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轰动香江书圈!(2 / 2)

加入书签

以至于贺云在写这段剧情时,琢磨了两天,到今天晚上,他都迟迟未曾动笔开写。

或许也正是因为“卡文”的缘故,直到一个星期后,贺云这才把《考古笔记之九层妖塔》写完一半,他估计至少还得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创作完这部小说。

…………

下午的时候,贺云收到了《十月》杂志社的回信。

对于他不能参加颁奖仪式一事,杂志社表示十分遗憾,但同时他们也充分理解。

至于奖金与获奖证书,信中倒是说了,他们会给寄过来的。

对此,贺云自然非常高兴。

他本以为自己不去,奖金与证书就会没了下文,可他万万没想到,他们会寄来。

“也不知道百花文学奖那边会不会也跟十月文学奖一样,把奖金与证书给我寄过来?”

贺云暗暗嘀咕了一句,却是没有再深究下去。

…………

三水乡。

随着最后一个镜头拍完,郑小龙不免长长松了口气。

他抽出一根烟给自己点上后,又对站在自己身边的冯晓刚道:“晓刚,这次你进步很大吗?刚刚鲁主任还夸了你。”

“呵呵……郑主任,如果不是你的帮助,我这次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不是。”冯晓刚憨憨一笑道。

“马屁就别拍了,你跟我去看看宝钢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的拍摄进度怎么样了,应该快拍完了吧?”郑小龙嘟嚷了一句,就带着冯晓刚朝着远处走去。

《湖山情》的拍摄,鲁小威特意分成了两个导演组,一些次要的镜头,他通通交给了赵宝钢,而这也是郑小龙强烈推荐的结果。

对此,剧组的一些老人自然有意见,可是鲁小威对此却并未说什么。

因为他很了解郑小龙的为人,他是那种对事不对人的人。

更何况,创作中心的年轻人当中,赵宝钢与冯晓刚这两人都非常的有潜力,值得大力培养。

转眼一天后,赵宝钢带着人从梅山县回到了三水乡。

鲁小威简单向他询问了一番后,便宣布这部剧正式杀青了。

当然,杀青虽然杀青了,但是后续的剪辑工作却仍旧需要时间。

这点,郑小龙早已经安排好了,他打算回去之后,就集中创作中心的所有力量,务求尽快完成《湖山情》这部电视剧的剪辑工作。

…………

四月中旬很快就到了,湘省的天气也渐渐热了起来。

而就在《洞庭》杂志忙着征文比赛的同时,香江某报摊。

黎力军正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的看着。

作为六十年代的来港者,他对于家乡的印象依旧印象深刻。

如今他年纪大了,加上报纸上又天天报道香江回归的事情,他也渐渐有了魂归故里的念头。

只是,他儿子对此却有些反对,这让他很是生气。

在跟自己儿子吵了两句后,他索性白天一直呆在报摊之中,眼不见心不烦。

“老黎,看啥呢?这么入神!给我来份明报。”

“自己拿吧!”黎力军撇了一眼说话之人,却是一笑,又把目光移回了捧着的书上。

“你这个老黎呀?那我自己拿了,这是钱,你收好了。”

说话的老者弯下腰,拿了一份明报,扔下钱后,微微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报摊。

片刻后,一群学生走了过来。

他们在报摊上寻觅了一番,见没有倪匡的书,便准备离开。

但就在这时候,黎力军却突然一拍大腿,叫好道:“好!就应该这样!”

黎力军的反应让一众学生好奇看了过来。

人群中,一个高个子眼镜男生更是忍不住开口问道:“老板,你这看的是什么书呀?很好看吗?”

“是你们这群小家伙呀!都放学啦?”

黎力军撇了一眼面前的学生,见是这附近的“熟人”,便笑着介绍道:“新到的一本书,很有意思,要不要看看?”

说完这话,他就将手中的书给递了过去。

那高个子男生一看递来的书,不禁愣了一下,但还是接了下来。

而其他人也好奇的围了过来。

他们围在一起,认真观看了起来。

而这一看,就是大半个小时。

黎力军倒也不急,他转身又拿出一本《蛮荒神海录》。

而这时候,就听得那高个子男生掏出一张钞票递给了黎力军道:“老板,这书我买了,多少钱一本?”

“六块五一本。”

“那我也要一本!”

“给我也拿一本!”

…………

很快,黎力军报摊进的十多本《蛮荒神海录》就销售一空了。

与此同时,香江的许多报摊点与书店,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

仅仅一天后,首印的两万本《蛮荒神海录》就被“抢”空了。

为此,赵善棋在得到这个消息后,立马就选择加印五万本投到了市场上。

可三天后,又是销售一空。

这下,香江的许多大书商、出版社都被惊动了。

尤其是后者,作为香江的大型出版社之一,博易出版社虽然有“后台”,可是他们出版的这本书,其作者却并没有什么名气,甚至此前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不过,他们再一打听,却是直接愣住了。

这本书的作者居然是一名内地的作家?

这怎么可能?

内地的作家怎么能够写出这样一本小说来。

虽然怀疑归怀疑,可这些出版社却都不是傻子,他们在看完《蛮荒神海录》这本书后,立刻就意识到这本书很有可能会开创一个比肩“武侠”与“科幻”之外的新时代。

所以,在经过一番查证后,他们立即开始想法设法的联系起贺云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