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抓知了(2 / 2)

加入书签

……

赵知潼几人回到赵知潼家时,家里有好多村民正在买豆腐。

爹和二舅在忙着收黄豆,娘在给村民切豆腐,两个舅娘也在洗洗刷刷,都忙的没空管她。

于是,赵知潼将箱笼放下后,便跟赵愈一起去西屋找了两把小铲子,跟家里人打了个招呼,一行五个小朋友就出发了。

赵愈说,后山下的林子里知了最多,他每次去捡柴时,都能听到震耳的知了声儿。

所以,他们便准备去后山脚下的林子里找知了。

后山名为外方山,在赵知潼眼里,就是非常大非常大,横跨了他们整个县城呢。

听先生说此山有七十二峰组成,西临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环山地跨六个市县,从古至今,有好多位皇帝亲临过外方山。

外方山的主峰是太室山,位于安阳县北,那里建有一个知名学府——太乙书院。

先生说,让他们好好念书,届时可以考入府学,进入太乙书院读书。

孟学究就是从太乙书院出来的举人,后来多次进京赶考,奈何时运不济,不得登科。

后来年纪越来越大了,便到了他们村子隐居,恰巧当时卫乡绅在找先生,便请了他来学堂当授课先生。

当时赵知潼只是听个热闹,太乙书院,女子是进不去的,倒是乔沐辰,励志要考入太乙书院。

此时,瞧着密林丛生的后山,就觉得无比的神秘,总有种要深入一探究竟的想法。

赵愈一直拽着赵知潼的小手,就怕她走丢了,嘴里还不停的念叨:“妹妹,你要跟着我哦,不能乱跑,我们只能在山脚下玩儿一会儿,不能去山里面,深山里面是有野兽的,会吃人的那种。”

“哦,哦。”赵知潼点着头,眼睛却新奇的瞧着四周的树木,不知道有没有听进去。

到了地方,果然,如赵愈所说,知了声声震耳。

赵知潼拿着一个小铲子,将另一个递给乔沐辰:“我们快找找吧。”

乔沐辰一脸茫然:“怎么找?”

赵知潼:“当然是找洞呀,爬杈肯定藏在洞穴里。”

然后几个小萝卜头就开始在地上找了起来。

划拉开地上的落叶,便能见许多拇指大小的洞口,里面黑通通的,什么都看不到,赵知潼就开始好奇了,叫嚷着:“哇,你们快看,这里有好多洞哦!”

然后,就用自己的小手指伸了进去……

乔沐辰瞧见了,吓的直接一个哆嗦。倒是卫书兰,凑过来,与赵知潼一起瞧了起来。

赵愈抬头看了眼赵知潼扣的洞口,解释道:“妹妹,这种大洞口,爬杈已经出来了,里面是没有的。”

赵知潼惊奇:“没有吗?但是我好像碰到了哎。”

乔沐辰和卫书兰惊讶道:“真的吗?那快把它挖出来吧。”

赵愈赶忙过去,要拉起赵知潼:“妹妹,不能用手乱扣,这里面很可能是青蛙,还可能是蛇!它们钻进洞里吃掉了爬杈,就会自己躲在了里面。”

一听蛇,赵知潼整个人都僵硬,然后迅速抽出了手指头,哇的一声大叫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