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首映震撼!(2 / 2)

加入书签

这种情绪,在后面老大哥的专家走进他们的办公室发现残留的图纸时,转为了浓浓的耻辱。

几位华国的学者,正在拼凑图纸,脸上还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欣喜。这种朴素且简单的喜悦,看得所有人都不是滋味。

突然,门开了。

老大哥的专家走进来,他看见桌上的图纸时,观众明显能感觉到华国学者的窘迫。

“这一块,你们用计算器也要算两年,没有意义。”

此时李一凡教授脸上的表情是如此的真实,以至于观众都分不清这是电影还是真实的历史。

电影剧情还在继续。

观众为李学健在戈壁上的演讲而振奋,为帝都无数学者的算盘声而激动,为试验场因盐碱水需要重修而遗憾,为各种各样的场景而调动着自己的情绪。

片子有些平淡,但所有人的内心却都是一阵心潮起伏,为他们欢呼,为他们难受。

“严肃认真!周到细致!”

“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又是一阵倾盆大雨,就在这场雨中,让宋宁她们感受到了,口号不止是一句口号,而是切切实实的行动。

虽然条件艰苦,但当看到原子弹材料引爆成功的时候,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宋宁手一松,差点把手中饮料给撒了,此时她才猛然发现,刚买的零食,她居然一口没动。

剧情继续,就在众人以为研发会继续平稳的发展下去,现实却给了她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当课本上铅字印刷的“三年困难时期”赤倮倮的展现在她们面前的时候,她们才反应过来,那不是纸片上一句话就念完的六个字,而是真实且残酷的一段历史。

缺吃少食,风灾,干旱,还没到吃人的一幕,观众就已经难受得受不了了。

下一幕,就是片中的第三场大雨。

陈牧与妻子在雨中相认,两人之间的感情在国与国的碰撞中显得格外的渺小,但就是这样的一份感情,带给她们的震撼,却完全不是那些言情剧能比拟的。

之后,陈牧被人拍摄到与美籍的专家在机场交谈。

而这又使陈牧失去了主导原子弹项目的资格。

但在场的所有观众却都不能说领导的一句不是。

“你怎么到帝都来了?”

李学健敬礼,沉默不语。

领导见李学健的态度,主动道:“为陆光达的事?”

“为什么?”李学健瞪着眼,语气里的不甘简直让人心痛:“就为了那么一篇混账报导?那些西方记者的话,能信吗?

如果连陆光达都不能信任,那我们还能信任谁?陆光达一天不走,我一天不离开帝都。”

“你说什么?”领导的眼睛也红了。

李学健大吼:“我拿脑袋担保他!”

这话一出口,领导瞬间就暴怒,赤红着双眼,奋力的砸了下桌子:“住口!冯总指挥,什么时候了,你这是擅离职守!”

高明老师饰演的领导,手指不断的在桌子上戳着,语气中的悲愤简直要让观众出不过来气。

“你过来!你过来!”高明走到地图前,双手在地图上比划:“咱们整个国家,近十年的努力,几十万人的心血!就为了这一天。

知道这一天的分量吗?

史学家因为这一天要把整个华国的历史分为两截!

五九六,横空出世不是你我的脑袋能够担保的!”

当李学健沉默不语的走出办公室的时候,所有观众都感觉到一阵阵的无力。

然而当李学健走出办公室后,高明拿起了一个红色的电话。

这个电话的含义此时不言自明。

以至于后来观众们在飞机上看到陈牧再次出现的时候,观影厅都发出了一声小小的惊呼。

在最后的戈壁滩中,当士兵们荷枪实弹,人山人海的出现时,所有的观众都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

此时的画面,只有戈壁与蓝天组成了两块色块。

戈壁的风声从二十年前吹来,干燥得刺鼻的气息,带着一丝丝的铁的味道,萦绕在观众的鼻尖。

沉默,完全的沉默。

画面中,无数人期盼、忐忑的眼神,再次让现场的观众提心吊胆起来。

随着倒计时结束,画面中的色块被强光占据,在一片白光中。

震耳的轰鸣响彻云霄!

真实的爆炸画面,在现代的荧幕上显得有些模糊。

但现场所有的观众都觉得这画面无比的真实!与开头特效制作出来的效果相对比,这才是华国真正的底气!

铺天盖地的人群欢呼着,漫山遍野的撒着欢。

宋宁不知什么时候也跟着欢呼了一声,当她想起这是在电影院,正要害羞的坐下时,观影厅里响起了经久不衰的掌声!

影院外。

人群有序的走出,观众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能看得出来,这部片子确实对得起之前陈牧所有的宣传手段。

宋宁家中,宋妈妈看着宋宁带回来的零食跟汽水显得有些奇怪,“你看电影去了?”

“嗯,你带这些回来干嘛?”

“哎呀,不能浪费嘛。”

……

网上,首映刚刚结束,《横空出世》的报导就开始宣传开了。

“残忍的史诗!一场无声的战争!”

“《横空出世》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华国式的英雄时每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华国人!”

“横空出世,人是需要精神的,当口号不再只是口号。”

“陈牧是主角,而主角却不仅仅是陈牧!”

“震撼人心的文戏!没有晓燕的战争才是真正的残忍!”

“主旋律电影的格局从此打开,陈牧再次为华语影坛贡献了一个全新的题材!”

这一次的报导,值得陈牧深切的纪念,因为只有这一次,所有的报导用的都是陈牧的大名,而不是牛犊子这个外号。

网友的评价更是铺天盖地。

“那个年代的人真是有信仰和精神的,不是我们现在能够评论的。”

“我才发现并不是主旋律不好看,而是烂片不好看。”

“我想学冯石将军说一句话,no,去你妈的!”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很好看的主旋律电影!剧本比较扎实,戏剧冲突强,两大主演演技出色,人物刻画十分饱满。既有孤军深入的坚韧也有一声惊雷的欢呼。”

“我在看电影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对这一段历史如此的熟悉,从影院走出来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兔》与之前的那一则宣传片,都是陈牧在给我们讲述。而真实的历史,也比《那兔》与宣传片中表现出来的更加深入人心。”

“整部片子十分的平淡,但就是这种平淡中,却充满了残忍的力量。”

“伞是握在高个子手里的,那我就成为那个高个子的人。”

于此同时,六把刀的《四行》与腾达的《烽火台》也已经结束了放映。

两者的报导也同时铺开。

陈牧也第一时间收集到了一手的消息,沈如静与裴月两人分别去看了电影。

“怎么样?”陈牧问道。

沈如静说道:“挺好看的,就是价值观有点问题。”

“你看的什么电影?”

“《四行》啊。”

陈牧点点头,转向裴月:“你看的《烽火台》吧?”

“是啊。”

“怎么样?”

裴月想了想说道,“前面挺好看的,只要主角没出场就都还好,但主角的演技太拉跨了,看得出他很努力了,但演技不行就是不行。”

陈牧松了口气,看样子,这次的成绩总算是稳住了。

“不过他们的上座率,比我们高了不少。”沈如静突然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