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原来天子是这个意思啊(5.4K,算大杯了吧)(2 / 2)
刘备闻言,虽是明明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却是依然被这样的天子之谋给震慑的呆立当场,口中喃喃:“十一个的民族,十一朵的花,十一个的兄弟姐妹是一家……呵呵,怕是他想生得不止是乌桓之王啊。”
那么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有关于汉王朝与内迁异族之间的一个无解的矛盾了。
虽然刘协自从从徐州溜达了一圈之后已经开始认真的当皇帝了,总的来说也还算是挺努力的去学习的,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时间终究还是太短了一点,很多事儿他确实已经了解到了一些实情,但这个所谓的实情却也都是浮于表面的事情,简称一知半解,又叫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
比如这个民族问题就是如此,能意识到东汉时所谓的民族问题全都是内部矛盾,能意识到其核心的根源在于王者无外与夷夏之防这两个完全拧巴的主导思想,这相比于他刚刚穿越过来在曹操手里当傀儡的那段时间狗屁都不知道的那个状态确实是要强得多了。
然而想仅凭这么一点皮毛的认识就想当一个治世之圣主,却是真的还不太够。
事实上汉朝允许少数民族内迁,在汉武帝时期至西汉灭亡以前,“王者无外”的思想作为核心根本价值观的时候,让他们内迁确实是为了同化他们,也为了就近对他们进行监管和控制。
问题是到了西汉晚期,“夷夏之防”已经成为主流思想了啊,汉王朝骨子里就没拿那些少民当人啊,又怎么会允许少民内迁呢?
如果刘协稍微对这一问题深入的研究一下,他所谓的民族政策一定不会制得如此草率。
其实理由也不复杂,一来,是因为西汉时期已经内迁的少民太多了,你总不能把人给赶出去吧。
二来,是自东汉中后期以来其实全球赶上了一次小冰期气候,全球气温逐渐变冷了。
相比于明末小冰河期,东汉中后期的这个小冰河期的知名度其实要小得多,但其实影响也是一样深远的,要知道,距离海岸线越是远的地方,受到小冰河期的影响其实是越大的,具体表现为降雨量减少,冬天越来越冷,简称活不下去。
所以明末时女真人和蒙古人就变得异常骁勇,不得不通过劫掠大明来给自己续命,可问题是此时这是汉朝啊,是一汉顶五胡的汉朝啊,主动劫掠大汉,死得怕是比冻馁而死还惨呢。
打是打不过了,所以怎么办呢?就只好偷渡了,而偷渡这种事儿,两千年后的世界第一强国都管不了,何况是东汉呢,又因为前文提到过的士族豪强攫取政治权利之后对边患其实是有意放纵的,所以对少民的偷渡行为说实话也没怎么用心管过。
而从实用主义来说,少民内迁,对东汉王朝来说除了巩固边塞之外,其实还有一条更重要的作用,就是稳定中央财政!
政策这玩意,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民族政策的背后,事实上还是经济政策,本文并不多赘述了,简单理解就是,士族豪强把天下大半以上的人口都给隐匿完了,盐田专营政策和马政也都被他们给毁得差不多了,人头税收不上来了怎么办?很简单,那就是跟异族收税。
你们内迁了,就种了我的地了呀,我跟你收和我们汉人一样的税收,这个不过分吧。
异族人口是没法直接被豪强所直接吞并的,语言都不通,所以事实上在东汉王朝的中后期,不仅在军事上已经严重依赖于他们这些外籍雇佣军团,经济上对他们的依赖也是越来越重,这也是汉人官吏对少民进行压迫的最根本原因,或者说,正是这样的经济结构,才反过来生长了“夷夏之防”的思想基础,这样的思想基础又进一步的促使汉王朝不拿少民当人,循环往复。
少民所耕种或是放牧的地区,都是汉人不要的,贫瘠荒芜或是尚未开发的地方,这一来导致了少民的缴税负担事实上就比汉人更重,二来却是导致了这些内迁过来的少民不得不继续抱团于原本的部族首领,因为开发荒地就需要兴修水利,这事儿只能是政府主导,而汉人又不管他们,这就导致少民内迁之后各部族的首领不但没有因此而失去权威,反而权威越来越大,少民部落也在汉人官吏,亦或者说士族豪强的欺压下愈发的团结。
汉王朝不是没想过削弱少民首领的影响力,甚至有过一个用中原成熟土地,一点点来替换少民刚开发出来的荒地,用内地汉人来与边郡的少民互换位置,进一步促进民族融合的政策,这个政策当然是好政策,但问题是中原的土地当时全部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里,所以这个政策根本就实行不下去。
所以以上的种种问题就成了一个无解死结,使用常规的方法,大罗神仙也解不了这样大的政治危机。
所以说还是那话,在封建王朝,其实是从来不缺乏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政策,但再好的政策执行不下去也是没用的。
当然,常规的办法对这样棘手的问题是无解的,但是你看,天子这不就给了解决的办法了么?
只要娶一个乌桓的女子将其封为贵人,再跟她生一个儿子,那么按说这个儿子就是可以封王的,封成普通的郡王当然可以,但封一个乌桓王难道就不行么?
本来人家也是上一任老首领的血脉,如此一来,乌桓内部的阻力自然要小得多,况且以今日大汉之军力,谁敢不同意?
事实上恐怕大多数底层的乌桓人恐怕还巴不得呢,我们的老大是货真价实的亲王,你们这些汉人的官吏,士族豪强,还敢欺负我们么?至少总会收殓得多吧?
如果把乌桓的这一套玩法再复制给其他的匈奴、羌、氐,这特么可不就十一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了么!
按照这个方法,趁着现在大汉军力强盛的时候,只需要天子切实得能生,这个困扰了大汉几百年的边郡和内附少民的问题,恐怕还真的有希望被解决掉。
所以……今天其实不止是刘备,所有幽州的本地人杰都和他解读出了相同的意思,比如,阎柔连夜命亲信快马加鞭的赶回广阳,让他无论如何也要把自家的女儿在第二天早上之前带过来,并且是画好了妆容美美得盛装出席。
毕竟,谁的女儿进宫,谁的外孙可就是鲜卑王啊,鲜卑里有实力有资格送女进宫的首领那么多,那还有个被俘虏的素利正关着呢。
而,虽然刘协事实上并不知道这么多深层次的原因,但问题是刘备等重臣是知道的啊,至少刘备和他这一系的幽州本土官员,能混上两千石或是乌桓首领合格位置的人,都是知道的。
可他们不知道刘协不知道啊!
当然,这只是天子民族政策的核心思想,真要实施的话细枝末节的部分肯定还有很多,但想来以天子之能,这些细枝末节的部分他肯定早就都已经考虑到了吧?
今天如此超规格的接待这些乌桓首领就是为了如此啊!
就是可怜天子,为了这大汉天下的长治久安,以后恐怕要日夜操劳了。
夜的操劳是男人都懂,为了生孩子而过的夜生活,有时候也挺痛苦的,何况按天子还是以十一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的目标进行夜生活,想想刘备都替天子蓝字疼。
多亏了今天司马懿聪明,把南边的异族都给说成越人了,要不然……至少四十几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天子还不得被干死啊。
至于日的操劳,
那就更简单了,如此离经叛道的事,那是肯定要被那些儒生们喷的,亦或者可以直接点说,此举已经严重的侵蚀了冀州以及幽州地区士族豪强的利益,比如他刘备亲爱的老师的家族,范阳卢氏。
嘶~~~,想到此,刘备也是倒吸一口冷气。
怪不得啊,怪不得今日天子对他这个平定幽州地方功臣如此冷淡,甚至好像还暗藏了三分不满,原来根源在这儿啊。
毕竟按照大汉的潜规则,或者说是按照这个时代为人处世的正确价值观来说,作为刘备生命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贵人的卢植的范阳卢氏正好在幽州的治下,无论如何,他这个幽州刺史都是一定要对范阳卢氏进行照拂的。
事实上他原本就是打算将卢植之子卢毓拜请为幽州别驾的,拜帖都写好了,而且是三份,毕竟头两次邀请人家卢毓也是要矜持一下的么。
刘备自己也估摸着,天子这是害怕范阳卢氏与朝廷的民族政策唱反调,明里暗里的偷偷做对,而身为卢植弟子的刘备恐怕不好处理,甚至会帮着卢氏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出来,甚至于重复下邳陈氏的旧事出来。
这,也是没有办法。
刘备的性格,或者说是人设就是这样了,甭管是真还是装的,装也装了十几年,肯定是改不了了。
“唉~”
唯有一声叹息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