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不敢想(2 / 2)

加入书签

“好酷啊。”

两个漂亮的护士轻声在议论。

突然,刘牧樵转过身来,拿起穿刺针,又放下。

“5号针头。”

什么!

不用穿刺针,而用静脉穿刺针?

“囊肿不会有血块,很细的针头就行了。”刘牧樵。

江教授恍然大悟,“那几乎没有什么损伤了,我怎么没有想到?”

固定思维,这是绝大多数人都容易犯的错误。

刘牧樵很轻松就穿进去了,抽出5毫升棕褐色的液体。

“就成了?”江教授问。

“成了,至于醒不醒来,那就不敢了。”刘牧樵。

“你不是很乐观吗?”

“是的,乐观并不是事实。”

“好吧,那就看命了。走,我们到哪里坐坐,聊聊。”

“你是要我等他醒来?”

“见证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难道不行吗?”

刘牧樵呵呵笑了起来,“你比我还乐观啊。不过,江教授,根据我的经验,成功醒过来的概率是五成,并且,并不一定是今。也可能是一个星期后。”

确实,刘牧樵脑袋里检索的病例,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那个活过来的病例,并不清楚他的囊肿是什么时候破裂的。

……

“你今是风头出尽,附属医院都认识你是谁了。”

在回去的路上,邹医生趴在副驾的椅子靠背。

“他也狂得有些过头。”赵一霖补充一句。

“其实吧,我还是太年轻,话伤人,不够成熟。”刘牧樵认错倒是很诚恳。

“你估计那个植物人能不能苏醒?”

“能。只是很难确定苏醒的时间。”

“你真有这把握?”

“我基本上可能确定。因为,神经纤维确实并没有太多的损害。”

“你这一炮打响了。”

刘牧樵笑了笑。

这是意外的收获。

谁知道会遇到一个植物人呢?

“邹庆祥,论文,赶紧那。”赵一霖。

“刘牧樵等10例,已经是4例进账了,还有6例。”邹医生有些激动。

“一定要等10例吗?”

刘牧樵:“10例不更有轰动性吗?不急,10例估计会很快的。”

“嗯,附属医院的效应很大,我估计,我们有做飞刀的机会了。”赵一霖。

“很期待飞刀吗?”刘牧樵笑着。

“在过去,根本就不敢想。这么多年,见到附属医院的教授车来车去,见到京城的教授飞来飞去,羡慕得要死。”

确实是这样。

那些飞来飞去的教授,拿会诊费手术费是一个方面,一万两万,一年下来,这笔钱确实很客观。

但是,更令人愉悦的是这个过程。

人家请你,是把你当救星,那迫切的眼神,那敬仰的神态,你的一句话一投足一挥手,都可能令人欢欣鼓舞,或者悲痛欲绝。

人活着不仅仅是看结果,还要看过程。

这做飞刀的过程就是这么美妙,这样激动人心。

赵一霖,过去敢想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