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前宋儒生得机会,岳飞侵略三佛齐(1 / 2)

加入书签

却说有个许州有个儒生,叫曾仝志,曾过解试,算是举子。大华朝立后,曾仝志参加了一次科考,因数学格物杂学一塌糊涂,未得入大华朝的大学读书。听说广州残宋重文重儒,便跑去了广州,那时广州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没出路的儒生文人,宋钦宗残宋哪有能力养他们,也是东依西靠苟延下来。大华军灭残宋后,搞了一次对旧读书人的征考,曾仝志一则是考黄过没信心,而则是常在一起的几个儒生都誓不参考,曾仝志于是也拒考。后来生活无着,一个同窗说办私塾,请他去做教授。做了一年多教授,同窗说开业艰难,一文钱没给。再后来学生减少,同窗卷了学款逃之夭夭。曾仝志口袋空空,被房东赶出,寻过去相识的帮助,都找理由推脱。曾仝志万念俱灰,寻根索夜里把自己吊死在那私塾门楣上。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www.mimiread.com澶y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c€傘€?/p

曾仝志一死,他那些同窗相识都冒出来了,个个悲愤莫名,声讨大华朝。有人便撺掇大家去汴京大闹一场,最后来了三四十个,加上汴京的几个儒生,到大街上游行。

这数十游行的读书人缓缓走过酒楼,在数百好事看热闹的簇拥下,向西一路而去。

王定六已经把此事的前因后果查清,说给林冲等。

扈三娘哼道:“这曾仝志交友不慎,没有本事,是他自己的错,怪朝廷作甚?”

燕青道:“这帮人是要借机向皇上和朝廷施压,要恢复宋时对儒生的有待。”

林冲冷笑:“恢复祖制,大华朝才立了十几年,我都不知道我祖宗是什么制,他们这是要恢复前宋啊!”

扈三娘叫道:“大逆不道,把他们全抓起来,送去海岛!”

李师师忙道:“皇上恕罪,请听小女子一言。”

林冲点头:“弟妹请说。”

李师师接着道:“小女子知道这些儒生文人不知好歹,固执僵化。我大华朝如今江山稳固,也不怕他们闹。然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如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以免其中有些穷困潦倒的,走上这曾仝志一样的绝路。”

林冲沉吟。

楼下传来脚步声,却是得到消息的丞相胡铨和文教部尚书萧让匆匆赶来,林冲叫撤了酒菜,几个人就在单间里喝茶说话。

胡铨对王定六道:“平时他们都在广州闹,此番来京师,必是有人在谋划、煽动、串联、支助,国情局要好好查一查。上街游行是大华朝人的权力,但后面别有用心的,不能放过。”

王定六应下。

林冲道:“李夫人适才的建议,我琢磨了一下,这些年过去了,这些儒生经过了现实的教育和生活的煎熬,应该不会向过去那么固执僵化了。我想再最后给他们一次机会,胡兄弟你看如何?”

胡铨本人便是前宋进士,如何会反对,忙道:“皇上英明,那些儒生必会感恩戴德。”

林冲笑点胡铨:“哈哈!胡兄弟又在忽悠我。他们少点怨气就好了,要他们感恩戴德,那是不可能的。”

胡铨呵呵干笑。

李师师起身礼道:“小女子也代儒生们感激皇上的宽容。”

林冲摇摇头:“弟妹无须客气,给他们这个机会是你起头建议的,儒生该感谢你啊!”

萧让道:“我大华朝的科考,有国文、数学、格物、史哲(历史与哲思)、杂学五门,每门百分;杂学含地理、生物、天文等;哲思含春秋百家拢共才五十分,其中儒学不过十分。故而这些儒生一生所学孔孟之说,只有五百分里的十分。当然,学了那么多孔孟之说,对国文肯定有帮助,对历史也有进益。合起来算,怎么也到不了三五十分。所以他们一定考不过上过我大华官学的人。要不要对考试科目做些调整?”

林冲摇摇头:“可以给他们加分优惠,但不能为他们调整考试科目。死抱孔孟之说,不愿意改变的儒生,便是录取了,也没有实用价值,只会给我朝官场带进一批心怀异志之辈。愿意改变,愿意去学其他东西的,才能给机会。”

胡铨道:“明年在汴京和广州两地,再组织一次针对前宋儒生的征考,并尽快把考试大纲登在报上,便于他们备考。文教部还可以为他们做些考前培训。及格者可到开封政学院培训,结束后分配去新拓各路为官。这将是最后一次对他们的特别照顾,过此再串联闹事,就要不客气了。寻衅滋事这个罪名,涵括范围可以很广。”

林冲点点头:“还得定个年龄,总不能他刚考过,就要退休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