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灾难性的(2 / 2)

加入书签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老姜自己自作多情,一年几百部电影,为什么别人不卡,就卡你,你个人就有问题。”

老姜摆手:“得,我不问了。”

方南沉吟一笑,他个人倒是不再乎卡不卡脖子了,说直白点就是,他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未来想拍啥题材,着眼全世界全是素材,也有很多地方乐于放映他的电影,没必要紧盯国内。

只是可惜国内偌大电影市场的电影题材或许会变得单一了。

就是无从得知,等他活到2022年,看到有着华夏三大电影奖的百花奖把所有奖项颁发给《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华夏医生》、《扬名立万》、《奇迹·笨小孩》、《守岛人》、《我和我的父辈》、《悬崖之上》、《1921》等电影时会是个啥脸色。

会不会想,不同的题材,同样的内涵,市场变得太盲目了!

最可怕的是,他名下公司大概也是此类题材电影的重要参与者、制作者,而且他大有可能阻止不了,因为此类题材电影太容易赚钱了。

只要做好对口营销,再多一点点制作水准,投资方、导演、演员都能赚的盆满钵满。

投资方赚钱。

导演成为几十亿票房的商业大导。

演员拿奖拿到手软。

想想一多帮香江导演早年间在内地站不住脚,就因为拍此类电影成为有口皆碑的大导演,可见此类电影的威力。

怪才导演徐老怪和林超贤、陈凯鸽拍《长津湖》,《长津湖水门桥》。

《无间道》导演刘伟强拍《建军大业》、《华夏医生》、《华夏机长》。

《野兽刑警》导演林超贤拍《湄公河行动》、《长津湖水门桥》、《红海行动》、《紧急救援》。

略有些邪典片味道的《黑侠》导演李仁港拍《攀登者》。

这帮早年间电影风格不一的导演找到赚钱密码的同时,可以说起到了一个很可怕的连带效应,让后来者电影人知晓想赚钱拍爱国电影。

然后国内大小导演一拥而上,陈诗人那么一个骄傲的导演也低头拍摄了《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

后起之秀吴晶和徐山争、沈滕、张子怡心领神会的来了一部《我和我的父辈》。

张一某搭档林浩、陈思成、徐山争、邓朝、彭大魔等人也不甘落于人后,他们拍了一部《我和我的家乡》!

没办法,抢银行都没有拍爱国电影赚钱。

最恐怖的是,没人敢跳出来指责这样的电影市场不对劲!

如此市场对电影来说,对有些观众来说,对市场来说是多么可怕、多么灾难的一件事。

不知到那时,看到此幕的方南会不会疯掉,或者随波逐流,自暴自弃。

韩总把方南一拍:“你眼睛直愣愣的发什么呆呢?”

方南瞧了瞧台上,姜闻和一众演员在台上和观众互动的无比热烈,活动不知啥时候开始了。

“没啥,胡乱想些乱七八糟的事。”

“他妈的,30多岁的小年轻还多愁善感起来了,《流浪地球》做的怎么样了,这部电影算是我退休前上映的最后一部电影了,你别搞砸了,让我堵着心退场。”

大概是要退休了,韩总与人交流也变得粗犷了起来。

方南笑道:“3.5亿投资,怎么也得5个亿票房吧。”

韩总就差喷出一口老血:“真要5个亿票房,你直接把我拖进八宝山拉倒了。今年《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两部电影离7亿票房就差临门一脚,《流浪地球》明年这会上映怎么也得8个亿票房。”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想这些多累。”

“倒也是,春节前两天你找个清净的馆子,我到时候请几个人过去聊聊天。”

方南点了点头:“让人安排好了通知你。”

和韩总交流结束,方南这会才有时间和曹国忠说话,主要就是问了问明年的规划,以及公司发展遇到了哪些难题。

“最难的还是地方性保护,浦江周边还好,在山城、洛阳这些远地方遇到的问题比较多。”

方南抿了抿嘴:“实在太难,就放弃,我还是那句话,做人不能黑白分明,做事一定要黑白分明!你要严抓这项纪律,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明白了。”

由于是庆功宴,台上也没长时间bb,姜闻平静的宣布《让子弹飞》票房达到6.75亿基本就算完事,因为这个票房超过了《唐山大地震》,拿下了2010年国内电影市场票房年冠。

被抽中上台的观众倒是挺嗨的,《让子弹飞》确实是一部好电影,看的嗨,讨论的也嗨。

为此,两个自称是腐女的女观众,还一语相关的询问姜闻和葛优什么时候在“睡”到一块,逗的现场众人哈哈大笑。

姜闻霸气道:“你们说个时间。”

葛优笑着附和道:“在我看来,姜闻导演只是一位包工头,我们演员是打工的,你们观众是上帝,所以说,你们让我们什么睡就什么睡。”

舞台交流结束,众人转场包厢吃饭。

现场很多都是熟人,也不存在谁谁摆架子,所以喝的很高兴,当然,餐桌上除了劝酒,聊的最多的还是电影。

听说方南压着两部大戏《流浪地球》、《火星救援》又在筹备《地心引力》,众人一时语塞。

这家伙自信的可怕!

方南倒是还好,他对经历过检验的两部电影有信心。

不过促使他勇敢筹拍《地心引力》的最大原因,是不想让好莱坞公司往他电影里参一脚。

他和好莱坞的合作也得斗勇斗智。

《火星救援》如果让华纳赚大钱了,好莱坞公司绝对会一拥而上,到那时候,《地心引力》的投资额必定会被大量瓜分。

而他在《火星救援》上映前提前筹备《地心引力》,好莱坞公司害怕担风险自然不会轻易下场。

实际上,他玩的就是一个时间差。

《火星救援》上映前,甩开好莱坞资方拍摄《地心引力》。

《火星救援》上映后,利用《火星救援》的高票房,迫使跪着求合作的好莱坞公司支持《地心引力》的宣传、排片。

从而达到了肥了自己的目的。

这是他想出来的最大利益于自己的操作。

毕竟好莱坞是别人的天下,他名下公司在那边没势利,没金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