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晚宴闲聊(二合一)(1 / 2)

加入书签

苏式园林起源于春秋,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

苏式园林运用的是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中,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让人就算身处城市闹区也能获得山林泉水的怡然之趣。

第二天,林百诚来到和记黄埔,听几位做图纸设计的教授介绍即将要建立的苏式园林。

林百诚让和记黄埔建的苏式园林位于新界的屯门区,屯门区这里有很多住宅群,还有公共市民会堂和超级市场,人口谈不上稠密,却也不算少。

当然了,林百诚的苏式园林肯定不可能建在住宅区附近,肯定是远离人群的地方。

林百诚要建的苏式园林占地90亩,换算成平方就是6万平方,这个面积放在人多地少的香江已经不算小了。

有别于目前现成的苏式园林,林百诚要建的苏式园林还附带了现代化设备,电线电话线之类的都有,方便电器的使用,甚至泳池和高尔夫球场地都分别做了一个。

现如今毕竟是现代了,不可能再建古老的苏式园林,现代化设备肯定不能少。

“现场勘察,对比图纸确定没有问题后,韦理你就让和记黄埔开始建筑工作吧,初始的两亿港币资金我过几天会打到和记黄埔的账户上。”

听几位教授介绍完后,林百诚转头对跟着过来的韦理说了句。虽然苏式园林的建设成本预估要十来亿港币,但又不是马上就能建好,因此一开始只要先拿出两亿港币给和记黄埔就可以了。

这还是因为拿地花了一个亿港币多点,否则一开始一亿港币就足够用了,后面资金不足时再转账或者找银行贷款都可以。

“既然林总您确定了没有问题,那么我选个黄道吉日就让人开工。”

韦理当即说道,他虽然是英国人,但在香江呆久了的他,可是很清楚香江有钱人对风水之类的迷信。尽管他本人不相信这个,他信的是上帝,但既然在香江工作,又是为自家老板动土建宅,那肯定是要入乡随俗。

“好!”

林百诚点了点头。

“一些假山奇石,记得不要怕花钱收购,而且最好去内地收购,那么地大物博...算了,我会让专人去帮我收购,假山奇石之类的采购和黄这边就不用做了,我自己提供。”

林百诚决定找新华社的两位社长帮忙,华国地大物博,假山奇石不要太多,而且如今这个年代人们对这类东西也不是很重视,绝对达不到非卖品的程度,只要肯花钱,相信收购到一些不是问题。

韦理点头应道:“好的林总,我会和采购部说这事的。”

“虽然我很想尽快入住我的园林,但一切以建筑质量为主,可千万不要给我建豆腐渣工程。”

林百诚提醒了句,那可是今后林家的宅邸,质量为最优先,动工时间要往后靠。

韦理闻言立马说道:“您放心,不说这是为您建府邸,就算是公司开发的其它公寓物业,公司一直都按照您的吩咐,以质量安全为主。”

“嗯,你们管理层能贯彻这点就好。”

林百诚点了点头,起码自他接手和记黄埔之后,和记黄埔在地产业方面从来没有出过质量工程问题,因此他相信韦理等管理层有把他的话听进去。

半个多小时后,林百诚离开和记黄埔,去了星河半导体公司。

在星河半导体公司,林百诚和刚刚加入公司不久的技术大拿们见个面,特别是经理野田浩特地从日本那边邀请过来的几位业内知名人士。

星河半导体公司这边的技术人才有美籍华人、有日本人、有韩国人、有美国人,还有欧洲一些国家的人,可以说人才济济。

当然了,邀请这么多人才加入公司,特别是一些人的待遇还比同行高出很多,因此这边每年的薪水支出就不是一笔小数目,更何况还有研发资金的支出了。

可以说,星河半导体公司就是一个吞金黑洞,光是今年的支出肯定要超过一亿美元,更何况越往后支出只会越大。

好在支出肯定会有回报,只不过目前还没有看到回报,而且这个回报能不能高于投入现在也无法确定,目前是只进不出。

还好林百诚对半导体投入已经有心理准备,已经做好了至少数年大量资金投入的心理准备。重点是有黄金期货的巨额利润支撑,否则他现在也不敢将摊子铺的那么大。

晚上,林百诚参加了由霍应东举办的晚宴,晚宴邀请的都是华商和知名大亨们。

今晚的晚宴倒也没有什么名目,霍应东、包裕刚等华人大亨每年都会举办几次,林百诚有时间也会举办,而且并非每一次都要前去参加,有时间去参加就可。

这和生日之类的喜事举办的晚宴不一样,只是个聚会而已,去不去并没有给不给面子的说法。

这次林百诚离开香江去洛杉矶不短时间,所以这次他回来又有时间,就去参加了晚宴。

“林生!”“好久不见,陈生!”

“林生,晚上好。”“张生!”

“林生!”...

晚宴中,林百诚和一些认识的人互相打着招呼。

晚宴的中央一般是大亨们呆的地方,林百诚走过去后,看到的都是熟人,像是包裕刚、胡印湘、李诏基等人。

见到过来的林百诚,包裕刚笑着说道:“林生,我们正在说和你有关的事情呢。”

“噢?大家是在说什么啊?”

林百诚颇为好奇。

“是和记黄埔公司。”

出声的是李诏基,他道:“我们在说和记黄埔准备对外出售金门大厦,记得去年和记黄埔从怡和洋行手中买下的时候,可是只花了6.1亿港币,如今对外售价竟然高达11亿港币,这可是高达80%的利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