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没指望了(第五更 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鲁路今年二十七,硕士毕业,住院医生,清江大学医学院毕业,是刘牧樵的师兄。

文兴宇二十九岁,硕士毕业,住院医生,山河大学医学院毕业,他老家在清江市,回家乡就业。

刘牧樵知趣地退一步,然后把注意力放在病人生命体征上。

“再上一瓶甘露醇。”刘牧樵说,“对脱水剂的使用要格外讲究时机,多了,没用,少了,严重水肿,不利于脑组织供养。间隔20分钟左右比较好。”

他似乎是跟自己说,其实是和赵一霖说。

他脑子里的知识是专家级,30000个病例,虽然赵一霖也是专家级,但是,两个的区别可大了。

刘牧樵自然希望赵一霖尽快掌握这些知识。

赵一霖也认真在听着,这几天,他深深感受到了刘牧樵在脑溢血方面的博学多才。

“甘露醇的使用次数有限度吗?”赵一霖说。

“严格地讲,没有。他既是脱水剂,也是抗自由基的药物。不过,一定要注意使用频率,频率太密,没有效果,反而影响下一次的效果。”

“二十分钟以上?”

“嗯。和其他脱水剂交替使用也可以。不过,不建议用高渗糖。血糖,对神经细胞有一定的毒性。”

“嗯,原来,这方面还有很多的讲究啊。”

刘牧樵虽然在和赵一霖说话,但眼睛始终没有离开鲁路和文兴宇,他不可能彻底放心。

“鲁路,推慢点。”

接脑脊液的弯盘里,滴答滴答流着脑脊液,颜色已经变淡,这是一个好迹象。

这种脑溢血病人,最担心的是后遗症。

肢体的后遗症那是肯定的,没有办法避免。

这种病人还有一种很危险的并发症,那就是脑脊液中的血液,可以刺激脑血管痉挛,出现大面积梗塞。所以,冲洗蛛网膜下腔,就可以避免血管痉挛。

其次,冲洗还有一个作用,可以疏通导水管,此处一旦被堵塞,就会出现脑脊液循环障碍,最后的结果是出现脑积水。

刘牧樵过去自然不会想这么多,但现在脑袋里装下了几万例病例,知识也是最前沿的,这些问题就不得不全面考虑了。

刘牧樵这边看看,那边看看,邹医生这边的病人好了很多,心电监护的数值都基本正常了。

又回到第一个病人这一边,鲁路控制的速度大致准确,刘牧樵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稍微有点不正确,不影响疗效,他就不会多讲,年轻人需要锻炼,鼓励为主。

“牧樵,今天还有8例。现在这两例就用了三个多小时了,那8例还安排得了吗?”

赵一霖说。

这8例是积累下来的病人,刘牧樵他们开会去了,虽然和下面医院打了招呼,但人家还是送来了8例出血量比较少的病人,因为家属有强烈要求。

“安排,哪怕是通宵。”

“又通宵?”

赵一霖都有些打颤,刚刚坐飞机回来,还没回家,旅途疲劳不说,关键是还没吃东西。

飞机上的饭菜那是逗你玩的。

门推开了。

向丽芳进来了。

“老赵,又来生意了,两个重度脑溢血,在半路上。”

很明显,邹医生打了个寒颤。

他还准备回家交作业,看来,没指望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