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陇上行(2)(2 / 2)

加入书签

黄里长点点头,忍不住再来问:“所以,县城那里也是真给种子和农具?”

“自然是真的。”不等赵伙长回复,韩乡正反而敲了桌子。“老黄,你不信别人,那我还能骗你吗?我是亲眼看到的,县城那里张大龙头亲自坐镇,三个营的兵马三面摆上,东面开了大炉子,没日没夜的做着农具;西面是从东境运来的种子粮,全是骑兵加速护送来……包括之前给你们铜钱和铁器,就是为了今日的说法,这个叫铸剑为犁,浮财化苗。”

黄里长明显愣了一下。

“黄兄弟若是之前不信,为何还来这般殷勤?”刚刚放下汤碗的赵伙长此时也来问。

“便是不信,也该这般伺候的。”黄里长苦笑一声。“我说句不好听的,几位心宽,不要往心里去……之前朝廷的官差来了,也要这般拿出家底子的,不是要奉承,而是怕生事。”

韩乡正幽幽叹了口气。

三名军士中的两个年轻的便要说些什么,却被年长者摆手止住,后者也只是感慨点头:“晓得你们的辛苦……所以现在村里怎么样,艰难到什么份上?”

“多说空话惹人烦。”黄里长闻言愈发感慨之态。“我只说一件事诸位就知道了……几位知道村头那颗大树为何是秃的吗?”

“挨得近,摘得时候省力气,所以被村里人摘过了,吃光了?”赵伙长一猜便中。

黄里长点点头:“赵伙长也是经历过的。”

“这几年死了多少人?”赵伙长继续来问。

“不好说,谁也不知道是死了,还是跑了,而且也不晓得从啥时候算。”黄里长叹了口气。“不说三征以来这三年,便是再往前算,算到二征、一征,也够乱的……而且制度也乱变,一开始一个里是一百户,结果户口分的特别小,根本供养不起人,后来便改了制度,允许有大里,管三五百户,其实就是一个庄……我们这个村落,一征前一度快到五百户,千人朝上,记得这个是因为当时还要商议是不是再设一个里?”

“现在呢?”

“现在……”黄里长沉默了片刻。“不知道……可能还有七八十男丁,两三百妇女,二三十个孩子,好久没点验了。”

“都死了吗?”一名年轻军士明显犯了糊涂。

“都死了……般县和长河近十万河北屯田兵怎么来的?”赵伙长无语至极,复又忍不住一叹。“人命这个东西,最轻贱不过,也是最有韧劲的。”

“那这些人不想家吗?”年轻军士继续好奇。“留在那里当屯田兵?”

“自然想家。”赵伙长无奈继续解释。“但莫说里面有许多是外郡的,便是这两郡的,也得把春耕做完才许他们慢慢去找家里人,而且,他们家人就还在?除了这些,到底还是有军法的,上头不说清楚,如何能轻易离营?去年春天那伙子在东境过年不愿意回来的,不就要追究到底吗?”

年轻军士这才闭嘴。

而赵伙长方才来叮嘱黄里长:“趁这机会,把村里人点验清楚……所谓拿钱换种子,拿刀聚农具只是个笼统说法,根子上还是授田,但要正经授田,不做虚的,再不会多收税……所以,人口是根本。这也是为啥你那本家被灭了的缘故,他想把丁口握在自己手里,这才是犯了真忌讳的。”

黄里长恍然,连连点头称是。

而接下来,众人又扯了些闲话,却都只是围着几件事——黄里长是问此番春耕补助和外围战事的情况,而赵伙长多问双黄里如今的境况,到底多穷,到底多难?

就这样,双方一直吃到傍晚,又一起去看了骡马,回来后便已经快天黑,黄里长直言没有灯油蜡烛,房舍内也不好举火把的,韩乡正与赵伙长几人也无话可说,便干脆早早在堂屋两侧的侧室歇下了。

几位客人自去睡觉不提,过了一会,黄里长却举着一个火把从容转到后院,又看了一遍骡马,叮嘱人莫忘了添料,然后就堂皇从自家后门离开,往村外走去,乃是一直走到村头的大树下,复又举着火把看了半日那告示,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一阵子,黑漆漆的大树下渐渐汇集了十来个举着火把的丁壮,虽然装扮不全,但也勉强能称得上是个个持刀披甲,看得出来,之前连年战乱,民间根本不缺武器和残留甲胄。

“黄大哥。”一人等的心急,主动来言。“赶紧动手吧,越拖事情越不保稳。”

“我改主意了。”黄里长举着火把回头来言。“等等看,看黜龙帮到底给不给种子跟农具,也看他们是不是真的要让大家安泰的……他要是给,我们便是要逃到西面去,也不必坏了他们性命,平白连累乡亲……”

周围安静了下来,但还是有一人不忿:“二叔,都要走了,怎么还顾及什么乡亲?没有些东西,到了西边那里,咱们怎么在大郎那里立身?”

“你当家,还是我当家?”举着火把的黄里长冷冷反问。

这人也立即闭上了嘴。

黄里长见状,也叹了口气:

“诸位,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这是个道理,而且咱们这三年确实耗得山穷水尽了,没法活了;可俗话也说,人离乡贱……现在这个世道,那大将军大豪杰的,动辄死无葬身之地,你们把性命托付到我身上,我总得掂量掂量;况且,双黄里的老百姓是咱们乡里乡亲,平素也没有对不住我们的地方,若是为这事耽误了他们春耕,坏了他们性命,我心里真过不去……所以,这事听我一言,咱们缓一缓,稍缓一缓,可好?”

下面人面面相觑,尤其是之前还有人被训斥,自然不敢多言,便都唯唯诺诺应下,然后便要散去。

唯独之前被训斥那人,临走前忍不住回头言语:“二叔,且不说山穷水尽,关键是不要忘了三黄里大爷的下场!”

黄里长听得心烦意乱,只是让对方速速滚回去睡觉。

翌日,几名黜龙军军士和韩乡正根本不晓得昨夜自家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反而与黄里长诚恳道别……所谓交情其实就是这么来的……然后,黄里长自然也亲自牵着马带人送到了村口。

这个时候,赵伙长却又从怀中取出一物来,交与对方。

“这是什么?”黄里长看着手中之物一时不解。

“粮票,能在县城军营换军粮的,县城给黜龙军做工匠的,还有我们这些留用的吏员都知道,也是如今最宝贵的。”韩乡正在旁叹了口气,朝赵伙长拱手。“赵大哥仁义。”

“不是我仁义。”赵伙长坦荡以对。“是有军法,在外面吃饭要付钱,哪里都要付,不然被知道了就要记录下来,多了就要转屯田兵……不过,昨日听你说,我自己也看着的,你们现在着实艰难,就自作主张给这个了……我知道你这种人是豪杰,不讲究这些细微的,但也真是我最能拿出手的东西了,且收着吧。”

说完,便转身牵了马,往将陵城大路方向去了。

而黄里长看着手中之物,只是将信将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