 2)

加入书签

低温炒菜时使用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都是小胖任美食城的日常操作。

而且这些油价格都比动物油要便宜那么一些,一般的百姓家庭就能购买的起,日常也不用一点油腥不沾。

这两座油坊都在赵家镇,附近村落的人不管是在小胖人打工的,还是衍生出来的其他工作,反正是大大的带动了赵家镇的经济。

现在提起赵家镇,人们只会说,“那个产油的赵家镇吧”,也间接的让镇上的人们腰包富裕起来。

但是有一个村子比较例外,这个村叫马家村,乃是王庄头王大管事夫人的娘家村,但是自从这个村的部分人都被接走了,剩下的都是些背信弃义,鼠目寸光的人之后。

这个村子就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了,因为大家也知道这里有个马家村十分不受小胖人员工们的待见,所以一般招工都越过这个村去。

导致这村里人除了自家的口粮田,眼看着周围人家村子都富裕起来了,自己的村子还一点起色没有,不得已,为了填饱肚子,就只能继续报名修桥铺路。

不过小胖人这点做的十分仁义,给的工钱足,吃喝又都有油惺,反倒能攒下来不少银子,日子也勉强过得去。

除了榨油坊,清瑶还在宿城开了一个制衣坊跟染布坊,凉州城开了一家印刷厂跟日常用品小工厂,赵家村的卫生厂,王家镇开了……

厂子都是不对外开放,仅仅是供应自家的商市。

这些都是大厂子,还有很多小商铺,比如客栈,酒楼,温泉山庄……

不能细数,因为比方说清瑶还制酒,但是酒只供应自家酒楼,不零卖,清瑶还包了茶山,那茶山产出只用来供应自家茶楼,她还养了许多落魄的书生来给茶楼写书,最开始卖的卤肉也只供应自家的美食城,还买了很多地……

还有些对于其他商铺的投资,跟人合伙做的买卖,这些买卖带来的产业链不要太多。

这些细算下来,她如果不一一对账,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一年赚了多少银子,要是细细的查,没个几天也下不来。

当然清瑶是典型的能赚钱也能花钱,就说查账这个事,她养了一堆从小胖人学堂培养出来的财务,今年刚分配下去,年底才能见到成效。

还有她的员工比别人家的工钱高,福利好,人还多,各种节礼年礼奖品,员工福利都是钱。

还有吃钱三大户加一个口碑行业,养老院,孤儿院,外加免费的学堂,口碑行业就是修桥铺路了。

别看这只是区区四样,但是这几样就是清瑶赚了再多的钱,也都无法填上的巨大窟窿,更别提各种各样的强身健体计划了。

这些每时每刻都在鞭策着她,赚银子,赚多点,别骄傲,骄傲就没钱,没钱就各种哭嚎。她看着窗外叹了口气,一开始穿越过来,她只不过是想养自己和一庄子人而已,不知道哪里就来了动力鞭策自己不断向前,家业越滚越大,责任也越来越多。

到现在她已经不光是考虑自己的问题了,她还要考虑一旦自己这个领头羊倒了,身后的羊群们怎么办的问题。

如果她出了问题,百姓们的生活刚起步便又会打回原形,还有哪些渴望读书改变命运的孩子们,刚有点希望就掐灭了。

所以……她一定要更加努力才行,走到一个各方势力都动不了的地位,不必顾及这个那个的,拳头大了就是硬道理,那个时候自己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吧?

但是转念一想,赚钱的过程她就是快乐的啊,站的很高,她也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继续想办法赚更多的银子,改善百姓的生活,一点一点影响身边的人,为这个时代可怜的女子们谋求一份自我罢了。

所以,她到底在这无病呻吟什么?

清瑶摇了摇头,把脑子里那些悲春秋的事都摇走,现在该想想其他的事了,比如这李映雪的妹妹是什么来头,还有自己回来这么久了,还没有去上任,虽然不是什么需要点卯的官,但是也要去认认山头。

不过不知道阳城的石知府,自己的那个假粉丝,见到自己成为他的下属,会不会惊讶。

自己要不要溜须拍马屁一下让对方不要找自己的小鞋穿。

不过穿小鞋更好,这个官她本来也不想做,虽然是六品地方度值使,但是她恨不得因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被剥了自己的官,这样她就有正大光明的借口不做官了。

卢大人临走的时候还说宿城安稳了就为自己请功。

好在清瑶死死的拦住了,她实在是不想出名了啊!

可是事与愿违,自己都一个来月没去报道了,上头也没给个说法,清瑶预感这次怕是又要出名,那个卢大人不讲信用,怕是前脚答应自己绝对不提自己,后脚就把自己卖个精光!

明天怎么也要去探探情报,不管怎么说,宿城也算她的半个老家了,石大人这三年的为官业绩考核能是优,也有她的小胖人功劳不是~

正想着事,李映雪回来了,她还不是自己回来的,她直接带回了她的妹妹。

https://www.xddxs.co/read/42717/2804329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