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五章:县高官点名夸赞?(3000+)(2 / 2)

加入书签

一刻钟后,李乡长随着几名镇领导离开了偌大的会议室。

这次开会,县委孙书记将全县十几个镇,数十个乡的七十多名领导干部召集了起来,开了这个会议。

其目的,李乡长与镇上领导都已经听明白了。

关键就四个字“发家致富”。

其实,这样的会议,县委已经不止召开一次、两次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次。

对于全县的经济发展问题,县委与县政府都极为重视,可因为种种缘故,一直都没有什么效果。

这次,在场众人都隐隐有了些许启示。

这不,会议开完之后,李乡长就弄来了一份前几天的湘省日报,和其他几位镇领导看了起来。

“老李,这篇文章应该是贺云同志写的吧?”镇党委刘书记看着李乡长说道。

“应该是他写的,刚刚孙书记在会上不是说了吗,作者就是咱们银城沅水县人,不会错的。”

“不过……还真是没想到,小贺不仅写得了小说,竟然还能写出这等关于改革的好文章来!”李乡长赞叹了一句,却是又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就是有点可惜,他现在去教书了,要是他继续呆在乡政府或是镇政府……我就安排他到他们村去挂职了,唉……他们那村的老支书,最近因为跟一位村民为了灌溉水的事发生了冲突,现在他们村……都没个主事的。”

“这事必须严肃处理,打人的人除了要追求刑事责任外,他们村也要尽快安排一位村支书,我看不如这样吧,把小李调下去挂职一段时间,李乡长,你的意见呢?”镇党委刘书记看向了李乡长,连忙说道。

“小李?不行,这小子才刚从农校毕业,分配到镇上农机站这才多久,就去管一个村,不合适,不合适。”李乡长一听这话,当即就摇了摇头,摆手说道。

可镇党委刘书记却笑着道:“老李呀,我说你……你大可不必因为他是你小儿子就否定他,这小子这段时间以来,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年轻人嘛,就得多锻炼一下,你看小贺,也这么年轻,写的改革文章就有如此水平了,就连孙书记都在大会上大夸了一番,你得多给他们一点机会嘛!”

“行了,老李,这事就这么决定好了,咱们先回去吧,镇上还一摊子事情等着我回去处理了。”

说完这话,镇党委刘书记便转身朝着县政府大院外走去。

而这会,李乡长站在原地,他愣了好一会,最后轻轻叹了口气,却也跟着离开了县政府。

…………

银城人民医院,住院楼,某病房内。

贺云在老村长儿子的相送下走出了病房。

就在刚刚,他和老村长的儿子聊了一会,果然如他所料,事情的原委与他猜测的一般无二。

他看着病床上的老村长,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

这事要说起来,其实并不能怪谁,毕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排灌站太少,这才导致矛盾频发,最后酿成了今日之事。

若是全村再建一个或者多个排灌站,也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但是要建排灌站,村上肯定是拿不出钱的,而靠上边拨款也不现实,因为镇里面也没钱。

至于靠村民集资,那就更加行不通了,要知道,之前为了排灌站的电费分摊以及负责排灌站抽水这事,村民们就很难达成统一的意见了,何况是再建一个排灌站。

“唉……关键还是大家手中不宽裕呀!”贺云轻轻叹了口气,不由暗暗嘀咕了一句。

…………

看望完老村长后,贺云便回到了银城师范,而此时,已然是下午四点多了。

宿舍内,贺云坐到了桌前,继续完善着新作的初步大纲。

对于这部小说,他的期待是非常高的,因为他想写出一部深刻反应当下广大农村如何改革脱贫的鸿篇巨制来。

为此,他还特意选择了两个典型的村子,以此来作为这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地……

ps:“县高官”居然被系统自动改呢?好吧,标题变得有点怪怪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