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找茬(有奖的)(1 / 2)

加入书签

1060章:(最后两句话一定要看)

评价一部电影,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一般从两个方面着手:故事和主旨。故事是电影的表现形式,是身体;主旨是电影的中心思想,是灵魂。

在这个评价标准之下,电影可以简单的分为三种:一种是可看性强的商业电影,有节奏强的吸引人的好故事,却缺乏高贵的思想价值;

第二种是追求艺术灵魂却不在乎故事载体的艺术电影,往往叫好不叫座;

第三种则是故事性、观赏性和艺术性兼具的经典作品,既有美好的情操,又有诱人的情节,是完美的艺术结晶;

孟轻舟很认同这样的观点,而《药神》,绝对是有故事、有内涵;

吴岗在自己的戏份杀青后,非常慎重的告诉孟轻舟,在印度的拍摄不要降低标准,他对这部戏很看好;

好演员碰上好剧本,那种沉迷其中的味道,不可言诉!

《药神》剧组在南京拍摄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孟轻舟身边总是有美相伴,而且时间总是恰到好处,感觉像是有人在安排一般;

不敢瞎写的狗仔们也学聪明了,啥都不说,一水的照片按时间线全给发到了网上;

“孟老板为啥还不结婚呢,挑花眼了?”

“看不出来谁是他女朋友啊,难道真是我大蜜蜜成功上位?”

“楼上眼瞎,几年前就有人说过了,唐紫萱是孟老板父母内定的儿媳,老板娘肯定是她!”

微博上的羡慕嫉妒恨,孟轻舟看了几眼随即抛之脑后,南京的三个多月整个剧组都有些疲乏,在去印度前,他和袁玉眉商议决定,给大家放两天假;

就是这么巧,回到燕京的当天晚上,孟轻舟接到了冯大炮的电话,《潘》明晚首映式,裤子代表华艺盛情邀请老孟参加;

挂了电话,孟轻舟就一个念头,好戏开始了;

“轻舟,你知道吗,冯导这部电影改期都两次了,什么原因也没几个人知道,有说躲大片的,也有说没过审的。”

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三人相携陪他去凉亭消遣;

“我关心这些事干啥,那俩炮筒子都睡了?”

甜妞抱着老孟的手臂不松手,小嘴在他耳边说道:“她俩都快变成猪了,每天也不出门,我让她们出去逛逛吧,还拿你当借口,说万一被记者发现了,会给你添麻烦,贤惠的不行呢!”

“呵呵,紫萱,你不也没怎么出门嘛,还说人家!”

童飞燕一袭白色的棉质睡袍,捧着老孟的茶杯浅浅喝了一口,已经是初冬了,从暖风习习的屋里走出来,丫丫打了个寒颤;

“老孟,范兵兵今年挺火的啊,连着两部大片,不会都是你给联系的吧?”

孟轻舟心里腹诽,就说嘛,难怪这次回来感觉待遇不咋的,合着是在这等着他呢;

“我可没你那么闲,天天胡思乱想的,人家老范混了十几年,还能没点人脉?对了,明晚的首映礼,你们谁和我一起去?”

两女偏头互相看了一眼,还是紫萱开口说道:“算了吧,去南京探班就搞得沸沸扬扬的了,我们就别去抢头条了,你找陈雨琪和李瀙吧,看她们谁有时间。”

“在剧组呢,你一个老板,自己艺人在哪都不知道,不像话吧。”说完“啪”的一掌轻轻拍在甜妞的翘臀上,没想到居然肉感十足;

第二天小骨把瑶瑶往他手里一送,娇滴滴的亲了一下转身走人;

“瑶瑶今天就交给你了,我去公司处理事,下午才回来!”

在家老老实实的当了一天的奶爸,七点的时候,张楚提醒他该出门了,孟轻舟才把女儿交给小圆脸;

“真不陪我去啊,今儿个晚上范兵兵可是在场哦。”

热芭换好衣服从轻舟身边走过,听他说的无耻,狠狠的啐了一口,“谁说没人陪你去了,大叔,你那点小心思没用,走吧。”

老规矩,两人没走红毯,而且时间也掐的刚刚好,他们上去不到两分钟,孟轻舟还没来得及招呼于东几人,电影开始了;

又是一部原时空没看过的电影,老孟也想看看,裤子为之叫屈的潘金莲究竟是什么成色;

开篇就是最有争议的圆形画幅,孟轻舟开始还有点不适应,但随着剧情展开也就忘了,毕竟大炮是一名老辣的商业片导演,就算玩一把实验,也不会损失掉电影本身的可看性的。

画面也不是宣传所言的故意营造偷窥感,反而,为了防止产生类似管中窥豹的不适感,在拍摄前故意测试了画面和调度,最终呈现出的扇面画一般的构图还是挺美的。毕竟为了构图让观众适应,摄影和美术还是花了很多心血的,影片中能很明显地看出这种美感。

筹备《潘》的时候,冯剧刚就把圆形画面这个想法说给所有人听,不论是华艺高层还是原著作者刘镇允,都对此表示反对。

毕竟,这种出格的表现形式,对观众不是挑战,而是挑衅。

当时,整个剧组只有摄影师罗磐站在冯剧刚这边。

大炮的倔劲最终还是说服了所有人。

对观众来说,这个圆形画幅到底有什么新意,仅仅是加一个圆罩吗?

不是这样的,圆形画幅的创新不是体现在画面由方变圆,而是体现在通过画幅了转换构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美学系统。

看似只是换了一个画幅,表演、打光、布景都必须与之配套,一个圆圈,其实是将许多旧的理念都颠覆了。

甚至可以这么说,圆形画幅就是这部电影的“眼”,看不懂圆形画幅,就不可能理解《潘》

颠覆首先体现在观影体验上,长方形的画幅给人一种全景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一点上更突出的是环幕,通过弯曲的弧度和超长的跨度将观众的视觉包围,更强化了观众的临场感。

但是圆形画幅是对临场感的颠覆,所以,观众在观看《潘》时,始终无法融入故事,与剧中人物和情节会有一种疏离。

为了维持这种置身事外的疏离感,电影中几乎没有出现过特写镜头,出现了大量的远景、全景。

看到中段的时候,孟轻舟就知道裤子这次又是吃力不讨好了,电影没什么问题,故事讲的也不错,但其间的内涵,就值得深思了;

电影里体现出的立场,就跟xx日报二版的那些评论员文章一样,当了吹鼓手,以大领导痛心疾首邹眉头的口味,要求各级干部给我听好,要做到一二三四,总之一切为了人民。都知道他说的确实他妈的道理,但是屁用也没有。

这样的伪善立场,真的非常的恶心。

这也不是大炮第一次如此伪善。这是一个中年老男人对待这个世界几乎唯一面目:我把握不住社会真实,我感受不到普通人的情感,那我就努力往正确的方向靠吧!

《潘》和冯剧刚这些年所有创作的作品一样,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也是他电影最大的问题,不真诚,没人情味,无法打动人。

《私人定制》如是。模仿老干部、雅俗之辩、环保口号,看上去在直面社会问题,却没有一个切中当代人真正的情感痛点。王硕的剧本也不过如此,除了发家的京味幽默,与我们真实的内心感受离题万里,和一个个挠痒痒的小品没有本质区别,甚至一个关于孝顺的命题,有宋单单表演加持,最后都变成了可耻无能的煽情段落。

《老炮》是管湖的作品,但精神内核是冯剧刚的,这是最符合他做人风格的一部作品。表面上讲规矩,并要求别人讲规矩,其实讲的是我的规矩。

找人家借钱不敢开口,还骂人家一通,说看不起自己;出了事在医院没钱,人家送钱来了,他骨气好像躲起来了?一句屁话没有,这特么就是老炮的德性。

他自以为孤独斗士,拿东洋刀砍小混混的老年唐吉坷德,却不争气把举报信给了zjw,说到底还是对更大权力的迷恋狗而已。

见老孟摇头,小丫头凑过来轻声问他:“大叔,不好看,我们出去吃点东西?”

“也没多长时间了,看完再走吧,咱俩现在出去,你说那些记者会怎么写?冯导这部电影还是不错的,听话!”

“什么呀,还不如我上个月看的《驴得水》呢!”热芭瘪瘪嘴,暗地里牵上老孟的手摇了摇,傻乎乎的笑了一声;

一句话概括电影的故事剧情——不是秦香莲的“草民”遇到了不是包青天的“大人”,还非要联手演一出“铡美案”。结果就是,本来街道大妈就能调和的事,结果闹到了人大会议也没弄明白。

《潘》是不是好电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说它是一部地道的讽刺电影,这个毋容置疑。

喜剧的作用,就应该是讽刺!八九十年代的春晚小品为啥好笑,是因为敢反讽呀。讽刺奸商,讽刺贪官,讽刺社会阴暗面。如今在和谐社会的代领下,怎么能有坏人呢?必须全部都是好人,结局必须是大和谐,即便有矛盾,最终都是因为误会。

201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遇冷,烂片横行,但让不少人意外的是,出现了两部讽刺喜剧,一部是《驴得水》,一部就是《潘》。如果说《驴得水》是扒光了知识分子的皮,那么潘金莲就是扒光了官僚主义的皮。

《驴得水》展现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三种状态,第一种是粉饰太平,第二种是被逼自杀,第三种是身去延安!然而现实之中的延安又在哪呢,是改朝换代?还是想象的乌托邦?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潘》不是在讽刺某个人,因为每个人做的都没错。而是在讽刺一种风气,在这种风气下“史为民不为民、王公道不公道、荀正义不正义,李雪莲也没有必须要去哀怜”,倒是“贾聪明的确是假聪明”!

如果说《驴得水》是:给你讲个笑话,你可别哭;

那么《潘金莲》就是:给你讲个悲剧,你可别笑;

电影结束后,老孟和大炮聊了几句,为了让他放心,25%的排片都直接告诉了他,又给熟悉的朋友打了招呼后,陪着丫头去买了些糕点,直接回家!

1061章:

两天后,孟轻舟带着小半的剧组,乘坐自己的专机,飞往孟买;

《我不是药神》印度部分的取景地,选在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孟买达哈维贫民窟。

在孟买近2000个大大小小的贫民窟中,达哈维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它的面积仅有1.75平方公里,居民人数却达到了上百万。

孟轻舟希望给观众展示出极其真实的印度,整个印度外景的拍摄过程中,剧组并没有封道,而是全程使用了偷拍的方式。

印度部分中比较难处理的,就是卢勇在印度街头遇到的烟雾;

烟雾中,卢勇看到了代表死亡与重生的湿婆神像和迦梨神像。在烟雾的衬托下,神像显得更加肃杀、威严,而这也是整部电影的转折点。

吕受益的死,对卢勇有很大的触动,而他也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正式救赎之路。不再是为了挣钱才充当救世主,从这一刻起,他要救人。

甚至当格列宁只能从印度的零售店里以2000元的价格买入时,他的售价,依然是500元。

这几场戏对光头徐的演技是很大的考验!

孟轻舟下飞机后和摄制组看了几个主要的拍摄场景,定好明天的开机时间,回了酒店;

他也没心思出去吃饭了,让张楚帮着叫了酒店的餐饮服务,正打算躺一会,门铃响了;

不用想,肯定是徐铮和祖风他们;

“老孟,嘿,出大事了,你快看微博!”

“能出啥大事,你去酒吧瞎搞的事被红姐知道了,还是上次哪小姑娘去你家找你了?”

徐铮推开孟轻舟,和祖风一起走了进去;

“真出事了,你看微博就知道了!”

老孟也懒得拿手机,一把抢过光头徐的扫了一眼,其实他猜到了,肯定是大炮和小目标那点事;

《潘》是不是好电影不好说,但在孟轻舟看来,至少也是水准线以上的作品,裤子这次还是花了心思的;

电影的名字叫做《潘》,但整个故事其实和潘金莲没啥关系。宋朝还有一名女子,叫做秦香莲,她和女主李雪莲一样,都是上访专业户。所以啊,电影名如果叫做《我不是秦香莲》也没啥不可以的。

李雪莲是不是潘金莲,待考证。但李雪莲的确不是秦香莲,这个可以肯定。

秦香莲遭到丈夫的始乱终弃,去京城上访,这状告的理直气壮。李雪莲为了分房子生二胎,和丈夫假离婚,结果丈夫找了小三,于是开始上访,这状告的胡搅蛮缠。

而且秦香莲和李雪莲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秦香莲告状的目的是讨理,李雪莲告状目的是底层妇女寻求精神上的认同。所以当得知自己丈夫意外身亡的消息后,她没有表现出大仇得报的喜悦,而是流露出精神空虚的悲伤。

所以说,李雪莲不是秦香莲!非但李雪莲不是秦香莲,片中的gy也不是包青天。包青天不畏权贵,大义凛然,敢高唱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最终将陈世美正法。

《潘》是不是好电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说它是一部地道的讽刺电影,这个毋容置疑。

喜剧的作用,就应该是讽刺!八九十年代的春晚小品为啥好笑,是因为敢反讽呀。讽刺奸商,讽刺贪官,讽刺社会阴暗面。如今在和谐社会的代领下,怎么能有坏人呢?必须全部都是好人,结局必须是大和谐,即便有矛盾,最终都是因为误会。

201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遇冷,烂片横行,但让人感到惊喜的是,出现两部讽刺喜剧,一部是《驴得水》,一部就是《潘》。如果说《驴得水》是扒光了知识分子的皮,那么潘金莲就是扒光了官僚主义的皮。

《驴得水》展现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三种状态,第一种是粉饰太平,第二种是被逼自杀,第三种是身去延安!然而现实之中的延安又在哪呢,是改朝换代?还是想象的乌托邦?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潘》不是在讽刺某个人,因为每个人做的都没错。而是在讽刺一种风气,在这种风气下“史为民不为民、王公道不公道、荀正义不正义,李雪莲也没有必须要去哀怜”,倒是“贾聪明的确是假聪明”!

如果说《驴得水》是:给你讲个笑话,你可别哭。

那么《潘》就是:给你讲个悲剧,你可别笑。

话说孟轻舟也是刚从微薄上知道,在电影院首日放映潘金莲的同时,大炮也在微博上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恶炒的烂戏;

也是,六爷只能存活在戏中,小钢炮在现实中不过就是个老炮儿而已!

一直都知道冯剧刚鸡贼,想着弄个zz擦边的题材讽刺一下gc,弄个有争议的女演员炒作一下热度,弄个xxxx师大拒绝戏子通稿卖一下惨,一众吸引人眼球的手法,真是为了票房无所不用其极,结果呢?

虽然很多人讨厌gc那些推诿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明哲保身做法,但更讨厌冯大炮功夫在戏外的德行!别说什么观众看不懂,观众不理解导演,谁比谁傻10分钟呢?

说白了就是观众不爱看,不知是不是冯导叙事节奏有待商榷,不能因为讽刺官场迂腐就把观众给看跑了,还是讽刺没踩到观众的g点,反正就是这片子看着不带劲儿啊!

再说观众懂与喜欢是两回事儿,天天在办公室就上演着真实版干嘛下班后去电影院还看个加强版呢?

今年湄公河的大卖充分说明观众此时需要的是正能量的东西通通气扬扬眉,他那些阴阳怪气、含沙射影的东西生错时间了,早几年像黄建新《背靠背脸对脸》系列就更能让观众接受。

现在资讯这么发达,官场现形早就见怪不怪了!

所以,只能怪他市场预测不准,自己的电影生不逢时!

还有他特意挑了这么一个有争议题材拍电影,窥奖之心堂而皇之,有野心不是坏事,可把戏外弄得比戏内还精彩,心思都用在这方面了就显得很low!

“冯大炮不是傻子,华艺干了什么,他心里清楚着呢,真要占着理了,他还能这么委屈?”

孟轻舟说的这些有的祖风他们知道,有的还是第一次听说,两人对视一眼,两人好像有点明白了;

“你的意思,这次是亿哒故意整华艺?”

“这还用问?老徐你说,在国内,就凭冯剧刚三个字,哪家院线不卖面子,万重山除外啊!”

万重山几乎囊括了国内新生代的导演群体,当然不会太过重视大炮的电影;

而冯剧刚这个人,不管是做导演还是做演员,伴随着的争议,从来就没少过;

一直以来都有人说冯剧刚的导演水平被高估了。

但孟轻舟就纳闷了,冯大炮被谁“高估”了?

大家给冯剧刚导演戴什么高帽了?

他就是一个比较受观众喜爱的导演,很平民化,接地气,喜欢拍普通人,小人物,还有那种平民到甚至有些痞气的幽默感,操心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那些事。

拍的片子也从不在艺术上设置什么门槛,群众基本都能看懂。我既没有听过冯剧刚被捧成第五代导演艺术上的楷模,也没听说贾樟柯把冯剧刚当作启蒙大师,更不知道冯导在国际上得过什么大奖,比如金棕榈一类。

冯剧刚在国外也远远没有张艺谋有名。他拍的贺岁片是中国大陆第一,又喜欢亲自出境串个角色,平时接受采访也常语出惊人,最近还参加综艺节目,这导致他在中国观众中知名度非常高,这是事实。

但他真不知道冯剧刚有什么被高估的?

有人说冯剧刚的成功靠葛优,但明白人都能看出来,这两个人配合默契,互相成全。葛大爷没了冯剧刚,好像就不是葛大爷了,也没塑造别的能被人记住的角色。冯剧刚离开葛大爷,倒一直在试着突破自己,拍一些真正想拍的东西。

但自从拍了老炮以后,裤子飘了;

现实里的裤子和电影里意淫的六爷如今是没啥区别了;

电影里的六爷年轻时候穿军大衣,手握战刀,搂着大飒蜜,老了成了提笼架鸟的六爷。

现实里呢,裤子年轻的时候就是跟班,穿军大衣卧战刀的那是别人,大飒蜜也看不上他,老了成功了有权有势了,拍个电影意淫一下而已,装备也整上,正宗bj大飒蜜睡饱也扒了。

明白了么,现实就是裤子就是裤子,年轻的时候当跟班,混进圈子,穷尽手段混到成功。

有老炮这片子,就说明他这一辈子都在羡慕人家的生活方式,这种人具象化就是六爷,人家可以没钱但是有底线,他没有底线;人家有一帮好兄弟,他用完就甩,想想王硕、崔永元;人家有大飒蜜的崇拜,他年轻的时候跟人家混谁搭理他呀。按照现在社会的标准,裤子非常成功,但是按照六爷的标准,裤子什么都没有。

于是你就意淫,假装自己年轻时也是那样的人,让别人相信,让你自己相信。

乃至于圈子里曾经风传过,冯剧刚的电影,看看得了,别人家意淫自己你也跟着意淫;

从他历年来电影的角度去看,就能看出冯剧刚的变化;

在拍摄唐山大地震大获成功后,此时的冯剧刚是非常膨胀和自负;

接着抱着为了电影的艺术拍摄了《1942》;当时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筹备了18年,只为了这部电影,可以看出这部电影对冯剧刚的重要性,寄托着冯剧刚太多期待了;

结果是钱砸进去了,质量也很不错,电影却没有多少人欣赏,票房扑街;

又抱着还人情的态度拍摄了《私人定制》,结果大卖;

这个时候,冯剧刚开始是意识到,就是因为垃圾观众太多,而想挣钱,只能迎合垃圾观众;

以至于在发布会上公开骂中国这群垃圾观众;

私人订制里有一个映射,一个高雅的人一直追求最俗的东西,代表自己一个追求电影艺术的人,只能为了迎合你们这群垃圾观众;拍摄这种称不上电影的电影;

在刚刚起步前期冯剧刚是追求电影的艺术,拍摄的电影都是有深度,有寓意的;而之后逐渐意识到吃力不讨好时;

尝到了钱的甜头后,开始为了赚钱,变为了真小人;

国内老孟最看好的两位导演,一是姜闻,另一位是张一谋;

姜闻的电影是讽刺;电影中充满了专属于姜闻的幽默;很难看懂背后的寓意,看不懂但仍然有让人想看下去的冲动;这就是姜闻电影的魅力;

张一谋的电影是令人深思,值得细品与回味;

“感觉冯导这次有点丢人,万一人家亿达以后真的针对他电影,嘿嘿,老孟,你说他会不会从华艺撤出来?”

“应该不会,人品咱先不提,这家伙还是讲情义的!”

尽管人不在家,孟轻舟每天都会电话问候,特别是出门在外的时候,更是格外的殷勤;

透过视频,见孟轻舟疲惫的躺在酒店床上,紫萱眼角眉梢都带着心疼:“你那么拼干什么,又没人催你,休息两天再拍不行吗!”

“是是是,听您的吩咐!”轻舟努嘴亲了一下屏幕;

眼瞅着家里就自己没事干,紫萱心里还是有些芥蒂,不是因为露不了脸,而是感觉自己有些脱离娱乐圈的主流圈子了,虽然外面的风传中,她是某人的心肝宝贝,但总觉得不那么顺心;

“我想拍戏了!”

“哟?在家待着无聊啦?”

见他嘲讽自己,甜妞嗔怪的白了他一眼,在小骨凑过来之前,轻声说道:“别糊弄我啊,我话都说出口了,你得给我个交代!”

无论孟轻舟这一世怎么改变甜妞的轨迹,但在很多网友眼中,她演的最好的,依然是仙剑里的紫萱;

就连老孟自己也认可了大家的观点;

其实紫萱的古装扮相挺好看的,紫萱这个角色其实还是有那么几分甜妞自己的味道,为什么都说紫萱之后她再无好角色?

重点就是她的眼睛和台词,早期的紫萱眼睛里有属于糖糖自己的神采,和轻舟缘定三生后的她,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她眼里的情感是有变化的,而这份情感却没能引导她在演技上有所突破。

《何以笙箫默》孟轻舟依然让她主演,小骨和老万看过后,都觉得紫萱在这部电视剧里有了很大的进步;

她的表现虽然不能说无可挑剔,但算得上基本很完美。

但小说改编影视剧,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尤其是满足所有书迷的幻想;

很多人看剧时总把自己代入成是赵默笙,所以总会对她的表演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看法,这也很正常,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一部剧的角色演出来是完全符合所有人的期待的。

但是这部剧绝对是言情小说翻拍电视剧最经典的一部之一,紫萱的演技也实在算不上是“黑点”,而且她也演出了七年之后的成熟、和以琛和好之后的调皮可爱,情绪表情都拿捏得很到位。不管是后期她演的大学时期的默笙,还是婚后开朗活泼起来的默笙,笑起来都能让人有“youaremysunshine”的感觉。

但怎么说呢?

为什么万重山旗下那么多的电影,在都知道她是老孟枕边人的情况下,主动找紫萱演的却很少,甚至连小狐都比她更有口碑些?

妹子实在没天赋啊!

1076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