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不再信任(2 / 2)

加入书签

由于霸王凤凰枪并未随身携带,杨错右手执一柄唐刀,指向前方的西川军,厉声喝道:“你等可知在干什么?刺杀当今天子,是夷灭九族的谋叛大罪……”

“休要听他胡言。要是让朝廷窃取了西川,我川中数十万百姓就再无活路了。冲过去,杀了他们……”西川军之中,有人疾声高呼。

“杀……”数百人出声呼应,作势欲杀。

杨错一声暴喝:“我看你们谁敢动一下。”

这些人被杨错的暴喝声,吓得不敢动一步。

不过,更多的人却是一片迷茫,他们先是看看杨错这边。随后又左右张望,并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性举动。

这些人有的跃跃欲试,有的则是犹豫不决。

总之,心思非常的复杂。

看到这个情形,杨错心中已经明了——刺杀代宗的行动,不大可能是柏贞节、杨盛等人所为。

至少柏贞节并未参与其中。

如若他是主谋或是韩澄参与其中,这些西川军绝不可能出现这样迷茫的反应。

能够解释的情况,恐怕就是某些不轨之徒控制了一小部分军卒,进而试图在混乱中裹胁其余人一同参与反事。

到这个时候,杨错决定当机立断。

“柏贞节,韩澄何在?”杨错气聚丹田,声如炸雷地长喝道。

“杨武安且请宽心,柏贞节在此!”柏贞节那穿透力十足的声音遥遥地传了过来。

“凡川中将士,即刻于山下集结。兵卒若有违令者。上官即杀之;上官若敢违令,部属杀之可接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若举部曲违令,旁部曲共击灭之,官升三级,兵赏千钱!”

柏贞节的喝令一经传来,与杨错对峙的两千余西川军立刻出现了分化——多半军卒已经知道情况不对,不敢违令,当即垂下兵刃,缓缓朝山下而去;但仍有差不多三百来人不甘心地滞留原地做困兽斗,并大肆蛊惑其他人莫要听令。

很快,这些人察觉到情形不妙了——朝山下退却地一千七百余人一边后退,一边却重新举起了手中兵刃,不过对象却变成了他们。

此刻,再迟钝的人也知道该如何做了——那三百余人急忙赶上了大队人马,一同朝山下撤去。

两盏茶的工夫后,柏贞节、杨盛二人相携上山,求见代宗皇帝。

“你们暂时在这里等着,震慑住西川军。”

杨错这是找了个借口,不让他们靠近。

西川军都反叛了,他们就靠不住。

但是不能明说。

此刻,无当、无前两部飞军地战旗已经出现在视线之内。

韦皋的反应果然很快!

杨错这才带他们去见代宗。

“陛下受惊,皆是末将之过,还请大将军降罪!”见代宗安然无恙,柏贞节、杨盛二人明显松了口气,但仍然双膝跪地,低首请罪。

“此非柏贞节、杨盛之过,且我并无伤损,不必过于自责……”不顾护卫在侧的杨志廉劝阻,代宗缓步走到柏贞节、杨盛跟前,将两人扶起,和声安慰道。

“谢陛下!”

虽然遭遇了刺杀,代宗还是执意完成了对高适陵寝的祭拜。

不过,发生了这样恶劣的事件,陪同祭拜地官员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心情。

众人都知道,一场大风暴正在酝酿之中,后果会如何已经很难预料。

特别是看到杨错脸上的杀气,浓而不散。

就知道这位沙场宿将,是从来都不会手软的。

回到成都后,柏贞节恳求杨错由他亲自着手彻查此事,并在再三恳求之后,让代宗答应命韦皋陪同他一同彻查。

杨错起初不同意,还是代宗考虑到一些事情,点头答应了。

但是由于伪做百姓的刺客或死或逃,难以追查,柏贞节很清楚彻查的关键,就在于军中的刺客同谋。故而很果断地将那曾与杨错对峙的两千余西川军控制了起来。

经过一番仔细的盘问审查,有嫌疑的几百人很快被排除了出来。

出人意料,为首之人居然是颇得柏贞节信任的西川军都尉刘俊生。

刘俊生是柏贞节昔日的部将,一直对他忠心耿耿。

在柏贞节地严厉盘问下,刘俊生虽然供认谋刺一事,却只称自己是不愿见西川拱手让于外人,故愤而行刺,否认了有其他同谋亦或主谋的存在。

不过,在韦皋略施小计地讯问下,刘蒙还是露出了许多马脚。

而这时,负责在成都外围潜伏的无当飞军传回了截获的两封密信,信中内容乃是准备勾结外州官员一起反抗唐廷执掌西川,言语中甚至还隐隐提及了刺杀一事,而署名者正是牛敞。

不过,大为出乎意料的是,经杨盛再三确认,两封书信的笔迹与牛敞全然不同,甚至与杨盛所知的任何川中文武的笔迹都无相似之处。

(本章完)

https://www.xddxs.co/read/47774/2936053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