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IRR与前瞻性指导(2 / 2)

加入书签

但是长期利率又是如何决定的?艾伦·布林德做了个公式:

rt=αn+1/n(rt+ret+1+ret+2+…+ret+n-1)+et。

简单解释一下,rt代表长期利率,rt代表短期利率,ret+1代表市场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而αn为资金的期限溢价,et为误差项。可以看出:长期利率是由短期利率和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决定的。

一般来说,短期利率就是当前的政策利率。

但是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是如何决定的呢?艾伦·布林德又做了个公式:

ret+j=hj(yt,rt,rt,u,πt…,θt)+et。

在这个公式中,hj为市场的学习过程,yt为实际产出,rt为长期利率,rt为短期利率,u为失业率,πt为通胀水平……而θt就是前瞻性指引释放的政策信号。

一般来说,前瞻性指引发挥作用的途径主要有四个:

1、前瞻性指引——未来利率预期——总产出。

中央银行通过政策信号来影响短期利率的预期,继而影响长期利率,如果长期利率保持在低位,则会刺激消费和投资的长期性增加,从而达到刺激经济的效果。

2、前瞻性指引——股票等金融资产价格——总产出。

中央银行通过前瞻性指引释放出未来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就会引起市场投资者对短期利率预期的下降,这会使股票等金融资产价格上升。

根据托宾的q理论和莫迪利安尼的恒常收入效应,金融资产价格上升会促进消费和投资,从而达到刺激经济的效果。

注:【托宾q理论】也称托宾q比率,该系数为企业股票市值对股票所代表的资产重置成本的比值,在西方国家,q比率多在0.5和0.6之间波动。

【莫迪利安尼的恒常收入效应】:莫迪利安尼认为,在一定的预算约束情况下,国家过去、现在、未来的收入可以被加权平均:信用制度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会变小,因为并不需要那么多货币;但利率下降到一定水平以后,对于货币的需求无穷大,因为大家会公认利率已经达到最低点,不借白不借;未来货币利率的趋势只会上升,所以应该增加货币的使用需求(说白了就是资金的跨期配置)。

3、前瞻性指引——市场利率——总产出。

一般来说短期利率即基准利率,是市场利率的基础。

从理论上讲,所有的利率都应当与基准利率呈现同方向变化;在中央银行作出政策承诺后,可以使得基准利率在长期内保持在较低水平,从而使其他短期利率也在一定时期保持在低位,进而刺激总需求和实际产出。

4、瞻性指引——通胀水平——总产出。

如果中央银行设定了一个通胀目标,而市场也非常信任央行的承诺。

政策的持续性预期会不断修正公众预期通胀水平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偏差,使得民众的预期通胀率和央行所作出的政策目标水平相拟合。

只要通胀率保持在低位,在一般情况下,中央银行就不会贸然提高政策利率。只要低利率水平得以持续,对需求的扩大和产出增长就会起到积极作用。

嗯……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种隐隐有些熟悉的感觉?甚至有种时空错位,仿佛回到了数十年前的华夏的感觉?(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写促成中欧跨境电商业务的那几章里已经写过相关的观点了,这里就不犯忌讳了。)

总之,如果按照上一世的轨迹,在前瞻性指引政策的使用方面,在90年代初由于股市和楼市双双泡沫破灭而率先应用这一政策的岛国是失败的先行者,而漂亮国是成功者。

自千禧年初,由于互联网泡沫破灭后,漂亮国经济复苏疲软、失业率高企,美联储将联邦利率降至1%后,又宣布“委员会相信宽松货币政策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这是漂亮国前瞻性指引的雏形。

但实际上,由于有岛国的失败案例在前,虽然当初漂亮国采用了部分类似于瞻性指引的政策,但其实并没有把这一政策常态化的打算。

真正地把前瞻性指引政策常态化,其实是2008年之后的事情——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将联邦基金降低至0-0.25%,并宣布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极低的水平,措辞依旧偏模糊。

2011年8月-2012年9月,美联储连续三次使用时间指引,确切地给出了维持低利率政策的最短时间。于是2012年9月,美联储宣布联邦利率将至少在2015年年中之前维持在极低水平。

2012年12月,美联储进一步明确了前瞻性指引的内容,宣称至少在三个条件得到满足时维持低利率政策:a:失业率高于6.5%;b:未来一至两年的通胀预期不超过2.5%;c:长期通胀预期保持稳定。

事实上,在08年那次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之后,以漂亮国那乱到一塌糊涂的国内环境,却依然能够惊爆所有人眼球地每年维持2%以上的gdp增长速度,除了必须要感谢华夏之外,常态化的前瞻性指导政策绝对居功甚伟!

………………

当然,还是那句话,虽然杨铸是愤青,但他没莽撞到无脑的地步。

之所以让覃鑫邀约包括那位纽约州参议员在内的一票子人,付出了不算小的一笔代价让他们以“意识形态”为切入口,呼吁漂亮国放弃前瞻性指导政策,其实真正的原因是……随着08年后前瞻性指导政策的常态化,不光是经济,就连漂亮国的一票子企业似乎在迷惘了数十年后找到了主心骨,连锁反应下,漂亮国的侵蚀型公司市值份额增长速度一下子就慢了下来,连带着漂亮国政府态度也逐渐强硬起来,就连华尔街的那帮子人也时不时地被敲打一两下(2008年以后,华尔街被逐渐敲打和遏制,在行业内算不上秘密,只不过国内民众寻常不关注这个,因此对他们的印象还停留在古早以前的影视作品和都市传说中。)

如果按照原本历史的轨迹继续发展,显然是对杨铸的计划是极为不利的——他的执念虽然就那么两三个,但作为一个愤青,他想要的东西显然更多,但偏偏有些虽然不是执念,但同样非常重要的东西,按照原本历史轨迹来看,要等到2012年以后才算是时机成熟,因此漂亮国的前瞻性指导政策,对他而言的确是个大麻烦。

事实上,这次让覃鑫暗地里运作,打算以“意识形态”的名义把已经出现雏形的前瞻性指导政策给掐灭在摇篮中,虽然实际上为的是自己,但从表面上,的确是给那帮子犹大一个不算小的人情——这个人情在未来,足够浇灭某些人在大豆期货上吃了大亏所冒出来的怒火。

这里有人可能要问了:

漂亮国的前瞻性指导政策不是以美联储为核心执行单位的么?

而江湖传言,美联储不但是私人企业,更是那帮子犹大掌控着的么?

为什么这事听起来有些前后矛盾啊?

嗯……

这么说吧,后世的华夏,别说五大行了,就连两桶油里面都有外资的股份,如果你非要较真,那从书面上来看,这些企业的血统的确不够纯正了,甚至你非要说他们是合营企业,乍看之下,也能说的通——但是,是个地球人都知道这些企业听谁的。

同理,美联储虽然名义上是私人企业,但它之所以转私营,那是为了增加运营效率,外加减轻财政负担罢了,你真的会以为一个国家会傻到把命脉中的命脉交给私人?

的确,美联储理事和主席中约有三分之一是犹大,对美联储政策有很大影响力,但就算没有法律和其它机构的约束,这些人远远没有达到控制美联储的程度——再说了,这些人也不一定为自己群体的利益服务,而是为漂亮国的利益服务;要不然,中东那边纠缠打闹这半个多世纪干嘛?

事实上,只要对犹大有所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个群体究竟是血脉民族还是zong教民族,真的很难说的清楚——这种复杂而特殊的群体关系枢纽,导致这些人其实并没有如大部分人所以为的那样团结;最起码,这里面存在着十多个持有不同诉求和观点的派系。

偏偏这个群体的一些刻在骨子里的天性举世皆知,而涉足金融的那帮子人在这一方面尤为突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群人其实才是杨铸真正的“得力帮手”!

………………

足足花了半个小时,覃鑫才有选择性地把杨铸的部分想法和思路告诉给了吕思思——当然,杨铸的最终目的和核心执行细节自然不会说,事实上有许多东西覃鑫照样不知道,想说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不过饶是如此,吕思思同志依旧被惊得一头冷汗——她知道自家老大向来喜欢玩大手笔,但万万没想到,这家伙的手笔已经大到了这个程度。

联想起之前让铸投国贸涉足cds业务,再把共助网电商业务的百亿美元补贴、与摩根史丹利共同操作期货铜、漂亮国愈演愈烈的零元购、二次爆发的反转基因运动、安然公司跟阿尔法集团的异常合作、大豆期货……

这一桩桩事情在她脑海里浮现,似乎彼此之间有一些联系,但她却怎么抓也抓不住把这些事情串起来的那根线。

足足五分钟后,混血美女这才一脸沮丧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老大,你到底想要干什么啊!

还有,这事到底要不要上报呢?

吕思思内心忽然挣扎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