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三日一夜(3)(2 / 2)

加入书签

说到这,杨铸神神秘秘地说道:“老爷子,顺便一说,这两年巴蜀大学在野外新发现的曲茎石斛、延龄草、太阳草等10余种珍稀名贵药材,我们也在推动其商业化种植和应用哦!”

温老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杨铸,他万万没想到,杨铸的手笔竟然这么大,一下子就铺开了二十多种中草药材和三种动物性药材的生态化运作,甚至还开始着手于新发现野生药材的种子库建设和应用了。

感觉自己的细胞在隐隐燃烧之余,温老深吸一口气,然后沉声问道:“小杨,你有这个心是好的,但问题是……这么高的收购价,你怎么消化?”

这倒是实话,虽然当前国内由于口罩事件,中药原料的价格在一路走高,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当前的收购价格是虚高的,等到口罩事件过去后,虽然中药原料的收购价肯定会较之以往涨上一些,但绝对不会依然维持在现今的标准。

而杨铸在当下的高位基础上竟然又平白地把部分中草药材的收购价格往上拔了一大截——虽然这些药材的品质肯定要比一般的同类药材要好,而且各方面的标准也要强一大截,但以当下华夏市场的客观情况,这些药材到时候要怎么消化?

瞧出了温老眼中的那一丝关心,杨铸宛如夏伏天喝了一大碗冰镇杨梅汤一样的爽快,当下哈哈一笑:“老爷子用不着担心,国内固然很难消化,但问题是……我可是从一开始,盯的就不是国内!”

说到这,杨铸不无得意地摸了摸下巴:“温老您也知道,那些整天高喊着【德先生】、【赛先生】的欧美地区,口罩情况可比咱们这边严重多了;”

“可是在这个世界,大部分人毕竟还是怕死的,托那些特效药的福,当下在欧美,不但各种中医药制品卖的火爆无比,无数中医诊所也是如同雨后春笋般地涌出来——别的地方数据还没统计出来,但光光在荷兰那种小国家,目前就有超过了800家中医诊所(2015年超过1600家)!”

“虽然这些诊所里有超过70%都是针灸馆或者推拿店,但不管怎么说,当下海外对于强针对性的中药成品、理疗器械和优质中草药原料的需求绝对是个天文数字——您老人家可别忘了,欧美那边的人对于医疗药品的理念跟国人可是很不一样哦,只要你效果好,价格贵上天,他们也能接受!”

第一次听到这组明显是来自于医疗健康事业部的数据,温老顿时有些咂舌——区区一个荷兰就有800多家各式各样的“中医诊所”,那么整个欧盟又该有多少?整个欧美地区又该有多少?那不得至少有近万家么?

听到这些高质高价的中草药并不是杨铸傻傻地收过来做好人,温老顿时松了口气,思考了一下,侧头问道:“小杨……所以你是打算用高质高价的中药材作为价值驱动点,先给那些有条件的地区狠狠输一波血,然后给当地的药材种植产业定势,最后再慢慢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生态?”

杨铸点了点头:“老爷子,您提出来的那套可持续生态理论和您推行的那套双层ppp架构,本质上就是以集体经济为载体,在农村推行生态工业化;从而使每个农村都变成一个个可以相互流通运转的小塘子,在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之余,也可以在大水漫灌之时,承担起分压托底的作用!”

“公正的来讲,我对这个想法是坚决支持的——毕竟撇开个人情感因素不谈,华夏之所以在近百年来的种种危难中屹立不倒,靠的就是有庞大的农村托底!”

“但问题是,每个时代都自有自的客观情况,您老人家想要做的事情固然是立足长远,功在后代,但以现在国内的实际情况来说,不可谓道艰且阻!”

“说句悲观点的话,您在现在想要尝试的那些东西,【天时过半不在我】、【地利过半不在我】……甚至【人和】,也有近半不在我!”

“如果放在十多年二十年后,咱们国家吃够了苦头,大家或许会想起来你的好,纷纷对你翘起大拇指,称呼您一句【国士】,但在现在……呵呵,这世界上,从来不缺好心当成驴肝肺的事情!”

温老闻言,顿时沉默了下来。

一方面,他竟然没想到,眼前这位自己一度极为提防的年轻人,竟然如此懂自己。

以农村百业为体现的农村生态工业化……短短一行字,却道尽了自己心中所想;

另一方面,他却免不了有些黯然。

虽然他不知道杨铸的信息渠道是什么,但那三句“半不在我”,却道尽了他现在的情况——尤其是最后那句“人和半不在我”。

想起这短短半年多的时间,自己之前曾经在江南地区实验获得的无数认可,就变成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他心里就说不出来的难受——口罩问题属于突发意外,造成的城口经济停滞更多的属于非可抗力因素,许多人却借题发挥,开始否定他的实验思路,这种突变的画风,虽然他早就心里有所准备,但情感上还是免不了有些受伤。

察觉到温老的情绪略有些低落,杨铸安慰道:“老爷子,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部分人只会关心自己眼前的利益,朝那条路走他们未必在乎;是谁在引导他们往前走,他们也未必在乎!”

说到这,杨铸眼神开始锐利起来:“大部分人不在乎,并不代表着所有人都不在乎——在我看来,有些事情已经到了分岔口了,再往前多走一步,难说就会积重难返!”

“既然大家都更看重眼前利益……那么成!我喂饱你,但是接下来怎么走,麻烦在不涉及红线的问题上,顺从我的安排!”

虽然从语气里听出来杨铸是站自己这一边的,但温老听到杨铸这很有些犯戒的话,还是忍不住皱了皱眉:“小杨,注意用词!”

杨铸不以为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微微一笑:“老爷子放心,我毕竟只是个商人,一些尺度的拿捏,我心里还是有数的。”

“事实上,我只是在您提出来的框架下做一些【术】的补充,至于【道】这个层面,我是绝对不会、也不敢去触碰的!”

说道这里,杨铸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总之,您也看出来了,我现在做的就是构筑太极图商业循环模式。”

“以黄连这些高价中草药为代表,立足农业,根据城口的自然优势构建一众产业群,打造【阳极】,利用其产生的收益正向作用于种植户,推动城口民生经济循环,从而逐渐给农村百业提供生存土壤,也就是所谓的搅动【阴身】——有华西村和各大央企的例子放在前面,只要有足够的外入型收入,本地经济是必然会百花齐放的!”

“但是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只靠一个类型的产业,是无法让一个地区真正实现良性发展的——不管是北方那一众资源性城市还是单一工业城市,又或者是南方的某些单一旅游城市,都证明了这一点。”

“事实上,用太极图理论来看,就算是具象到某一个产业甚至商品,单一的路径依靠都是不可取的——就拿药材来说,如果只靠着出口,国际环境变化又或者西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再度西风压倒东风怎么办?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出口额不断萎缩,眼睁睁地自己自己被饿死?”

“所以……不管是宏观层面,还是具象层面,我们都需要一个可以对应的【阴极】和【阳身】来对应衬托和相互转化!”

“从产业着眼,既然种植业是药材的第一环节的话,那么根据用途不同,处于产业末端的深加工业或者服务应用业就是它对应的【阳极】;”

“也就是说,以生物科技为代表的工业,以健康疗养为代表的服务业,都可以作为中药材种植的对应【阳极】;被工业深加工所扰动的高收入就业人群和周边配置企业员工;又或者是康养产业那收入不高,但基数庞大的就业人群带来的各种需求,全部都可以作为【阴身】。”

“只不过按原则来说,受外部因素影响越小、价值越高的末端环节越适合拿来做【阳极】,因此从整体评估上来讲,生物科技工业其实更适合拿来做这一产业的【阳极】——只不过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现实情况,当本地的优势资源不够,但就业人口负担又比较大的时候,适当降低城市价值阈值,选择康养服务业来做这个【阳极】反而更加合适。”

“而从依靠路径来看,那就更简单了——药材出口对应的是高品质药材内需;国内目前都是以欧美发达国家作为对标对象的,只要海外中药材品质提上去了,在市场机制下加以诱导,国内的中药材品质需求自然会提上来。”

“而如果有哪一天海外的高品质药材需求急剧下降,到时候咱也不用怕,以华夏14亿人口的庞大规模,只要生物科技方面打好基础,这些药材根本不愁消化不了,只要供需关系不失衡,一个周期后,这些药材的出口规模不但能恢复,价格反而能再提上一级——当然这其中涉及到中间产业和渠道的发展,虽然都是同样的模式,但毕竟算作是另一个领域,咱就不拿出来举例了。”

“总之,以微观大,只要找到每一个产业对应的阴阳极,并且找好两者之间的价值转化路径,把所有产业聚拢在一起,对于地区而言,就是一个比较完成的太极图了!”

说道这里,杨铸总结道:“只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上90%的宏观模式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是完美的,但是真正运作起来,能够拿到60分的连1%都没有;”

“具化在商业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模式在初期的驱动值不够,驱动人群基数过少导致没有形成预料之中的生态雏形,绝对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温老轻轻点了点头:“所以用黄连举例,你不惜代价地把优质黄连的收购价提高那么一大截,为的就是注入足够的价值驱动力,并且吸引足够多的企业入毂?”

杨铸笑嘻嘻地说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嘛,没有足够的利益作为吸引,人家怎么可能乖乖地按照区区几家企业定下的规则办事?”

“再说了,我麾下有不少产业面向的都是国际市场,老爷子你也知道,当今国际贸易,本质上就是货币价值对冲——不一开始就把门槛提高,给商品预留出足够的价值冗余,难不成到时候让漂亮国的那一堆【绿油油的三分钱】来割利?”

绿油油的三分钱?

温老一愣,旋即想起来百元美钞的制作成本就是三美分,顿时明白了杨铸的言外之意,当下很有些哭笑不得点了点他:“小杨,你啊你……你们这些做商人的,果然鬼精鬼精的!”

低头琢磨了一下,温老抬起头来:“小杨啊,你那个太极图的想法虽然很好,但同样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就拿城口为例,这种地处偏远,交通堵塞,而且还没有知名度的地方,面向外界的价值流通渠道如何打通,可是个大大的问题哦!”

“要知道,铁人身上也打不出三千根钉来,要是城口各行各业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没有在全国范围内传播给足量基数的b/c端受众,而是仅凭铸投商贸体系内的那些企业以及县政府自己的渠道去流通的话,你的想法依然不具备太强的参考价值——毕竟,我们是给全国偏远地区的农村做运营模式设计,而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城口地区!”

价值流通渠道?

杨铸笑眯眯地看着温老:“老爷子放心,这块我们已经有尝试了……要不咱们先吃顿铁罐煮腊肉,然后继续走走看看?”

看着那名乡合作社的负责人已经架好木架子,点起了火堆,把一个小铁桶挂了上去,温老瞅了瞅身边这位猛着咽口水的年轻人,哭笑不得地指了指杨铸:“小杨啊,你好歹也是个大老板,该有的定力也是应该有的吧……只不过是没吃早饭,你至于馋成这样么?”

杨铸无比幽怨地看着温老。

紧赶慢赶下,昨晚上就吃了一碗煮蛋皮,今天一大早又被您老人家揪出来,连早饭都没吃,眼前面对着这桶香喷喷的老腊肉,谁顶得住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