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胡人安敢南下而牧马(2 / 2)

加入书签

“诸位放心,我自有分寸,无需多虑。”苏启微微一笑。

别说监察司,就是涿县大营的两万人马,也足够这些人喝一壶了。

他就怕这些人不闹,不然还找不到理由收拾他们。

要知道,他们可是大地主,苏启巴不得趁机将他们的土地收归国有。

岑丘沉默片刻之后,说道:“丞相,冬日行军,损耗极大,若不能速战速决,怕是会影响春耕。”

“此事无需多虑,胡人也是孤军深入,补给线长,坚持不了多久,最多是携胜谈判,要些钱粮而已。”杨烨说道。

“那我就偏不让他们得逞!放心,大军不会拖延,春耕之前定能班师。”苏启说道,“好了,诸位去准备吧!尽快点齐人马,择日出征。”

这些胡人就是皮痒,放牧收成不好便南下烧杀劫掠,侵扰边境百姓,还要恬不知耻要求和亲。

苏启在这一点上和秦皇汉武的态度一样,就是要修筑长城,将其痛击,把他们阻挡在长城之外。

这些异族人,如果让他们越过长城学习到先进的文明成果,他们便会无所不用其极地凌辱汉人。

历史上,但凡游牧民族南下建立政权,那么那个朝代的汉人就会遭受一次从身到心的摧残,五胡乱华、元朝、清朝都是如此。

说得好听是民族融合,说得不好听就是落后文明对先进文明的暴力中和,提高自己打压别人,强行拉在一条水平线上。

真正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播应该是建立在和平发展和友好交流之上的,而不是一个文明对另一个文明的暴力征服,使其文化发展停滞,付出鲜血的代价。

所以苏启绝对不会对这些游牧民族和颜悦色。

现在他还腾不出手来,等到以后平定天下之后,他再专门来对付这些拥有狼子野心的外族人,这些蛮夷!

军国大事在丞相府的书房内决断之后,燕国这个完整但并不强大的战争机器便开始飞速运转。

这次不动用克隆人的很大原因,主要是苏启想试一试自己辛苦建立的国家机器能不能正常运转。

虽然有历史的经验和专门人才的把关,但具体运行情况如何还是要亲自看看。

克隆人早晚都会退出历史舞台,虽然苏启可能看不到,但他还是不想在某些方面过于依赖它。

王朝的更迭是亘古不变的规律,苏启只想让这个周期长一些。

退一万步讲,他甚至不清楚自己将来会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课本上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切都取决于生产力。

他学识有限,无法超规模地提高生产力,那么,那些先进的制度能够在这个时代扎根吗?

他不知道,所以还是按照历史规律办吧!

爱咋咋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