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1章 第一权威(2 / 2)

加入书签

刘牧樵笑了笑,说:“你自己说说,你和几年前比较,你的水平是不是大幅提高了?你现在是副主任医生了,你回忆一下,过去的副主任医生,有你现在的水平吗?”

“嗯,整个医院都在进步,这不算,我要成名医。”阿玲撒娇地说。

“这好办。我说了,你在儿童重症上下功夫,李六一是你的榜样,行吗?”刘牧樵脑子里有10个古方在跳动。

他知道有戏了。

攻克难关并不会太困难。

刘牧樵从导诊台上拿过来几张a4纸,写下了10个处方,交给阿玲,“好好研究这10个处方,可以用在儿科重症方面。”

阿玲很重视这10个处方,她也知道李六一得到过刘牧樵的资助,资助的方式就是古方。

阿玲下班后,匆匆忙忙在食堂里吃了几口饭,就回到家里埋头分析研究古方上的中药。

她本身是学西医的。医学院学西医的医学生,也学过中医课程,中药和方剂都学过,研究起来不是外行。

她用了10天功夫,搞明白了4种古方的适应症,并且,她两次成功运用到临床上,效果超出想象。

“阿玲,刘牧樵给你开了小灶?”袁主任有些羡慕嫉妒了。

今天这个惊厥的病人,要是由袁姗来处理,她会选择用水合氯醛溶液保留灌肠,或者是安定镇静。

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比较麻烦,安定效果好,但时效短。

阿玲一没用水合氯醛溶液,二没有用安定,只是给患儿灌了两调羹中药汤剂,几分钟就停止了抽搐,这是前所未有的成果。

嚯,看来,儿科有撒手锏了。

每个学科,特别是大型医院,就必须有几招别的医院没有的招术,这样才能显示出水平。

阿玲说:“刘牧樵要我研究儿科重症医学,他给了我10个古方,我研究出了其中的4个的适应症,这两次试验,没想到效果会这样好。还有6个古方,我加紧研究。”

袁主任说:“好,我也赞成你搞儿科重症,希望你尽快出成果。”

袁主任鼓励是真诚的,她现在是儿科大主任,在抢救病人时,她经常要东奔西跑,今后有阿玲帮忙,她当然高兴。

儿科不同于其他科室。

儿科面对的不仅仅是病人,还有家长。父母,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他们都是比病人还难对付的一个群体。

小儿稍有不测,医生就将面对一群如狼似虎的群体围攻,他们会跟你拼命的。

医院最怕在儿科出现医疗事故,其次就是产科。

院领导一听到这两个科出现纠纷,就会头皮痛。别的科室钱能解决问题,而这两个科室,钱不重要,家属必须发泄,最后才会谈钱。

袁主任是儿科老主任,老专家,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医生,她身上至今都还有三处伤,都是病人家属留下的。

一处在腰部,一到阴雨天,或者劳累,腰部就会隐隐发痛。

一处在肩膀,有一个咬痕,两排牙齿印,现在想起来还后怕。这个伤口是一个老奶奶留下的,可想而知,当时,人家对她的仇恨有多大。

还有一处是小指头,现在都是弯的,也是一个医疗纠纷留下的纪念。

她几十年在儿科,既有高光时刻,也有至暗时刻,现在,她轻松了很多,关键是在刘牧樵的带领下,她的水平提高了,今年儿科学会改选,她成功接任了主任委员的职务。

也就是说,江东省,她是除刘牧樵之外的第一权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